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新股 > 正文

打新魅力消减 机构专门开户遭禁热情转向

http://www.sina.com.cn  2014年09月12日 23:19  经济观察报

  任育超

  随着9月 12日中来股份(300393.SZ)和好利来(002729.SZ)挂牌,第三批IPO已有8只新股成功上市。毫无悬念,8只新股首日均为涨幅触及上限44%收盘。

  与前两轮IPO相比,这8只个股的平均网下中签率和网下收益率为0.32%和0.12%,较第二批IPO降低了11%和25%。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中签更难,而回报率却在降低。

  政策层面,9月9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发布《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以下简称“业务指南”),规定证券公司不得为专门申购新股开户,限制机构专门开户打新,或将为市场上疯狂的行为降降温。

  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二级市场行情的持续向好,部分机构投资者正对打新的价值重新审视,将视角转向其他领域。

  打新的尴尬

  截至9月12日,第三批IPO中已有8只新股上市。

  数据统计显示,这8只新股于8月 28日公开申购,共冻结资金8465.01亿元。

  与前两轮IPO相比,在这一轮炒新热潮中,针对个人投资者的平均网上中签率和网上收益率分别达到0.8%和0.39%,高于前两批IPO的数字,较第二批更是提高35%和52%,打新更为“容易”;机构申购的网下中签率却仅仅0.3165%,低于第二批IPO中签率,网下申购回报率更是成为三批IPO最低,仅仅0.116%。

  网下中签率的降低代表的是中签难度的提高,回报率的降低代表着收益率的降低,这正是机构打新尴尬的现状。

  总部在北京的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我们现在已经不看重打新了,那么低的中签率,收益也很有限,现在没什么吸引力了。”

  上述基金经理的看法是一部分公募基金对打新渐失热情的代表。近期,新股发行甚至出现了网下发行份额高比例向网上回拨的情形,再加上网下配售者获配比例低于网上中签率,盈利甚至无法覆盖资金成本。

  8月25日,证券业协会曾公布了一批“黑名单”,点名批评了42个股票配售对象,这些询价对象违规内容主要分为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以及在网上网下同时申购两类情形,上述配售对象将被列入“黑名单”,6-12个月之间将被禁止参与新股申购,这一消息引发了各方的关注。

  但是仅仅过了一周之后,此次新股发行过程中,再次出现网下配售对象“临阵退缩”的情况。本轮新股再次出现无效申购,共涉及14个配售对象,其中,机构账户11个,自然人账户3个。

  配售对象中,包括长盛电子信息产业基金、银河竞争优势成长股票基金和泰达宏利养老收益基金等公募基金的身影。

  热情转向

  “新股‘僧多肉少’,中签机会低,还需要冻结大量资金,资金成本很高。另外一面,最近二级市场走势不错,基金仓位普遍较重,即便有空出来的仓位,参与逆回购收益也很不错,形式更加灵活。”上述基经经理称,“全力打新,已经不是我们的选择了。”

  二级市场的持续转好,让更多机构重新将视角聚集。A股市场近期上演了一波强势反弹的行情,主要指数强势上攻、各类题材板块活跃、大单资金密集流入,市场看多氛围浓郁。

  自7月底以来,上证指数连续飘红,截至9月12日收盘,已经涨至2231.95点,相较今年3月份1974.38点的谷底涨幅达13.05%。

  中登公司数据也显示了二级市场的活跃度增加,其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两市共增加1128户过亿资产账户,其中仅6、7月两个月,过亿资产账户的机构数增加了435户,自然人数增加了203户,占今年前7个月总量的57%。

  北京一家券商营业部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近一个月,我们营业部交易量翻了一倍,新开户数翻了近一倍,不少做理财的客户将资金转投往股市,还有一些长期不操作的客户最近也重新操作了,感觉市场真的回来了。”

  除了二级市场的红火走势,机构投资者在逆回购上的操作也让“打新”的吸引力更加消减。上述基金经理表示,“现在二级市场走好,空仓较少,即便有空仓,逆回购的收益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8月27日,国债逆回购市场也掀起了一波小高潮。收盘时,上证国债逆回购三天期品种GC003大涨178.72%达到6.55%的年息,同时,深证国债逆回购三天期品种R-003涨154.36%,其年化利率达到5.1%,以上两种国债逆回购品种盘中涨幅一度升至200%以上。此外,沪深两市其他的短期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而在8月底申购的上述8只股票,平均网上申购回报率为0.3927%,网下申购回报率为0.1160%,显著低于国债逆回购6.55%或5.1%的收益,结合逆回购的时间间隔短和操作便利,与高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打新相比,更受机构青睐。

  专门开户打新遭禁

  在政策层面,愈演愈烈的疯狂炒新与管理层倡导的稳定健康的股市运行格格不入,监管层甚至祭出窗口指导紧急叫停打新基金。

  自从IPO重启,国泰淘新作为IPO开闸后获批发行的第一只专门针对新股申购的公募基金面世后,紧随其后出现了多个“专项打新基金”。2013年12月底,监管层就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叫停了这类基金申报专门打新股的产品。

  9月9日,中登公司发布的业务指南,从开立账户上禁止了专门打新账户的设立,要求“产品管理人应加强自律,不得为专门申购新股、炒作风险警示股票(ST 股票)的产品申请开立证券账户”,“产品证券账户名称应当恰当反映产品属性。”

  上述业务指南中还规定,“证券投资产品发生开户后6个月内没有进行交易、产品终止、合同失效或被撤销等等情形时,相关当事人应于上述情形发生后15个交易日内办理证券账户注销手续;相关当事人未按要求注销该证券账户的,中国结算有权注销该账户或限制该账户的使用。”

  北京另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管理层想压制一下疯狂打新的现象,禁止专门为打新和炒ST股票开户,然后要求名称符合产品属性,再要求6个月没有交易的账户销户,实际上是限制机构为了打新专门开立很多账户,以便减少打新参与机构数量,遏制疯狂打新的情况。”

  该基金经理感慨称,打新收益下降会越来越明显,机构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投入会越来越少;但从市场的角度看,打新不创造任何价值,而是提前透支二级市场的收益;另外,打新造成的大规模资金流动会影响市场的平稳,这也是管理层压制打新的原因,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打新对于机构,吸引力会越来越低,市场对打新的态度,会向理性回归。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