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当婚姻遇上社交软件 社交工具不是人类情感的羁绊

http://www.sina.com.cn  2015年07月24日 22:22  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冷万欣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从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中的凄美爱情故事,到时下很火热的各类爱情影视作品,中国悠悠历史长河之中从来不缺乏爱情故事。

  而婚姻作为种种爱情故事最常规的结果,自然爱屋及乌地被认为是最神圣的事情。虽然有人戏谑称,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以此类推,没有婚姻的爱情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因此,在中国从古至今,婚姻都被看作是人一生中的首要大事。

  日前,民政部发布《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下文简称《公报》),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

  《公报》中的详细数据显示,2014年依法办理离婚363.7万对,比上年增长3.9%,粗离婚率为2.7‰,比上年增加0.1个千分点。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295.7万对,法院办理离婚67.9万对。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至今,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离婚人数更是持续走高,从2010年的267.8万对增加至2014年的363.7万对,这数据不禁让人感叹,爱情怎么了,婚姻怎么了?

  进而有专家分析称,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可能成为诱发婚外情的工具,变为婚姻的“新杀手”。

  都是社交软件惹的祸?

  但是专家的分析究竟是一家之言还是普遍共识,难下定论。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媒体近日做了一次关于专家看法的调查,结果是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社交软件只是一种沟通工具,离婚还是因为婚姻本身存在问题。

  如果社交软件是继“高房价”之后的婚姻“新杀手”,那么这个杀手真的有点不太“冷”,反而火得要命。

  根据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显示,在个人互联网应用领域,即时通信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90.6% 。截至2014年12月,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较2013年底提升了5.1个百分点。

  按照专家认定的“杀手论”逻辑,以数据显示的社交软件的普及和使用程度,怕是所有婚姻都“难逃一死”。而且,对于社交软件作为“新杀手”这一定位也难以让人信服。

  社交软件本身只是一种通信工具,没有助长离婚的能力,更不是价值判断的标准。其产生与发展,是移动互联网与即时通信技术的进步。举例来说,每年我国各类伤人案件中,都有刀具的身影,刀具本身是为了烹饪和日常生活应用之便,难道要因为伤人案件的出现而废止刀具的使用吗?这无疑是一种因噎而废食、削足以适履的愚蠢方法。故此,这一定位本身就是一种“傻傻分不清楚”。

  此外,且不说不是所有的离婚都是婚外情造成的,就算是出轨,使用社交软件就能出轨的婚姻对象,显然不是好的对象。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滩上”,回想起曾经出现的高房价、婚姻法等“旧杀手”前辈,社交软件作为“新杀手”显然“不称职”。按照这种看似周密全面,实则漏洞百出的逻辑,以后只会出现更多的“新杀手”躺枪,为离婚率的连涨埋单。

  所以,把社交软件定义为离婚率连涨的“杀手”显然有些言过其实。

  但不可否认的是,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通过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发生婚外情的案例激增20%,各种各样的“交友神器”成为滋生婚外情的温床。社交软件与离婚率的高涨显然又不无关系。事实上,任何一种技术的进步,都是将复杂变得简化的过程,包括社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社交软件的普及,是基于更方便的交流和联系的考虑,甚至很多时候,两个从未谋面的人,因为社交软件而成为好友。但是由于使用主体的不同,可能出现诱发离婚的情况。

  很多年轻男女也都在使用社交软件聊天,每天都会结识新的朋友,其中也不乏成为恋人的情况。便捷的聊天方式让原本没有交集的人因为网络而产生了一段缘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如果是婚姻状况已经出现问题的背景下,网络聊天的形式就会让在婚姻生活中越发孤独的人得以倾诉,内心原始的冲动更容易得以兑现。近而导致出轨、离婚等现象的出现。而且由于社交软件太过“方便”,很多人沉迷于低头聊天,忽略了家人的关爱,引发了夫妻之间的矛盾,从这一角度来说,社交软件也有责任。所以,我们应当重视社交工具在婚姻中可能出现的反作用,但不能因为社交工具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成为离婚的“催化剂”,就简单地认定其是引发离婚的主要原因。

  换言之,如果把婚姻比作骆驼,当骆驼出现病症时,社交软件可能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显然不能把骆驼之死简单归咎于稻草。所以,社交软件的催化是离婚率上涨的充分条件,却不是必要条件,是次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

  但我们需要看到,离婚率作为衡量社会总体婚姻状况的数值,逐年上涨的情况应当引起重视。但是这种重视不是简单的归纳和道德谴责,只有深入了解其主要的成因和趋势,才能有利于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应对各种情况。

  时代变迁与“离婚脱敏”

  事实上,离婚率出现逐年上涨的情况,不是仅在中国出现的个别现象,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存在的问题。

  从近十几年的数据来看,成年人口未婚率、离婚率逐渐走高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2014年,在美国的成年人口中,单身群体的规模首次超过婚姻群体规模,占比50.2%。在上世纪50年代,90%以上的已婚夫妇能将他们的婚姻维持到10年以上,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50%。此外,韩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离婚率也非常高。

  这种现象背后,包括中国离婚率高企的情况在内,其实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于婚姻的理解和态度的转变。

  早年间,婚姻对于中国人来说,甚至对于很多外国地区来说,都是庄严神圣的事。而作为婚姻的反义词,离婚就成了人们讳莫如深的敏感话题。

  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虽然是男权社会,但是丈夫不能够随便休妻,因为夫妻的离异受到家族观念的支配和情理的约束。

  而且,古代社会十分重视各自社会关系的稳定,离婚不被提倡,所以离婚率很低。尤其在宋代以后,士大夫阶层多认为休妻的人没有品行。在“夫妻义重”的大背景下,不敢轻言离婚,很难“一别两宽 各生欢喜”。

  反观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于家庭的依赖变得弱化,却更加突出个体意识,而且对于离婚的看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婚在现代只有法律层面的流程,道德层面的压力已经很小,离婚手续的简化,降低了婚姻本身的法律约束力等,导致了离婚率的上涨。

  从表面来看,会有年轻人乐见其成,认为是人性解放和进步的象征,也会有老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系列现象就变得有迹可循。

  通过梳理相关离婚率的资料会发现,我国离婚率持续走高的情况,在改革开放之后就已经出现。

  从社会结构层面来看,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迎来了剧烈的变迁,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地提高,传统社会中的男权主义逐渐被男女平等所代替,女性有能力追求更适合自己的婚姻生活,而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分布的变化,让很多夫妻形成了短期分居两地的局面,也成为了婚姻中的不安定因素,导致了离婚率的攀升。

  从文化背景层面来看,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家本位”文化非常浓厚,使人们难以轻易地作出离婚选择,而现代社会“个人本位”文化使人们对婚姻关系的处理变得从容,由于现代思想的灌输,包括电视、 网络等媒体渗透带来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实际上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人们的婚姻观。

  实际上,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出现了人口迁移的现象,而这种人口迁移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这种复杂化呈现出的是,由亲缘和地缘构成的邻里街坊式的熟人型社会向由就业、住所等因素构成的陌生型社会的转变。这也是为什么城市离婚情况比农村偏高的主要原因。在农村地区,父老相亲,很多时候邻里之间是一辈子的朋友,在那样的环境中人们都比较看重社会关系的稳定性。而城市则不然,人们来自各地,社会层面的约束力很薄弱,导致了婚姻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尽管离婚在早年间是敏感的话题,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在无形中对人们的婚姻观做了一次完美的“脱敏治疗”。不仅治好了人们对于“离婚”的“敏感症”,还让婚姻远离了高高在上的神坛,变得接地气与平凡化。

  因此,离婚率高企是一个社会事实,它成因的复杂性、情况的多样化,都说明这一社会事实是社会变迁所引发的阵痛,如果片面地把社交软件等冠以“杀手”名头进行归因、武断地下结论,未免过于轻率。

  不过说到底,婚姻还是夫妻二人的事情,虽然现代社会不提倡《孔雀东南飞》中“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的做法,但是婚姻如同张爱玲的文章《爱》之中所讲“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见的人”一样,天涯两处的男女凭着咫尺的缘分,走到一起,组成家庭,更应当好好珍惜和经营才是。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