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正文

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政策上确保核电多发电

http://www.sina.com.cn  2016年03月07日 21:59  一财网

  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在3月7日下午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在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发起,国家电投董事长王炳华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确保核电按基荷运行,推动实现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案,建议更好地发挥核电在推动实现中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应有作用,从政策上明确核电按基本负荷方式运行,确保核电满发、多发。

  贺禹称,“能源供给侧改革,亟需推进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高核电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侧中的比例,加大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在他们看来,非化石能源中,核电具有清洁、稳定、高效的特点,将在推动中国能源供给侧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贺禹分析说,“核电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碳排放,没有粉尘、PM2.5等污染物排放;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与一般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85万吨,环保效应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他说,除了停堆换料,核电可连续满功率运行,不受风、光、水等气候条件影响,每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年发电量,相当于400万千万的风电或600万千瓦的太阳能机组发电量,其稳定高效特点突出。”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30台,装机2857万千瓦,在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中的占比仅1.8%,发电量占比不到3%。贺禹称,即使如此,核电已经出现不能按基荷运行的情况,一些建成投产的机组被要求参与深度调峰,甚至长时间停机备用,造成清洁能源资产的严重浪费。2015年全国核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437小时,降幅达到5.6%,相当于少发125亿度电。从目前趋势看,受电力行业整体供需变化等因素影响,如不采取相应措施,未来核电利用效率降低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贺禹向本报记者分析,核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每下降1000小时,一台百万千瓦机组将少发10亿度电,按照核电发展2020年和2030年规划目标测算,届时将分别减少清洁发电580亿度和1500亿度,相当于有8台和20台核电机组全年处于完全停运状态,造成的损失巨大。

  “在加大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规模化发展核电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和解决这些影响核电发挥作用和效益的问题。”贺禹建议,“应从政策上明确核电按基本负荷方式运行,确保核电满发、多发。”

  贺禹称,核电由于固定投资较高而可变运行成本低,电网积极吸纳核电电力是经济的,符合电力交易成本最低化规律,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因此核电在各国电网调度排序中均位居前列。

  贺禹称,应充分考虑核电的特点,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发挥核电在能源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他建议,应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关方案和细则中,明确对核电实行全额保障性收购,并且在电力调度规则中,确保核电的优先发电权地位,原则上不参与调峰运行。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