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产经 > 正文

中国化工甩卖河池化工背后:接手十年每况愈下

http://www.sina.com.cn  2015年12月05日 03:16  中国经营报

  中国化工甩卖河池化工背后:接手十年每况愈下

  吴清

  中国化工集团(下称 “中国化工”)又在出售旗下资产。

  近日,河池化工(000953,SZ)披露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化工拟转让河池化工8700万股股权,占公司总股本29.59%。此前中国化工通过中国昊华等间接持股河池化工42.34%。

  就在几个月前,中国化工已经出售旗下弘毅实业、黑化股份,短短时间内连续出售旗下上市公司再度引发业内关注。

  中国化工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称,集团方面不方便就上市公司层面的问题作出回应。

  但是,河池化工董秘覃丽芳则告诉记者,目前还在披露阶段,未收到有相关企业的合作意向信息,而未来的布局调整都还得等到新控股股东到位后再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10月份迄今,河池化工的股价走出了一波非常吊诡的连续拉升行情。区间最大涨幅超过121%。

  每况愈下

  通知显示,上述交易须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因而受让价格、受让条件暂未确定。“我们也是接到了中国化工的减持通知,现在仍然在信披阶段。”覃丽芳表示。

  目前,河化集团持有河池化工1.25亿股,是河池化工大股东;中国化工则通过中国昊华持有河化集团100%股权。这意味交易完成后河化集团的持股数量将降至3749.36万股,仅占总股本的12.75%,让出大股东的位置。

  今年7月河化集团曾承诺,未来半年将不会在“二级市场”减持其所持河池化工股份。而此次河化集团没有通过大宗交易出售股份,而采用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化工并没有违背此前承诺。

  不过这一切未能掩饰中国化工急于脱手河池化工的心态。

  10年前,中国化工通过中国农化总公司,从河池市国资委手中无偿接手河化集团100%股权,成为河池化工的实际控制人。当时其在《致全体股东的报告书》中承诺:“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壮大河池化工的主营业务,提高竞争力。”

  不过实际情况是,后者业绩却每况愈下。资料显示,接手前一年(2004年),河池化工的总资产为9.36亿元,净资产为3.48亿元,净利润为1902.25万元。接手10年后,中国化工交出了一张并不漂亮的成绩单:河池化工的总资产已升至15.94亿元,净资产却下降至2.4亿元,净利润仅1783.43万元,这其中还包含3.76亿元的出售股权直接收益。

  资料显示,10年来,中国的尿素产量已从1923万吨上升至3218万吨,行业由供不应求变成了产能过剩。而河池化工目前合成氨、尿素产能分别是21万吨/年和34万吨/年,跟10年前变化不大,且在行业内显得微不足道。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数据显示,在中国化工旗下企业中,共有三家主要的尿素生产企业:黑化股份、河池化工以及沧州大化,尿素产能分别为20万吨、34万吨和80万吨,三者产能都偏小。“处置相关企业将会减少集团企业的亏损项,但对于企业业务布局没有很大的影响。”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李佩娟表示,转让河池化工股份有卸包袱的意味。

  下家难寻

  业绩差、非公司主营业务的河池化工确实早已处于中国化工的业务板块边缘。且相关数据表明,在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河池化工已经连续几年陷入业绩困境。

  资料显示,河池化工主要产品尿素价格在2012年达到顶峰的2500/吨左右,此后连续走跌至两年后的1450元/吨,跌去近半,此后尿素价格才有所反弹,不过此时行业早已哀鸿遍野。

  河池化工也因为业绩低迷,2010年到2013年一直是“*ST河化”,直到2014年4月份才因为非经常损益成功摘帽,但并没有改变公司经营困难的局面。

  为避免业绩低迷再度“戴帽”,2014年8月,河池化工开始连续减持国海证券股票,减持数量超过4300万股,由此获得3.76亿元投资收益,直接把公司2014年收益从亏损3亿多元拉回到净利1783.43万元。“去年实际亏损3亿多元,不过今年主业已经明显改善,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只亏损6000多万元。”覃丽芳表示。

  不过这依然难改河池化工业绩亏损和在中国化工集团里边缘化的尴尬现实。

  记者查阅财报发现,中国化工现拥有尿素产能209万吨/年,该业务现隶属于农用化学品板块。2014年,农用化学品为集团贡献收入319.9亿元,占比仅为12.42%,这其中还包括盈利强劲的农药。

  中国化工网总编刘心田认为,河池化工主营产品多是市场中低端产品,且产能过剩严重。未来市场前景并不看好,中国化工正在缩减和调整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河池化工率先出局实属正常。

  中国化工官网显示,中国化工此前主业为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基础化学品、石油加工及炼化产品、农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化工装备等6 个业务板块,按照集团计划,未来六项业务将缩减为四项,即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基础化工。

  不过,连续亏损的河池化工要找到新的婆家并不容易。“河池化工主营产品市场过剩较严重,效益不好,且河池化工所在地广西省位置尴尬,既不在消费区也不在资源区,可能会面临少人接手的尴尬。”刘心田表示,河池化工的优势是盘子不大,单纯从这个角度说接手较为容易。

  改革隐忧

  连续脱手黑化股份、河池化工两家上市公司,中国化工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将由现在的9家缩减为7家。我国最大的化工央企中国化工的资产整合在逐步加速。

  事实上,中国化工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整合旗下资产。2013年6月,集团将下属化工科学院持有的天华院有限公司注入*ST黄海,使其转型为高端化工装备制造商,后更名“天华院”;2014年9月,公司又将旗下蓝星集团持有的安迪苏营养集团100%股权注入*ST新材(现蓝星新材),使其拥有动物营养添加剂等优质资产。

  梳理集团的资产整合思路,板块内部资产的重组和海外优质资产注入、跨板块运作并行成显著特色。而就在今年初,中国化工“卖壳”黑化股份,显示板块内壳资源整合也成为集团资产整合的一大方向。

  凭借庞大的市场和较灵活企业经营取得快速增长后,中国化工积累了相当的财富,技术却成为其的短板,因此技术领先和全球市场地位成为了中国化工选择并购目标的首要条件。此后的中国化工海外并购多以收购行业细分龙头为特色。以法国安迪苏和罗地亚公司的收购为例,这两家公司分别拥有792项和500项专利。

  11月中旬,中国化工又欲以42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不过被以监管风险为由婉拒。

  直接并购细分龙头的优势可以快速实现该细分领域的成长。但刘心田认为,相对于收购本身,更难的在于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实际上,中国化工在山东并购的几家地方炼厂都不算成功。“并购多年后,中国化工还是未能将这几家地炼有效整合,各家公司采购端、销售端还都是各干各的,效益也一直差强人意。”刘心田说。

  和中国化工急于走出去同步的是,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等一众世界化工巨头也在强势介入中国市场。不过业务类同的两者的业绩表现却大相径庭。

  截至2014年,中国化工的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和基础化学品等两个业务领域的4家控股上市公司均亏损。同期巴斯夫税前利润达76.2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75亿元),同比增长6.5%。

  相同的业务领域,为何有迥异的业绩表现?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看来,差距不仅在研发投入、市场能力上,更在管理体制上。

  目前,我国化工行业依然存在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安全压力较大、运行成本上升、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等突出问题,因此,短时间内化工行业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困难。真正留给中国化工腾挪的空间并不多。

  进入10月份以来,河池化工走出了一波非常吊诡的连续拉升行情。区间最大涨幅超过121%。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