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正文

西藏药业管理层混战 急于剥离本草堂不良资产

http://www.sina.com.cn  2014年08月25日 05:26  理财周报

  被冠之以“妖股”的西藏药业,拟转让子公司四川本草堂51%的股权,子公司上半年已亏损400万元。剥离不良资产,或成西藏药业的当务之急。

  理财周报记者 徐佳/上海报道

  “这是一只大妖股。”一位基金经理向理财周报记者如此评价西藏药业的股性。

  在他看来,地处偏远地区通常使得研究员难以前往调研,研发的中药品种又有道不清理还乱的所谓“神奇”功效,都使得西藏药业成为一家有着丰富联想题材的上市公司。

  西藏药业也从来不缺故事,包括股权之战以及实际控制人变更。8月15日停牌之后,西藏药业又着手转让旗下子公司四川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

  西藏药业自成立以来,股东之间的较劲就从未平息。股权转让的背后是不止一家实际控制人间的资本博弈。

  “这是一只大妖股”

  从西藏药业近几年股价表现来看,也符合所谓“妖股”的标签,“这是一只大妖股。”一位基金经理向理财周报记者如此评价西藏药业的股性。这家被誉为雪域高原黑马的公司在今年1月下旬毫无利好征兆的前提下突然发力,连续拉出7个涨停板,将其股价推高至30元。

  如果细究当时的盘面特征,在股价创出新高的背景下却是成交量的小幅增加,违背所谓天价必出天量的股市定律,呈现出公司被若干股东高度控盘的特征。

  西藏药业近几年股价连攀新高的背后是公司股东数量的逐年降低,最新公布的中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仅为2012年同期的1/3。

  截至目前,几乎没有券商研究所对西藏药业做出过一份研究报告,记者得到来自于卖方研究所医药研究员的答案是出于“审慎性原则”,并不愿多关注该公司的业绩预测。

  而买方华夏基金旗下华夏红利混合基金却持有500万股西藏药业,内部研究员给基金经理的建议是:适合长期持有。

  事实上包括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募基金出于不为人所知的原因亦不断增持西藏药业,相较于上市公司新药研发的基本面,他们更关注西藏药业背后的控股权之争。

  本草堂业绩亏损566万

  注册资金3000万的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是西藏药业除了自主研发药品之外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在2011年实施了股权调整之后,公司对本草堂的持股由75%下降到51%,但西藏药业曾对其信心十足。“药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务全都落实在本草堂,西藏药业曾一度希望通过参与它的统购统销平台来建立自己的渠道王国。”一位医药研究员如此评论。

  事实上,自2011年起,本草堂就与四川的几大药企共同投资建立了四川科盟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达1.3亿元,其中本草堂出资1500万元获持11.54%的股份,实力雄厚的科伦药业也在股东名单之中。四川科盟旨在实现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的资本合作模式。

  西藏药业期待本草堂在科盟医药贸易公司的统销平台下,为其带来销售刺激和渠道扩展。然而,尽管据科盟医药所言,公司已实现了超过30亿的销售收入,但对本草堂而言,却没带来多大的利好影响。

  据财务数据显示,本草堂2013年净利润亏损566万元,2014年上半年的亏损也已接近400万元。剥离不良资产,或成为西藏药业的当务之急。

  本草堂自去年起就出现了不少混乱的迹象。2013年7月,西藏证监局对本草堂的专项调查发现,其存在多项不当行为,包括存货盘点数据失真,大量资金拆借等,而2012年本草堂曾以成品药做抵押向重庆银行申请最高授信额度为4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融资,也未向西藏药业报备。业绩不佳与违规行为的频现使得西藏药业对本草堂失去了耐心。

  但是,本草堂2013年度的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50%以上,抛售之后,西藏药业一方面摆脱了不良资产的纠缠,另一方面也失去了药品批发销售业务。不过,目前药品流通市场的竞争过于激烈,抛售本草堂之后,西藏药业调整战略布局事在必行。

  目前,股份转让还未正式落地,接盘的候选人也未浮出水面。但据相关人士分析,全产业链布局,搭建大健康平台概念是目前医药行业的大趋势,因此,最有可能接下本草堂的应该是具有自主研发药品团队,但缺少批发零售业务的实力派药企。接盘后,势必会对本草堂的业务范围做出相应调整,以配合建立自主药品的市场需求。

  管理层混战不止

  西藏药业自成立以来,股东之间的较劲就从未平息。目前,两大控股股东依旧是北京新凤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西藏华西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中新凤凰城及其实际控制人周明德合计拥有20.65%的股份,而华西药业拥有21.62%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陈达彬。

  新凤凰城的实际控制人变更调整在被隐瞒了近3年之后,终于在今年才浮出了水面。为何2011年就已经发生的事情,直到2014年才公告呢?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未接到新凤凰城变更实际控制人的信息。

  那么,隐瞒的意义又何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变更之前,新凤凰城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2.08%,其中周明德占2.13%,斯钦占1.43%,比华西药业略高出0.46%,而变更后,斯钦退出实际控制人行列,新凤凰城的股份比华西药业少了0.97%。

  尽管这微乎其微的差距表面来看不会对公司产生实质的影响,但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新凤凰城与华西药业两位实际控制人的明争暗斗可见一斑。

  记者调查发现,在2007年西藏药业股改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当时,周明德控制的新凤凰城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西藏药业3353.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17%。

  陈达彬控制的华西药业持有西藏药业31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69%,陈达彬和周明德分别担任西藏药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共同控制上市公司。

  两人在当时对新凤凰城的定向增发收购资产分歧颇多,该决议甚至被搁置了两年多后才调和解决。而两者的持股比始终旗鼓相当也为西藏药业管理混乱的局面推波助澜。

  目前,陈达彬由西藏药业董事长变更为董事,其子周裕程则仍为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现任董事长则由石林担任。

  具有医科学术背景和在投资管理公司任职经验的石林,将会是西藏药业未来产业布局和调整的重要舵手,而他的站队和倒戈也是目前两大股东最重要的博弈点。

  (更多独家报道请见理财周报官网http://www.lczb.net,微信公众号money-week,以及在苹果商品及其他应用市场下载理财周报APP)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