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期货 > 正文

陶夏新委员:改进种粮补贴发放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15年03月12日 23:20  期货日报

  “粮食补贴的直接受益者应该是种粮农民,种粮多的多补贴,种粮少的少补贴,不种粮的不补贴。”全国政协委员陶夏新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提出,应改进种粮补贴发放方式,促进农户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推动粮食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采取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补贴支持政策体系,这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一些补贴政策已经难以适应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临时收储等政策带来的市场扭曲效应日益明显,导致主要农产品国内价格超过国际价格,使今后提价面临‘天花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还有一些直接补贴措施没有与农产品生产挂钩,缺乏“谁种补谁”、“多种多补”的导向机制,政策针对性不强,难以真正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据了解,按我国目前比较普遍的补贴方式,农民不论多种、少种甚至不种,种一季或两季,都可以享受补贴。这使农民认为补贴资金是政府对农民利益的补偿。“这完全不符合种粮补贴政策的初衷,会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陶夏新说。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逐渐扩大,规模经营的效益日益显现,土地流转量越来越大。陶夏新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将补贴集中到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大户,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补贴的目标应该是,保证大多数农民的卖粮收入与补贴之和减去种粮的物化成本后有合理的盈余。

  对此,陶夏新建议,一是在根据销售粮食的品种、数量、质量,核定种粮补贴基础额度时,考虑前两三年的记录,同时进一步考虑农户、农业经营主体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的耕地面积,在此基础上调整基础补贴额度,使我国粮食补贴充满“绿色”。如果能够建立补贴基础额度与良种价格、农资价格的联动机制就更好了。

  二是形成完整、严密的补贴制度。要有完善的措施防止粮食购销企业“寻租”、“压级压价”以及粮食“回流”,保护广大粮农的利益。

  三是将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整合起来,由涉农部门统一发放,利用“粮食补贴网”、“一卡通”等新技术手段减少代理层次,提高发放效率,降低发放成本,减少基层工作量。

  程国强也认为,应创新补贴方式,探索实施新型补贴措施。要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导向,以补贴重点产品、重要地区和关键环节为核心,以突出解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矛盾和关键问题为方向,创新补贴方式,探索实施新型直接补贴措施。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