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房地产暴利不利于制造业加快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03日 02:03  金融时报

  徐绍峰

  并不令人意外!

  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1.7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增速较第二季度末高1.9个百分点。

  与“房地产贷款继上半年增速回升后,三季度再度加快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下滑。9月末,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34万亿元,同比增长5.1%,比二季度末低0.7个百分点。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房地产业缘何能在经济“寒冬”中傲然挺立?

  或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研究报告给出了答案。报告指出,“我国房地产行业毛利润率在2007年后达到30%,超出工业整体水平约10个百分点。部分知名开发商的毛利润率接近甚至超过了50%,远远高于日本和美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房地产业的毛利润率能“超出工业整体水平约10个百分点”,难怪信贷资金趋之若鹜,难怪制造业如此不景气,难怪近年来国资委分管的129家央企中,逾七成企业涉足房地产业,甚至在2010年3月国资委下达“78家非房地产主业央企退房令”后,迄今不但进展缓慢,就连国资委的这项政策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房地产业有没有暴利,市场各方曾各执一词。如今,国家级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给出了权威说法,市场当不会再有争议。“房地产有暴利”对中国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又可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扮演拯救经济的角色,还是房地产业的繁荣,正在加剧中国制造业的萧条?

  其实,央行公布的房贷数据已经告诉人们,房地产暴利带来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宝贵的社会资源被房地产业过度占用。从数据看,今年以来,无论是房地产开发贷款,还是个人购房贷款,增速都出现了明显回升,每月的金融统计数中,住户贷款都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更快。一国信贷资源过多流入房地产业,这是否会影响其他行业特别是急需资金升级换代或实施产业转型的制造业的信贷需求,是否会影响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经济难以摆脱房地产依赖症?

  房地产暴利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制造业资金向房地产市场高度集中,土地资源被过度占用甚至滥用。由于房地产业极具诱惑力的暴利,使得很多无资质、非专业的企业涌入房地产业,利润微薄、赚钱艰难的制造业主,更是放弃制造业主业,竞相进入房地产市场“圈地”或“囤房”。城市土地因为这些蜂拥而入的强劲需求,被各展其能的开发商大量占有,肥沃的耕地被征用为建筑用地,种粮的土地上耸立起一幢幢钢筋水泥的房子。由于从制造业而来的资金源源不断,楼市尖锐的供求矛盾,推动更多土地被占用,土地资源在楼市红火、制造业萧条、耕地减少威胁粮食安全的畸形产业格局中被过度消费。

  房地产暴利带来的第三个影响是社会资金的“脱实向虚”,实体经济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冲击。由于房地产暴利释放出巨大“赚钱效应”,使得全社会炒风炽烈。从事实业投资特别是行业低迷的制造业企业老板,面对暴利难抵诱惑,纷纷卖掉厂房,投资房产。制造业日益凋蔽,楼市泡沫日益膨胀。

  对于房地产暴利,早前发改委曾表示,要研究在商品住房领域实施反暴利规定,以使商品房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最近,陕西省也出台房地产新政,规定房地产项目合理利润率须控制在10%左右,超出价格区间的商品房将无法在价格主管部门备案,也无法取得预售证。虽然发改委的反暴利立法和陕西的“限利”新政,都引来了人们对如何定义暴利的争论。但毕竟在反房地产暴利,扭转房地产业过度占用社会资源、加速制造业萧条的道路上,他们都向前迈进了可贵的一步。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