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港股 > 沪港通  > 正文

沪港通意外失约 市场期盼尽早“通车”

http://www.sina.com.cn  2014年10月31日 04:59  证券时报网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赖梓铭

  随着10月份走近尾声,市场翘首以盼的沪港通并没有如约而至。

  在整个10月,沪港通都牵动着全资本市场的心,以至于有评论认为,如今的戏码与去年市场殷切期盼、反复猜测IPO重启时间的状况有些相同。且不说市场表现,每个周五的舆情多少都有些躁动。

  比如,10月17日一早,标题措辞如“证监会记者会聚焦沪港通”的报道出现在多个新闻网站显著位置,这与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此前透露的“在10月份某个星期一启动”、“提前两周宣布”有关,如今虽然只有一周了,但也还来得及。到了10月24日下午,眼见10月都要过去了,再不启动就来不及了,官方微博@证监会发布所发的每一条微博底下几乎都有网友在关心沪港通,大意都是:说好的沪港通呢?

  开通只是时间问题

  10月25日,《香港商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受“占中”影响,沪港通已被无限期搁置,不仅仅是《香港商报》,在确认沪港通延期后,《东方日报》、《星岛日报》等港媒均有类似论调。对于市场的传言,港交所很快就做出响应,10月26日,港交所公告称“至今各方已就实施沪港通作好技术准备”,但“尚未取得启动沪港通的相关批准”,“因此并无实施沪港通的确实日期”。李小加亦向媒体表示,现在考虑的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开通”。

  尽管如此, 10月27日沪港两地股市仍应声下跌,恒指全日跌0.68%,沪指跌0.51%。次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就沪港通推迟一事发表讲话,称将继续推动沪港通工作。同日,港交所主席周松岗亦向媒体表示,沪港通与2007年的港股直通车不同,是落实国家金融改革的政策,相信不会“胎死腹中”。

  相比起港媒泛政治化的解读,国内的报道、评论文章基本论调与李小加相似,不是是否开通,而是时间问题。之所以有此信心,许多文章都将沪港通提高到了国家金融改革的层面。某证券报的评论观点颇具代表性,“沪港通是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尝试”, “沪港通还是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项重大改革”。

  此外,亦有文章以一些细节来佐证这个观点,比如,腾讯网引述一位接近肖钢的人士的话称,肖钢对沪港通态度积极,9月底曾视察相关券商,督促此事;而财新记者所写的一篇评论则提到,10月24日,证监会国际部主任祁斌仍率队在香港就沪港通的技术细节进行沟通。

  启动准备已到最后阶段

  至于沪港通延期的原因,市场上有许多猜测,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沪港通在技术上的准备还不到万事俱备,只能说基本准备完毕。

  其中,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就是资本利得税。《经济参考报》有评论文章认为,法律上已经规定但政府从来没有收过的资本利得税“实际上对外国投资机构造成了一个非常大的不可控风险”。港交所环球市场科联席主管罗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于沪港通启动时间并没有那么“着迷”,他们更关心资本利得税能否在启动前给出清晰指引。

  还有文章提到其他的一些技术问题,比如监管政策、税制、交易时间的不同、出现配股后如何处理份额限制的问题、外资能否参与打新等。甚至有文章认为可能与美国于本周结束的QE有关,因为一旦引发美元大规模流出,对沪港通而言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我们可以不寄望于沪港通‘一炮走红’,但‘炸不响’的后果绝对要避免”。

  正当舆论猜测沪港通延期的原因并热切期盼推出时间表时,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10月29日,《华尔街日报》报道,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行政总裁欧达礼表示,香港证监会已经完成启动沪港通所需做的全部监管工作。10月30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相关券商已接到上交所的测试通知,定于11月1日开放港股通技术系统测试。同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2014金融街论坛”上表示,沪港通各项准备工作已到最后阶段。

> 相关专题: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