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选中国好银行: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6(第四届)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定于7月7日在北京举行(参会报名)。作为年度盛会的重头戏,“第四届银行综合评选”正火热进行中。欢迎参与投票!
本报记者 姚建莉 上海报道
6月12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一行三会”共同主办的“2016陆家嘴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挑战与金融变革”。
其中,如何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会上一项重要议题,更被与会嘉宾寄予厚望。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上海市市长杨雄、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以及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都在论坛上强调,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创新的重要任务。
不过,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则强调,不应该用行政手段要求金融去支持实体经济,金融的目标应该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控制风险。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创新重要任务
论坛上,不同层面的参与嘉宾都重点提到了如何促进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希望本次论坛能为此做出积极的贡献。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强调,保险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大着力点之一是“着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他从保险业角度阐述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内容:一方面是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各类保险,化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风险,推进融资模式和征信机制创新,助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上海市市长杨雄则在论坛上重点提出上海未来金融方面四项工作重点之一,是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加大金融中心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
他指出,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金融的首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都与金融密切相关。”
具体做法上,上海将鼓励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继续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积极打通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鼓励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推动符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持续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曹远征则强调,要进行金融创新,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金融自我的循环,必然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产生甚至出现金融危机。”
不应使用行政手段要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针对上述观点,白重恩则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认为,“不应该用行政的手段要求金融机构去支持实体经济。”
在他看来,现在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提出了太多的目标,比如,希望资本市场发展,就会产生财富效应,财富效应就可以拉拢需求,就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希望金融机构做贷款的时候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甚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都不应该强加到金融机构来说。
他总结道,金融的目标是两个方面:一是资源配置的效率,用市场的规则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二是控制风险,包括控制宏观风险、金融机构所产生的风险以及控制市场主体面临的风险,“如果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能够实现帮助要素、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又控制风险,就是对长期经济增长最好的支持。”
至少对于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他则强调且不论这项政策是否有效,即使有效也不应该是金融部门来做,而应该通过其他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比如财政的税收政策、补贴政策或者发改委的一系列准入政策等来推动。
而金融应该如何做金融该做的事?白重恩的建议是给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更大的自主性。
他强调,对金融机构提出太多要求,才是造成很多风险的重要原因,当金融机构承担过多责任的时候,责任反而不清晰,出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找谁算账;要求金融机构承担财政责任的时候,往往低估了实施推行某些政策的政策成本。
清华大学教授、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的观点与此有部分相似性,“金融产品创新应以满足社会投融资和风险控制的基本需求为主。实体经济对金融工具的需求是非常有限,需要票据来延期支付,需要股票来筹集股本,需要债务工具来借债,需要风险的期权,期货管理风险,如此而已。”
但她也表示,让金融产品回归为经济实体服务、简约透明,是未来改革的方向。应该实行穿透式的监管,要看到最终投资人和融资人,只有这样才可以分清楚投资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够真正的落实投资人适当性原则,缩短风险链,减少系统性风险。(编辑 谭翊飞)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