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留学十日谈】英国大学的“面孔”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06月17日 02:34  21世纪经济报道

  曾飚

   有一年去美国度假,到了波士顿,就去看哈佛。第一眼感觉很亲切,仿佛看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在美国的分校,而隔壁的MIT相当于刚刚刷了一次墙的英国东安格利大学。这样的轻视,很快被经济数字所打败。因为如果看看一年经费收入,这两所美国大学加起来,也许可以超过英国除了牛津和剑桥之外所有经费的总和。现代大学,早已经超越了传说中的“教授治校”的状态,经济为王,成为大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英国大学与美国大学最大的不同,在于英国几乎没有私立大学(目前仅有三所),150多所大学都是靠政府拨款为主的公立大学,而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美国大学,所谓的常青藤名校,基本上都是私立大学。

   选择英国本科,大学的排名是一个无法避开的问题。一般而言,英国大学分成三类。第一类就是所谓的石头大学,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就是,在英格兰,剑桥和牛津是仅有的两所石头大学。国人去牛津剑桥朝圣,往往为其精美的中世纪建筑所震撼,巨大的石头建筑,就是讲述了很多学院的历史。

   第二类大学,就是所谓的红砖大学。比如你去伯明翰大学,或者布里斯托大学,红色是基调。那种红砖房子历史,就有着深重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特点。这些“红砖大学”,基本上都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即与工业革命同步的那个时间段,发展起来的大学。

   第三类大学,我们叫它“新大学”,它们在上个世纪中期发展起来,很多学校已经进入了英国大学前列,比如成立于1963年的约克大学。而在英国1990年代,也经历了发起了类似于高校大跃进的运动,很多技术学院,也纷纷转型升级为大学,它们的建筑往往采用大玻璃大开户的格局,人们戏称之为玻璃大学。

   这三类大学几乎构成了英国大学的全部。与美国常青藤大学联盟、中国的211和985集团对应的,英国大学有自己的“罗素集团”,构成了英国大学的精英序列,目前一共有24所。2008年的一项评估显示,“罗素集团”大学只占了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10%,但是却创造了全英60%以上的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

   中国学生支付了大笔学费到英国留学,假如成绩允许的话,应该把罗素集团的大学设定成为自己的理想目标。现实情况,并没有这么理想。由于英国人的高教市场化,在国际上是先行者。在1999年,前首相布莱尔访华,为英国高教做了最精彩公关之后,所有这三类大英国学,都推向了中国市场。而且,由于留学生自身水平各异,这三类大学几乎都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客户。在这点,在盎格鲁-萨克逊国家中,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市场脚步上落后于英国。

   另外,英国本科教育是三年,硕士生教育是一年,博士生教育是三年,这也许是这个古老的前帝国,唯一在速度上可以傲视中国的领域。市场现实也是,这样速成的教育,以英国高教的独特性与历史性为卖点,已经成功地销售给了中国人。

   这样的高教高铁上,英国高等教育体验到底如何?我们可以下次谈谈。我可以提前透露,这也许是与坐英国火车一样的经历,我听过很多对于英国铁路系统的抱怨,比如误点、狭小的空间、陈旧的设施,然而坐过英国火车的中国人,却基本上有一个评价:窗外的风景很漂亮。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