文/新浪财经大交通记者 罗丹阳
且不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赔偿缺乏公平。事件的始末、航空公司是否存在责任、责任有多大,这些都还没有调查清楚(至少没有公布给媒体),就莫名的给出了赔付方案。我觉得,这还是“花钱平事”、息事宁人的维稳思维在作祟。
最近的一条新闻莫名火了起来,二十多名乘坐中国联合航空班机的旅客,因为先后两次在飞机上发现有人吸烟,对机组人员的处理不满,以至于在班机降落之后在机场维权。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乘客竟然得到了现金、免费机票等赔偿。
忽视出发机场的责任、鲜有追究当事人责任、以及航空公司的莫名赔付方案,都令我感到困惑。其背后是旅客权利意识的觉醒和现有民航法律体系的落后和不完整的矛盾,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来妥善界定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火柴上飞机安检应有责任
综合中联航的声明和媒体报道,简单回顾下事件。8月30日晚成都飞往北京的KN5216次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和飞机备降太原机场期间,先后两次有两拨乘客吸烟。空乘及时制止了吸烟行为,但对于旅客提出的重新安检的要求,机组人员没有同意并继续执飞航线。飞机降落后多名旅客向航空公司讨要说法。当天下午双方和解,航空公司赔偿现场23名乘客每人1800元费用,并赠送一张国内往返机票。
因为机长说了一句“我同意他们就能抽烟”,中联航就掉进了舆论漩涡。然而,我从一位现场记者处得到的反馈是,他得到的录音证据中,并没有听到机长说过这句话;且以他的观察,乘客的咄咄逼人“逼迫”机长在特定语境下做出类似表态的可能性也存在;另外中联航方面也反馈称机组人员与乘客的说法仍存在较大差异。
乘客向航空公司讨要说法的行为可以理解,如果不是这些“事多”的乘客,可能我们还意识不到每个乘机人都可能面临这种安全隐患。但事实是,航空公司和机组人员都不能阻止火柴带上飞机。
一般而言,火柴如果隐藏得到,确实不易被检查出来——体积小、形状没有明显特征、没有特殊物质。无论是通过X光扫描,还是易燃易爆物检测,可能都不太容易被发现。但不能因为火柴难于检查,就忽视机场安检工作的责任和隐患。本应承担责任的成都机场方面就用一个“不清楚”打发了媒体,怎么都说不过去。
航空公司花钱平事逻辑不通
主动承担责任的中联航,不但忙不迭的对媒体做出回应,还冤大头的提供了一份“赔付方案”。
现场记者告诉我,大约40名航班乘客聚集在提取行李处讨要说法,后来中联航的工作人员还搬来了椅子,准备了零食,并着手处理。从飞机5点降落到当天下午2点达成协议,中间的9个小时中,讨要说法的乘客从40名最终减少到23名,部分老人和儿童先行离开了机场,但正是这坚持到底23人,得到了现金和往返机票的赔偿。
且不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赔偿缺乏公平。事件的始末、航空公司是否存在责任、责任有多大,这些都还没有调查清楚(至少没有公布给媒体),就莫名的给出了赔付方案。我觉得,这还是“花钱平事”、息事宁人的维稳思维在作祟。但给外人看来,就有种理亏心虚的感觉了。
中国民航业,乘客多数时候处于弱势,这也使得乘客逐渐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权利意识的觉醒并不是坏事。然而,乘客的诉求是否合理,是否应得到满足,应该基于清楚的事实和明确的权责关系之上。权利是建立在明确的规则之上的。
莫名的赔付,短时间内或许可以息事宁人(这次证明并没有),但一定会助长无理取闹的“精神”。说的高尚一点,这种做法并不能帮助建立一个具有公平制度的社会。
吸烟乘客可受处罚
另外一个疑问是,吸烟的乘客去了哪里呢?
根据一份1997年公布的《民用机场和民用航空器内禁止吸烟的规定》,航空公司负责航空器上的禁烟工作,对违反禁止吸烟有关规定的个人,应进行教育,责令其停止吸烟,并可处以10元的罚款;对经教育、劝阻后仍不执行规定的,可处以20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早年间也曾有案例,因乘客在卫生间吸烟触发警报,落地之后该乘客遭遇行政拘留。
航班旅客称,几名吸烟的乘客在提取行李之后就离开了机场,并未遭遇阻拦。考虑到空乘制止了吸烟行为后,吸烟乘客上交了火柴和香烟,不受处罚也可以理解。但在民航业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有安全意识如此薄弱的乘客,颇为荒谬。此事也没有受到舆论关注,更令人困惑。
回到上文的两个疑惑,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情况的变迁,衍生出了许多新的事物、行为和权责关系,这也使得早期的法律难以适应。现在我们采取的方式,是以行政法规、甚至公告的形式,为法律打补丁,比如以一个公告的形式对携带充电宝做出规定。
我们是不是需要一个清晰完整、公平公正且具有延续性的法律框架,来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罚规则,这样才能保证各方在法律框架之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算航空公司土豪,也不能没事就赔钱赔机票啊。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