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商业周刊》:硅谷巨头串通互不挖角的傲慢

http://www.sina.com.cn  2014年05月09日 16:53  新浪财经微博
图为最新期《商业周刊》杂志封面图为最新期《商业周刊》杂志封面

  导读:2005-2009年苹果、谷歌、英特尔、Adobe等硅谷科技巨头串通互不挖对方公司员工,2010年与美国司法部就互不挖角协议达成和解,但随后遭遇民事诉讼。4月25日这起6.5万名员工发起的集体诉讼以3.4亿美元和解。《商业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探讨了该案。

  乔布斯似乎不是性情中人,不过至少有一次当语言难以表达他的兴奋时他动情了一回。那是在2007年3月,乔布斯收到谷歌CEO兼苹果公司董事施密特发来的电子邮件。施密特在信中告诉乔布斯,谷歌将在“一小时内”解雇胆敢违反两家公司“互不挖墙脚”政策而接触苹果员工的招聘人员。施密特还放下身段道歉:“要是这种事再次发生,请马上通知我,我们将予以处理。谢谢!”乔布斯把施密特这封讨好他的电子邮件转发给公司一位下属,并加了一个大大的笑脸符号“:)”。

  这份生动的材料来自近期和解的硅谷招聘反垄断案的浩瀚卷宗,这样的材料还有很多。4月24日,苹果、谷歌、英特尔和Adobe在6.4万名程序员和工程师提起的集体诉讼中败诉,这些公司被控串通互相不挖员工,以打压竞争和工资水平。

  2005-2009年秘密达成一系列互不挖墙角协定的科技巨头们怀疑自己的所为并不十分恰当。施密特要求一位高管“口头”传达这些协议,因为“我不想留下任何今后遭起诉的纸质证据”。然而为何他们认为自己能逃避处罚呢?现在东窗事发,我们从这起事件中能了解建立在一大群工资虽相对较高但明显受到剥削的数字人才奴隶基础上地硅谷公司文化什么本性?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乔布斯、施密特等人在某种程度上逃避了惩罚。苹果、谷歌、英特尔和Adobe同意拿出3.24亿美元了结此案,这笔钱仅占四家公司上季度总营收的4%。在本案前期,另三名被告Intuit、皮克斯和卢卡斯电影公司仅用2000万美元便花钱消灾。两笔和解款项减去不菲的律师费便是原告所得,最后每人只有区区数千美元。(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说原告缺钱,尽管雇主妨碍他们换工作,但其中很多人年收入高达六位数。)

  此外在新人招聘方面,被告合谋压低工资的污点不可能长存。一个原因在于谷歌和苹果是美国数字与市场精英的梦工厂。人们愿意免费为这两家公司打工——某种程度上使得剥削更严重。华盛顿科技行业前说客和克林顿政府律师康纳顿(Jeff Connaughton)表示:“这件事令人震惊主要是因为我从未听说过整个行业达成双边协议压制人才竞争。”

  对硅谷控制现代精英管理想象力的理解谁都不如乔布斯深刻,在关注自身利益方面也无人能出其右。2005年乔布斯为所挚爱的苹果公司崛起高兴,但不久又困扰于关键人员的流失。他的iPhone将推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科技经济的复兴,但社交网络的发展吸引了优秀年轻员工的好奇。

  谷歌是乔布斯的直接担忧。2005年2月,他要求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让手下别再从苹果挖人。谷歌对乔布斯低声下气体现了他近乎莫测高深的影响力和业内对公司间杂交的偏爱。被控参与不挖角共谋的公司有着共同的董事和高级顾问。施密特和时任Genentech公司CEO 列文森(Art Levinson)同为谷歌和苹果董事。布林和谷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佩奇视乔布斯为导师,经常与乔布斯一起行禅。这一时期苹果的iPhone把用户导向谷歌地图和搜索引擎。

  卷宗显示谷歌和苹果都担心Facebook的竞争。这个后起之秀对高级管理人员和程序员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证人证词显示,施密特对谷歌前高管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2008年3月转投Facebook担任首席运营官感到恼火。施密特回忆道:“桑德伯格创建了我们的招聘团队,是一位优秀的招聘官。她到Facebook后谷歌很多人也跟着离职,就任他们认为得到提升的工作岗位。”

  桑德伯格在庭前调查中表示,谷歌同事力劝她靠近并加入部门外的小集团。为了自己的名誉桑德伯格拒绝了。这次反垄断案Facebook未被列为被告,桑德伯格则不予置评。

  美国地区法官Lucy Koh在3月28日回绝被告要求简易判决时指出,苹果与谷歌的互不挖角最初协议发展为“一系列六方双边协议”,这些公司承认协议条款都差不多,均要求各方不得赞成彼此挖角。Koh强调指出,这种系统性的共谋在硅谷或其它任何地方是多么的不平常。对手公司的CEO们也许在俱乐部品酒时彼此点头眨眼。竞争对手也许忍住不挖其它公司十分有价值的特定员工。在案件审理中,Koh称被告自己的专家也承认“没想到这种涉及全体员工的长期协议在其它公司也存在”。

  硅谷的大佬们常常宣称自己尊重人才和市场力量,然而本案却显示了另一番景象。“我们的经济被权力与财富的过度集中腐蚀,这只不过是成百上千例子中的一个,”投资科技与媒体行业的Elevation Partners私募公司联合创始人麦克奈米(Roger McNamee)如是说。

  最终如此大规模的无耻行为不可能不走漏风声。到2009年美国司法部有所耳闻,2011年联邦政府开展调查后经法院批准和解。涉事公司不承认行为不当,也没有处以罚款,只是同意不再限制“延揽、招聘、突击电话等方式竞争员工”。司法部的行动反过来引发了这次民事诉讼,相关公司在和解协议中重申自己毫无非法行为。

  苹果和谷歌对和解协议不予置评,Adobe和英特尔发言人称各公司为避免进一步的诉讼负担而和解。事实上Koh做出的系列临时裁决已暗示它们将在预定五月底的审判中败诉,以及面临比和解大得多的损失。尽管近期一系列最高法院的裁决阻止初审法官证明集体诉讼,去年十月Koh却允许原告把诉讼合为一宗集体诉讼。3月28日Koh拒绝简易审判的决定显示她有意公开令人尴尬的电子邮件证据和证词。

  另一方面,Koh并未向原告做出集体诉讼首要分子个人履历不受详细公开审查的保证。这种可能性无疑影响了原告为3.24亿美元而和解的意愿。原告代理律师之一德莫迪(Kelly Dermody)不愿对和解金额置评和确认。她称赞这次和解,强调它是“硅谷的一记警钟”,提醒科技行业“不能自定规则。我们都按同样的规则行事”。

  Koh在本垄断案的角色凸显了她代表硅谷商业法裁判面孔的地位日益增强。在引导本案了结的同时,这位45岁的法官一直在主审苹果诉三星及利用谷歌安卓系统的其它设备制造商的全球智能手机专利案。Koh在两起案件中均表现了对深奥民法体系的精通和对常情的直率。

  智能手机专利大战始于2010年,乔布斯对谷歌通过安卓系统蚕食iPhone和封闭的iOS感到愤怒。他在去世前夕向自己的授权传记作家艾萨克森表示“愿意就此发动核战争”。谷歌在苹果三星专利案诉讼中对后者太过保护。两年前Koh主持的首轮陪审团判决中苹果获得9.3亿美元赔偿。现在两家公司再回法庭交锋,上周五八人组成的陪审团裁定,三星产品侵犯苹果两项专利,应赔偿1.196亿美元,而苹果要求22亿。陪审团还认定苹果侵犯了三星的一项专利,并责令赔偿15.84万美元,而三星此前的要求为620万。

  Koh也许很适合担任硅谷的裁判。她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担任McDermott, Will & Emery律所合伙人之前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和司法部工作。2008年,时任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任命Koh为州法官,两年后奥巴马提拔她到现在的联邦法官位置,当时参议院一致通过了奥巴马的任命。

  在引导本垄断案和解之际,Koh一直奉劝智能手机专利案各方最好达成某种相互授权的和解。智能手机的创新基础层级太多,很难在看到最终产品时绝对肯定某一创新由谁发明。即便双方律师咬牙切齿,Koh还时常在法庭上指出,三星仍是苹果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这是规模达一年数十亿美元的相互依赖关系。

  Koh还开玩笑说自己愿意带几箱巧克力调停苹果和三星——如果这能让它们相互妥协的话。迄今为止调停还没有产生效果。不过值得瞩目的是,Koh驳回2012年胜诉的苹果禁止在美销售三星侵权设备的请求,而苹果认为这一目的比金钱赔偿更重要。(柠楠/编译)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