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正文

券商基金保险信托肉搏资管 谁能炼成机构一哥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02月06日 02: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公募基金纷纷抱怨行业日渐边缘化之际,保险、信托、券商资管规模快速膨胀。尽管前几日券商资管规模逼近2万亿元的消息让不少市场人士心存疑问,但各类机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无疑将对公募基金机构的江湖地位产生较大冲击。 

  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分天下”的金融格局里,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主要投资于资本市场的险资、券商、信托、基金的相关数据发现,目前公募基金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巨头。但在各类机构监管“松绑”,行业互相融合和多元化程度深入的“大资管”时代,各类金融产品规模继续迅猛增长已是必然,你追我赶之下,江湖座次有望洗牌。群雄混战之后,谁将成为未来的机构“一哥”?

  □本报记者 蔡宗琦

  群雄混战 基金难独大

  2007年以来,经历过呼风唤雨和市场洗礼的公募基金行业一家在资本市场独大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

  金牛理财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公募基金的规模为2.87万亿元(包括保险、社保等机构的一些投资),其中投资股票1.36万亿元,债券0.70万亿元,这一数据与其他投资股市的金融产品相比,优势明显。但其江湖地位下滑明显,股基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逐年走低,已由峰值的超过三成跌到现在的不足一成。

  与此同时,其他领域金融产品的规模快速膨胀,政策面更是日渐宽松,纷纷侵蚀原本属于公募基金领域的“地盘”,不少基金业界人士甚至悲观认为基金业已日渐边缘化。

  “分食”的力量主要来自信托、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其中险资在资本市场上的力量不容小觑。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日前在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2012年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6.85万亿元。按照相关规定,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和股票的余额合计不超过该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5%。不过,随着市场变动,险资在二级市场的权益类占比极难达到上限,债券依然是其投资的重点。有机构人士预估,目前险资投入到债券、股票和基金的资产规模分别约为3.22万亿元、0.47万亿元和0.36万亿元。

  另一支足以与保险平分秋色的资金力量是突然崛起的信托行业。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信托业全行业信托资产2008年第一次突破1万亿元,达1.22万亿元。2009年突破两万多亿元,2010年突破了3万多亿元,2011年突破了4.8万亿元。虽然目前信托业2012年资产规模尚未公布,但消息人士透露,其在去年底总规模达7万亿元几无悬念。按照2012年三季度末公布的数据看,信托资产中直接投资于债券、股票、基金的比例为11%,这意味着截至2012年末,信托业界有7700亿元可投资证券市场。

  券商亦是证券市场的一支主力军,并且前景广阔,但眼下规模和影响暂难挑战基金行业。而券商流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主要出口是自营及资产管理业务。其中,对于较为不透明的券商自营业务,有券商人士内部估计2012年末的投资规模有望达到4100亿元,其中投资于股票的资金为800亿元,直投业务投入240亿元。券商投资中值得关注的是资产管理业务,自2012年券商资管规则调整后,行业规模迎来大爆发,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证券业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89万亿元,而2011年末时的数据仅为2818.68亿元,同比暴增570%。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资管大爆发的背后,其中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和债券)的集合理财产品的净值仍只有2200亿元左右的规模,增长有限;其余产品多是与银行、信托合作的通道业务产品,直接投股票和债券的资金量有限。

  走向混业 资管多元化

  尽管各家机构手握重金,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真正的“金主”。在大资管时代,诸多金融机构和产品之间的多元化和“你中有我”的互相融合必然深化,意味着市场恐难再现公募基金公司独占近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盛况。

  如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不超过该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5%。此外,社保基金及QFII、RQFII均是公募基金资金的重要来源。

  按照社保理事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年底,社保基金规模接近1万亿元,若按社保可将30%的最高限额资金入市计算,2012年,社保基金入市规模将达3000亿元左右。

  外汇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在1月分别审批了25.42亿美元的QFII额度。截至1月31日,已有177家QFII获得共计399.85亿美元的投资额度。此外,RQFII试点总额度达到2700亿元人民币。市场人士表示,在这部分外资中,部分是由其自己管理,但仍有不少通过公募基金流入了市场,特别是外资机构在华有合资券商,券商旗下又有基金公司时,外资的QFII额度常常交由公募基金打理,但具体的比例一直未曾公布。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新基金法实施后,保险、私募、券商等金融机构均有望发行公募基金,这一“混业经营”的前兆更是为各类金融机构做大投资理财类业务埋下伏笔,公募基金公司将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但正因为如此,市场人士认为,参照成熟市场经验,公募基金将继续保持机构规模最大的地位。

  规模狂飙 市场再洗牌

  从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政策走向来看,未来金融产品规模有望“更上一层楼”。券商资管已改为备案制,规模增长没有悬念。

  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QFII额度至今尚有半数未曾入市。去年4月,证监会、人民银行及外汇局决定新增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总投资额度达800亿美元。但目前外汇局已经批准的额度仅为399.85亿美元,QFII入市空间不容小觑。

  按照证监会公布的数据,去年一季度,QFII核准开始发力,今年QFII核准有望保持快速态势。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明确表示未来可将QFII及RQFII的市场占比扩大十倍,外资入市规模大增几无悬念。

  此外,有关部门还曾透露,未来RQFII投资范围或进一步扩展。不但放宽投资于固收产品的比例要求,还将对更多的股权类产品开放。

  险资入市规模增加也值得期待。据报道,保监会拟进一步拓宽险资的投资渠道和门槛。此外,暂停六年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试点”也有望重启。根据此前的试点情况,由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面向保险机构发行类基金投资产品,旨在为那些没有直接入市资格的中小保险公司提供投资股市的途径。

  在众多资金将纷纷流入之际,可以料想,不同机构的资金争夺必将升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机构的江湖座次有望重新洗牌。然而,在金融混业深化之后,市场机构的区分又会否像现在这样清晰呢?未来的机构“一哥”会否更具综合属性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