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忠
今年以来,大同煤矿集团组织研发的“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经过数百名一线采煤人员和行业专家的技术攻关,以傲人的姿态站在了中国乃至世界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的最前沿。谈及此,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说:“传统资源型企业要想转型升级,必须依靠过硬的人才队伍来引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保障,同煤集团结合自身实际,依托自身优势,精心构筑起‘金字塔’型人才‘孵化’模式,全方位、多层次、成体系地‘孵化’各类人才,为建设煤电一体化国际能源大集团提供了人才保障”。
被誉为“共和国煤炭工业长子”的大同煤矿集团,目前已成为跨2省11市拥有165个二级单位,以煤炭、电力为主业,煤化工、冶金、机械制造、建筑建材房地产、物流贸易、文化旅游八大产业并举的特大型国有现代化能源集团。在集团总部,一幅“金字塔型人才孵化图”格外引人注目。这幅图清晰地勾画出“金字塔”的架构:经营管理人才为“塔尖”,以改革创新的思维驾驭大局,立足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孵化”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塔身”,在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的最前沿“孵化”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视为“塔基”,在安全生产的第一线“孵化”操作人才。
精塔尖——“孵化”管理人才
笔者在《同煤集团管理人员“五个一批”培训计划大纲》中看到,这里紧紧围绕煤炭、电力等八大产业所需人才,与高等学府和知名科研院(所)携手,对管理人员在公司治理、资本运营、战略执行力、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集中培训。先后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了处级领导人员培训班和领导干部战略决策高级研修班;在中央党校(省委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举办了优秀青年管理干部培训班;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办了“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培训班,加强和提升了各级管理人员的战略思维。
2013年5月,同煤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了处级领导人员培训班和领导干部战略决策高级研修班,来自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围绕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资本运作、企业创新思维与管理等课题进行了培训和研讨。参加培训的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李永平感受颇深:“通过学习研讨,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弥补了学员们自身的不足和短板,使大家能够在决策中以理性思考取代直观判断,以敏锐的视角取代惯性思维,确保在工作实践中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谋得准。”
按照人岗相宜的原则,同煤还精心选拔基础好、有潜力、发展空间大、素质作风好的优秀管理人员,根据业务特长和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派到情况杂、困难大、地域远的岗位上进行历练;针对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适应非煤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充实后备管理人员队伍等,实施了“八个一批”选人用人育人工程;加强机关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双向交流工作,近两年先后安排400名机关、基层管理人员互换岗位,进行挂职锻炼,提升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强塔身——“孵化”技术人才
同煤集团经过60多年的开采,优质的侏罗纪煤系逐步减少,开采阵地逐渐向石炭纪煤系转移。面对20米特厚煤层如何安全开采、石炭系资源如何高效开发的世界性难题,以集团总工程师于斌为首的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在开发理念、科技攻关上作了大量创作工作,攻克了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工艺及安全保障等关键性技术,实现了20米特厚煤层一次开采。于斌介绍说:“该项目的成功研发,使20米左右的特厚煤层得到解放,工作面设备开机率、月产量大幅提高,资源回收率达到近90%。”
针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慢、科研攻关弱等不足,同煤集团积极依托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两大载体,“孵化”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开展各领域科技攻关、技术革新,促使科技成果由“案头”走向“地头”,使专业知识由“书架”走向“货架”,通过破解企业安全生产技术难题,在攻艰克难中培育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广泛开展学术合作,吸引外部高端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强化柔性引才引智工作。以同大科技研究院、国家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为平台,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等,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21名,引进海外人才2名。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重点,充分发挥煤炭开采技术优势,引导技术人员岗位成才。建设专业机构平台,对专业人才资源进行整合,把优秀科技人才调整充实到科研机构管理层,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干事创业热情,建立了采矿、安全、机电等研究所,集团公司年科技活动人员达15867人。
牢塔基——“孵化”技能人才
在同煤马脊梁矿,我们见到了综采一队副队长王雷雨,从一名井下检修工成长为远近闻名的“机电大拿”,王雷雨不无感慨,“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把更多年轻电工培养成检修骨干,才能壮大机电检修力量,确保井下生产安全。”2008年,王雷雨创立了“雷雨工作室”,开展技术交流、事故会诊、导师带徒等工作。他的“王雷雨教学法”,处理电缆故障时望、闻、问、切“四步法”被广泛应用到技术培训和实际工作中。如今,王雷雨已成为全公司青年技工的榜样。他带队的“雷雨工作室”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
通过人才工作室、“师带徒”等方式培养技能人才,是同煤“孵化”模式的重要一环。目前,该集团已集中命名了30个涵盖八大产业主要工种的“优秀人才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各类先进模范、技术大拿的“传、帮、带”作用,以培育人才、技术攻关、节资降耗、事故处理等为主要职能,立足生产一线发挥积极作用,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又带出了一大批高技能操作人才。
为了成体系培训高技能人才,同煤利用从集团公司到区队班组五级培训网络,每年培训员工18万人次以上。通过优化整合同煤技师学院和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两个培训阵地,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了集教、学、研、练于一体,覆盖煤炭、电力、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强现场培训,广泛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结成师徒对子43000多对,涌现出技术大拿2800多名;实施了“五大类人才激励工程”,通过每年评选优秀人才、优秀大学生,命名首席专家、首席工程师和首席技师五大评选工程,对各类高技能人才进行大力表彰奖励,促进各类人才茁壮成长。
目前,同煤集团各类人才达105749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12017名,专业技术人才28045名,技能人才65687名。近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3项。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