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刚
编者按/水是万物生命之源,而干旱成灾如同温水煮蛙,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往往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纵观21世纪的这十多年,干旱每年都发生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有城市、有农村,从传统的干旱地区到传统的丰水地区,年年发生,岁岁不断。为何会发生干旱?这是一个气候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话题。气候的变化导致雨水减少,靠天吃饭的中国传统农业口渴难免,但干旱成灾却并非必然。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到了历史新高度,随后,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让各地农村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蓄水池、机井、深沟看似成为了惠民、利民的工程,但当干旱来临,干旱成灾变为现实的时候,花费巨资建设的水利设施却成了摆设,成了花瓶。机井打得不够深、电力设施没有配套、工程设备没有人维护等问题纷纷暴露出来。如果说干旱是天灾,那么干旱成灾就是不折不扣的人祸。
时庄村东,大片玉米地,零星的芝麻地、花生地。
顶着烈日,一上午的时间,村民张国兴已向田间跑了两趟。田间土地裂着宽宽的缝隙,原本处于结果期的玉米棵,低矮、枯黄,难以见到玉米,芝麻、花生等农作物也不例外,叶子发黄,甚至发黑。“今年这1000多亩地绝收了。”8月19日,张国兴介绍,包括时庄在内的老张营村等,4000余亩农作物面临同样处境。
而这个隶属镇平县的普通村落,仅是南阳市及“中原粮仓”河南省旱情的一个缩影。
据当地媒体公开报道称,截至8月8日,河南省受灾人口为1929.9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63.02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89亿元。地处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则是该省的粮食主产区,8月20日,南阳市水利局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自7月20日左右,旱情在南阳开始显现,截至8月20日,全市215万亩秋作物受旱,其中160万亩为轻旱,投入抗旱资金累计1.16亿元。当地一政府官员介绍,南阳已连续三年在汛期遭遇旱情,而今年尤为突出,降水量比去年减少60%,众多河道、沟渠枯竭。
记者调查了解到,截至8月22日,南阳旱情仍在持续。上述官员坦诚,“中原粮仓”的粮食主产区正面临一场大旱之“考”。
缺水,缺水
“就是现在下场透雨,今年的玉米也没了收成。”8月19日,张国兴感叹,即使补种其他农作物,在季节上也来不及了。
今年60多岁的张国兴,是镇平县晁陂镇老张营村村民。该村共4000余亩耕地,人均1.2亩,秋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这也是大部分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张国兴向记者介绍,在往年汛期,村子也遇到过旱情,但大都借助后期降雨,庄稼有所收成。在他的记忆中,十几年前,该村及周边村子降雨充足,河道、沟渠亦是沟满壕平,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老张营村曾种植水稻。
但在今年汛期,包括农作物成长关键时期,村民们却没有那么“幸运”地迎来降雨,沟渠早已见底,不见一滴水。村民们介绍,大部分秋作物已经绝收,靠天吃饭的村民不得不眼睁睁地选择放弃。当然,张国兴仍有些不甘心,每天都要跑到田间地头看看,但土地上的缝隙越来越宽,农作物却迟迟不见长高,反而一天天枯黄下去。
相对于张国兴,邓州市的李大明(化名)算是“幸运”。8月18日,这名穰东镇周楼村的村民,正在自家地头,利用田间的一口机井进行灌溉。
“再不浇一遍水,来年吃饭都可能成问题。”李大明坦言,他与其他2名村民一起,投资5000多元,自购水泵、管道等,从机井中抽水浇地。在他看来,即使除去柴油费用,这也是不划算的一笔账,但“起码可以保底”,有饭吃。
他告诉记者,其所在村子3000多人,人均1.5亩耕地,大部分村民一年的收入,与其他区县农民一样,指望着土地上的收成。但在周边,更多的秋作物仍然摆脱不掉绝产的境况。周楼村多名村民直言,并非村民不打算像李大明那样灌溉庄稼,而是大都没有经济能力自购灌溉设备,或者无账可算,更多的则是田间地头无水可取。公开资料显示,邓州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和河南省棉花、芝麻生产重点市,有“粮仓”之称,2014年1月,划归为河南省直管县级市。
即便如此,缺水仍旧是这座“粮仓”当前最头疼的难题。
而在南阳,上述地区并非个例。8月中旬,本报记者驾车前往邓州市、淅川县、内乡县、镇平县等县、市,其辖区内部分村庄已出现人、畜吃水困难。据当地媒体公开报道,截至8月8日,河南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89亿元。8月19日,最新旱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省受旱面积为815万亩,其中轻旱420万亩,重旱395万亩,53.5万人及5.7万头大牲畜因旱临时性饮水困难。河南省已累计抗旱浇灌8882万亩次,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9.5亿元。
而南阳、邓州是河南省重旱地区。8月20日,南阳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自7月20日左右,南阳市旱情开始显现,截至8月20日,全市215万亩秋作物受旱。他说,期间部分区县有降雨,但降雨量有限,覆盖耕地面积小,“中原粮仓”仍是缺水。
“失灵”的水利设施
南阳处处喊“渴”,机井、沟渠等水利设施,无疑是“粮仓”最有效的一根救命稻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继续用水的农民看来,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能够真正使用的机井不多。”李大明介绍,周楼村共有100余口机井,但大都处于停用状态。
记者在邓州市多个乡镇采访中发现,耕地大都配有密集的机井、变压器房等,远远望去,颇为壮观。然而,众多变压器房大都被人为撬开,铁门大开,里面的发电设备等被人偷空,甚至根本没有设备。
公开信息显示,上述水利设施是国家用于邓州市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村民们介绍,2012年年初,该项目开始投资建设,但自建成后一直无法使用,众多变电器房发电设备根本没有通电,村民要灌溉庄稼,需要自购设备。他们分析称,如果通了电,无人敢偷走。
李大明介绍,不仅如此,许多机井自建设至今,一直无水可用,成为摆设,一到灌溉季节,村民只能“望井兴叹”。
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淅川县,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从淅川县九重镇政府所在地,驾车前往渠首陶岔,道路周边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枯黄的秋作物中矗立着漂亮的变电器房。
然而,记者发现变电器房里没有任何发电设备,房屋外大铁罐水源出入口已锈迹斑斑,罐身上标明“淅川县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北京市对口援建项目”。多名村民向记者证实,自建设至今从没被用过。公开资料介绍,该项目地处九重镇,建设面积1万亩,总投资135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857万元,河南省财政投资274万元,南阳市财政投资4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斥资172万元。建设机电井53眼。
“如果真能用的话,老百姓还能有些收成。”受访的村民难掩失望之情。
8月20日,记者前往淅川县水利水保局。工作人员介绍,该水利工程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领导小组办(以下简称“南水北调中线办”)管辖。记者随后联系到南水北调中线办,工作人员则认为,该项目隶属淅川县计划委。同样,该委工作人员称,项目由淅川县农业局负责。颇有意味的是,农业局方面说其是水利局的项目,农业局并不了解。
在镇平县,田间地头同样不缺机井,但向井里投下石块,很明显地直投井底。据了解,该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于2011年及以后。张国兴等多名村民介绍,机井深度仅有30余米左右,往年汛期,没有太注意,今年原本应成为庄稼的救命水。部分富裕的村民不得不投资5000元至10000元不等,自打机井,井深可达50余米。
当地知情人士向记者描述,上述情况在南阳市多个粮食主产区非常普遍,包括山区农业的蓄水池等,都在今年的大旱之年纷纷“失灵”。
南阳市水利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都建设于几年前,由水利、国土、农业、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共同建设。
“南阳市正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查。”上述南阳市水利局人士称,一口机井的建设标准是,持续灌溉50余亩耕地,并不被抽净水。
而另一方面,河南省正式启动抗旱规划项目建设,三年将投资17.6亿元建设一批抗旱工程。据公开报道称,按照水利部建设计划,河南省2014~2016年三年建设任务包括投资5亿元建设小型水库工程8座,投资12.6亿元建设引调提水工程227处,其中2014年度将建设3座小型水库、76处引调提水工程。
守着水源喊“渴”
为何南阳今年如此干旱?河南省气象局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善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偏晚,携带水汽偏少,控制该省的副热带高压今年的位置偏南偏西,也阻断了水汽向北输送,加上冷空气势力较弱,导致形成有效降水的几率降低。而河南未来的降雨情况,也显得并不乐观。
毫无疑问,南阳仍要持续受到干旱煎熬。
然而,就在8月18日,其相邻城市平顶山则迎来了“救命水”。当天,丹江口水库水源沿着南水北调干渠北送220公里,流入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根据国家防总批准方案,8月6日,正式向平顶山实施调水。据当地媒体报道,此次调水将持续30天,总调水量2400万立方米。
“理论上看,南阳其实并不缺少水源。”前述知情人士称。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河南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公开资料介绍,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可供开采量约8.58亿立方米,其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其中,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源头——丹江口水库地处南阳,更是被人熟知。在外界看来,南阳无疑是守着水源喊“渴”。面对南水北调工程,更有人士曾质疑南阳“是否存在水资源争夺”。
8月19日,南水北调中线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水资源争夺”的说法予以否认。其工作人员称,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多个省市处于干旱,但不存在沿途各省、各市争夺水源的情况,包括占据地理优势的南阳,届时均会按照国家统一调度。
丹江口水库公示资料介绍,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主要向唐白河流域、淮河中上游、海河流域西部平原的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供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途20多座大中城市缺水的问题。
上述知情人士对此表达同样观点。在他看来,南水北调作为国家级工程项目,不会因地理、人脉等优势特别倾向某个城市。但他坦诚,南水北调中线仍要面临城市用水的争夺,毕竟其“主要还是保障城市用水”,其他则是“并兼顾沿途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南阳市一位水利界人士告诉记者,丹江口水库水源主要来自山西、河南、湖北境内,但上述地区在2013年冬天、今年春天,降雨量相对偏少。他说,随着今年6月份汛期到来,部分降雨仅能解决有限的旱情,上述区域地处旱区,水少形不成泾流,致使进入丹江口水库的水有限。
“但(丹江口水库)现在的水位不足以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向南阳等城市供水。”他解释,平顶山旱情更为紧迫,其支援也是用水泵从水库抽水。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