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山山︱河北、北京报道
2013年,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前10个月月度排行和季度排行显示,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排名,超半数都来自河北,唐山、邯郸、石家庄、邢台、保定等市更是连续上榜。
作为大气污染重灾区,河北以煤烟型颗粒物为主要特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巨大,河北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也处在污染的空气中,成了北京、天津这些周边省市不折不扣的“坏邻居”。河北治污变得刻不容缓。
当下,河北全省上下正在进行一场狂飙突进式的大气污染治理运动。几乎走进每一座城市,在任何一级政府机关,都能看到为治霾而忙碌的身影和疲惫的面容。“完不成GDP指标,顶多挨批;搞不好大气污染防控,就要摘乌纱帽。”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污染排放巨大、地理条件不利于扩散、对大气污染物管理粗放,是河北几大污染城市长期以来的通病。河北要减燃煤、调结构、促减排、强执法,可不是喊喊口号这么简单。
不想再做“坏邻居”
10月20日,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保定还能看见蓝天,但接下来的石家庄、邯郸、武安,空气质量却是一地不如一地。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河北又是京津冀三省市中治理污染任务最重的省份。去年我省大气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河北稳占六七个。今年前8个月,全省平均只有1/3多一点的时间能够呼吸到达标的空气。”这是9月27日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全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动员大会上(下称“河北治污动员会”)所作的情况介绍。
周本顺在讲话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几次问到这个问题,我和庆伟同志(指河北省省长张庆伟——编者注)及各位常委都有一种脸红、出汗、坐不住的感觉,这顶帽子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也压得河北抬不起头来。”
河北的压力还来自于周边省份,很多人认为,是河北污染过于严重,导致北京、天津雾霾严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自发用一张动态模拟图演示:2010年对北京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一年,发现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北京自己基本上占70%,近30%则来自周边的“贡献”。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指出,大气污染最主要的相互影响和风力相关。各个地方自己的污染都很重,且这个污染绝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但从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来看,“肯定是河北对北京的影响更大。”据环保NGO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仅以煤炭消费为例,北京市每年燃煤2200万吨,天津市差不多7000万吨,河北省则将近3亿吨,协同治理才是最难的。
据此,专家指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不是河北一省的事,但河北治理的任务绝对是最重的。
就在河北治污动员会召开的两个星期前,9月12日,“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国十条”)颁布,各地纷纷拿出自己的行动方案。“国十条”专门在第八条对“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做了详细描述,特别要求建立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由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协调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区域联防”在防治大气污染中已成为一个被高度重视的机制。
之后,环保部等六部委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并与河北省签订了责任书。
而在河北治污动员会上,省长张庆伟代表省政府与各市市长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周本顺在讲话中说:“三年有所好转,五年明显改善,这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我们说责任书就是军令状,都必须不打折扣,按期交账。对未按时限完成任务的限期整改,如果拖了全省的后腿,要按签订的责任状有明确的说法。”
拿自己的“吃饭产业”开刀
张庆伟在河北治污动员会上介绍,2012年河北省钢铁、建材、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达86.2万吨和99.1万吨,分别占全省排放总量的64.3%和56.3%。
不合理的工业结构是河北省环境恶化的“牛鼻子”,而这个“牛鼻子”最敏感的地方就是河北经济的第一支柱——钢铁产业。
截至2012年底,河北全省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共计148家,总资产9570多亿元,直接从业人员61万多人,粗钢产能2.86亿吨,2012年粗钢产量2.2亿吨,产能、产量均超过全国的1/4。2012年工业增加值3865亿元,占GDP的13.9%;上缴税收40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11.6%。可以说,钢铁产业是河北的“看家产业”和“吃饭产业”。
然而,云集了众多“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的钢铁产业,使得河北喘不过气来。周本顺说,河北工业“用全国1/12的能源消耗,仅创造了全国1/20的GDP、1/34的财政收入。”
在邯郸市下辖的武安市,当地人向《中国经济周刊》反映:“那些钢企老板,自己挣了大钱去国外,而自己企业带来的污染,却留给当地人承受。”
武安的18家钢铁企业全都是民营企业。其中,有一家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钢铁企业,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该企业环保资金投入不小,这些年下来大概达到两三亿元。可走在厂区,污浊的空气依然扑面而来。有观察者向记者表示,这家钢企花大价钱安装的环保设备可能并没有启动。
一位国有钢铁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的产品,如果开了环保设备,一吨钢也就赚个一二十元。可是好多民营企业的环保设备根本不开,一吨钢能赚200元。这叫我们怎么竞争?”
与工业结构相呼应的是能源结构。煤炭在河北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河北以“煤烟型”为特征的大气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省会石家庄市一年消耗煤炭5000万~6000万吨,相当于近3个北京市的消耗量;唐山市一年燃煤超过9700万吨,相比之下,湖北省一年的燃煤消耗仅1.1亿吨。
搞不好大气污染防控就要丢官帽
“按照国家下达的任务,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到2017年,全省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首都周边及大气污染较重的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和定州、辛集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33%……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到2022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张庆伟在河北治污动员会上明确要求。而具体到钢铁产业和煤炭消费两大污染源,“到2017年,全省煤炭消费量在2012年基础上净削减4000万吨和钢铁产能压减6000万吨”。
为此,河北省发布《河北省削减煤炭消费及压减钢铁等产能任务分解方案》(下称“《方案》”)。依据《方案》,到2015年底,全省压减炼铁产能1447万吨、粗钢产能1586万吨,削减煤炭消费875万吨;到2017年底,全省将压减炼铁产能6672万吨、粗钢产能6726万吨,削减煤炭消费4034万吨。
《方案》还针对压减水泥玻璃产能、淘汰燃煤锅炉、取缔外来煤炭洗选、关停10万千瓦级以下小火电机组等都分2015年底、2017年底两个节点量化了任务。11个设区市和两个直管市也分别按类别按节点领到了削减和压减任务。
压减钢铁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依然是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10月16日,河北省常务副省长杨崇勇在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会谈时表示,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来解决问题。自2011年以来,摸清了行业底数,对违规在建项目全面清查,对58个项目进行了拆除、停建、罚款等处理,对文安新钢和洸远两个违规项目进行了行政问责,使产能扩张得到有效控制。河北还颁布实施了严于国家标准的能耗及排放地方标准,强制性提高节能减排准入门槛。
杨崇勇所提到的行政问责,是指今年3月,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重点对河北钢铁全面调查时发现,该省60%的运行企业存在环保问题,70%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八成企业生产废水违规排放。其中与北京紧挨着的廊坊文安县新钢钢铁公司、廊坊安次区洸远金属制品公司成为处罚典型。
而据媒体报道,河北对相关违规钢铁项目进行了处理,其中文安县县长王海被免职,其余9名责任人被行政记过或给予党内警告等。
在大气污染防治压力下,政府划出高压线。“如果它不关,断电、断水,政府手段有的是。”唐山市政府特邀咨询辛志纯说。
杨崇勇在和胡祖才会谈时透露,目前,征求过国家有关部委意见、经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论证的《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
《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到,在这份调整方案中,河北省将用5~8年时间,通过压减产能规模,到2020年将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左右,其中前5年压减到2.2亿吨;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钢铁产能向沿海临港和资源优势地区集中,使集中区相应的钢铁产能比重由目前的不足40%提高到70%;通过实施联合重组,组建15家企业集团,产能占全省的90%以上,全省钢铁企业数量减少60%以上;通过推进节能减排,使吨钢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加大技改力度,主体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相关多元发展,非钢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由目前的不足10%提高到20%以上。
在河北,大气污染防控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位县委书记说:“我完不成GDP指标,顶多挨批;搞不好大气污染防控,把我帽子摘了,这可划不来。”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