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基金 > 正文

公募打起浮动费率概念 淘汰打酱油的基金经理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08月12日 05:49  理财周报

  记者从销售渠道了解到,实行浮动费率的产品销售情况比传统产品要更好,渠道方面的反馈也更为乐观。

  理财周报记者 钱文俊 实习记者 代红叶/深圳报道

  在市场基金紧张、基金发行越发艰难的情况下,浮动费率成为了基金公司的救命稻草。

  “银行和券商渠道都给了我们积极的反馈,投资者内心更容易接受浮动费率的产品。”诺安基金一位渠道经理告诉记者。

  “从各渠道统计的数据来看,诺安一年期固收的规模已经超过12亿元,最后冲到14亿元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基金公司都在积极准备发行浮动费率的产品,下半年将会有更多浮动费率的产品推向市场。

  发行规模倍增

  6月份,富国基金发行了第一只浮动费率产品——富国目标收益一年期纯债基金,首募规模达到35.5亿元。

  而7月份债券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仅为18.68亿元,富国一年期纯债基比市场平均募集规模高出90%。

  诺安作为另一家试水浮动费率的基金公司,其产品诺安稳固收益在发行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突破。如前文所述,诺安内部认为其产品能够突破14亿元的规模。

  诺安稳固收益公告显示,基金发行时间是7月24日至8月14日。截至8月9日记者截稿,还有6天的集资时间,规模仍有扩大的可能。

  今年上半年,诺安基金发行了一个三年期纯债产品,其募集规模仅为8.83亿元。诺安一年期固定收益产品募集规模比三年期发行规模要高出58%,也再次显示出浮动费率产品比传统产品卖得更好。

  记者从销售渠道了解到,实行浮动费率的产品销售情况比传统产品要更好,渠道方面的反馈也更为乐观。

  如今,市场资金紧张,除了老基金遭遇赎回缩水外,新发基金规模缩水也让各大基金公司销售部门头痛不已。浮动费率基金俨然成为了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的重要筹码。

  固收表现分化,基金公司或赔本赚吆喝

  6月份钱荒事件的持续发酵使得不少固定收益类产品出现了分化,数据显示,7月份有近6成债基出现了亏损。其中信达澳银稳定增利、长盛同丰和中海惠裕等亏损严重,跌幅超过2%。

  而诺安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非常有信心做到5.5%收益以上,这样的话管理费就和传统的产品一样。当然,如果行情好转,产品收益做到7%以上是最为理想。”

  根据诺安固定收益产品公告,在封闭期内不收取固定管理费,而在封闭运作一年后,以封闭期基金净值增长率为基础采取四档缓增式阶梯收费模式。若基金回报未超过4%,则不收取管理费;在4%-5.5%之间管理费为0.3%;5.5%—7%时收取0.7%;若基金业绩超过7%,则最高收取1.0%的封顶费率。

  因此,若基金封闭期结束后业绩回报低于4%,则基金公司只能赔本赚吆喝。不过,根据富国纯债数据,截至2013年8月8日,其净值仅为1.0130。

  “浮动费率的产品实质上是将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绑定起来,也提高了基金公司主动管理的积极性。”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浮动费率基金对公募基金经理的要求更高,基金经理的两极分化会更严重,生存环境更恶劣,可能会让基金从业人员有一次大洗礼。”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