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正文

伦敦奥运:英国古典音乐界在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9日 23:38  投资者报

  老许/文

  220

  2012-7-30

  从南岸的皇家节日大厅到巴比肯中心,从魏格模音乐厅到皇家阿尔伯特大厅,再到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和国家歌剧院,伦敦城的每一个夜晚都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古典音乐会演出,虽然距上一次举办奥运会已有64年之久,但对于国际古典音乐演出中心伦敦来说,音乐领域的奥运会仿佛每年都在这里市举行。

  交响双子星分享奥运荣耀

  能够参与奥运会的音乐录制和演奏工作,对于任何一支交响乐团来说都是十足的荣耀,而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音乐演奏任务就交给了伦敦城两支最具代表性的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与伦敦爱乐乐团。

  1904年成立的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一直是英国乐坛的执牛耳者,在本国权威的《留声机》杂志2008年评出的世界20大交响乐团排行中,LSO位列前四不说,而且是唯一进入十强的英国乐队。历史上LSO有着辉煌的成就,并一度是英国王室的御用乐团,1895年成立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是其前身。过去50年中,普列文、阿巴多、戴维斯等名家指挥曾在此供职,在英国他一直被称为是交响乐界的“罗尔斯-罗伊斯”。

  LSO在本届奥运会承担了一项极为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在开闭幕式为全球4亿电视观众进行现场演奏。不过并不是乐团第一次在奥运会舞台上亮相,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伦敦八分钟”展示环节中的音乐就是出自该团的演奏。但最近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工作人员爆出猛料,称LSO将在开幕式上“假奏”。由于考虑到音响效果和伦敦捉摸不定的天气,伦敦奥组委要求乐团在录音棚里将包括主题曲在内的多首现场音乐进行录制,以防在现场发生不测。

  而作为奥运会音乐筹备工作的另一重要部分,LSO的同城死敌伦敦爱乐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此前已经录制了本届奥运会所使用的205首国歌,录音地点是昔日EMI唱片公司在伦敦著名的艾比路录音室(Abbey Road Studios)。LPO是伦敦城内唯一可以与LSO抗衡的顶尖乐团,上世纪80年代甚至风头一度盖过了老大哥LSO,不过近年来他们最广为人知的表现却是在游戏《愤怒的小鸟》中所演奏的原声音乐。

  参加奥运会的音乐演出工作对于两支乐团来说可谓好处多多,特别是对于威风有减当年的伦敦爱乐来说,一方面能给乐队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而且对于其日后在海外进行商演时抬高价码有着不小的帮助,而他们是最近两年来访华进行新年音乐会最多的乐团,不少鲜有古典音乐演出的城市都对其抛出了橄榄枝。

  作曲家写奥运会

  古典音乐作曲家已经相当长时间没有被邀请参与奥运会主题曲的创作工作了,本届伦敦奥运会的主题曲已经由英国著名的“缪斯乐队”担纲完成,据说反响平平。然而,对于作曲领域藏龙卧虎的英国来说,不少作曲家都希望参与到这一难得的盛会中,同时借助奥运会的影响力,英国文化部门希望推广古典音乐新作在本国的普及。

  比如,为了庆祝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在英国表演专利协会(Performing Rights Society)的支持下,北爱尔兰歌剧院(North Ireland Opera)推出了一项名为“新音乐20×12”(New Music 20×12)的计划,将邀请20位作曲家每人创作一部12分钟的微歌剧,其中包括两位华裔作曲家的作品。

  20部歌剧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同时上演,这些作品全部与奥运主题相关,比如《五环三部曲》、《纯金:四百接力赛》等,一出名为《乔科特勒的乒!》(Joe Cutler’s Ping)的歌剧由弦乐四重奏和四位乒乓球选手共同演出,表现了音乐与运动的结合。而另一部名叫《我们的一天》(Our Day)的歌剧尤其受人瞩目,它讲述了奥运金牌选手玛莉?皮特斯(Mary Peters)的传奇故事:在北爱尔兰动荡不安的1972年,皮特斯在奥运会中擒下一枚五项全能金牌,由此缓解了贝尔法斯特(Belfast)旷日持久的暴动。

  届时,全部作品会在全英国的不同地点演出,包括教堂、艺术中心、音乐厅。演出的音乐类型迥异,从铜乐队、室内歌剧、民俗音乐,到爵士乐通通都听得到。英国国家广播第三电台(BBC Radio 3)也会广播每一首新作品,网民也可以上网选购下载。

  此外,中国知名作曲家郭文景也受邀为在奥运会期间举办的“北京文化周”创作,这部名叫《莲花》的管弦乐作品将由北京交响乐团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上演。主办方希望通过与中国音乐家的合作彰显两座奥运城市的精神传承。

  担任火炬手的古典音乐家

  早在去年,身为奥运火炬手的提名单位,英国劳埃德银行(Lloyds TSB)便希望公众关注默默耕耘古典音乐的艺术家。在本次奥运会为期70天的火炬传递活动中,不乏知名古典音乐家的身影,包括目前担任英国爱乐乐团(Philharminia Orchestra)首席指挥的芬兰作曲家、指挥家伊萨-佩卡?萨洛宁(Esa-Pekka.Salonen),威尔士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布莱恩?特菲尔(Bryn Terfel),以及中国钢琴巨星郎朗。

  指挥家萨洛宁出生于芬兰的奥运之城赫尔辛基,在他出生前的6年,自己的家乡就举办了一届十分成功的奥运会。而他29岁就在伦敦进行了首演,当时指挥伦敦爱乐乐团演奏了马勒第三交响曲,他所供职长达17年之久的洛杉矶也是一座奥运城市,如今他重返伦敦,三年前他就任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让这支缺乏活力的英伦乐团焕发了新的活力,2010年他获得英国音乐协会颁发的年度指挥家大奖,7月25日他将手持火炬在伦敦城内完成自己的奥运征程。

  来自威尔士的男中音歌手特菲尔是目前国际歌剧舞台上最炙手可热的歌唱家,下一个演出季他将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最新的瓦格纳《指环》系列中演唱沃坦,而他去年在此演唱的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的斯卡皮亚给人留下了不朽的印象。不过特菲尔的火炬征途在5月25日已经完成,地点是他的家乡威尔士。

  中国钢琴家郎朗已经连续两届担任奥运火炬手。今年他在伦敦的演出格外多,包括与英国爱乐乐团在2月份进行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担纲指挥的正是另一位火炬手萨洛宁。虽然英国评论界对于他向来持保留意见,但作为新崛起的年青一代古典音乐巨星,郎朗进入8000人的火炬手阵容实至名归。4月份英国《留声机》刚刚将其选入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家,在所有在世的钢琴家中,郎朗是最年轻的一位。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