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基金 > 聚焦沪港股市互联互通  > 正文

沪港通助力沪指百点大逆袭 机构争议能涨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14年07月29日 10:0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宁夏 深圳报道

  7月28日,代表经济晴雨表的周期股起舞。

  云铝股份(000807.SZ)、安源煤业(600397.SH)、中钨高新(000657.SZ)等有色、煤炭板块的多只个股直奔涨停。而这类股,曾是机构眼中的“僵尸”股。

  “今天的市场走势很正常,就是大家想明白会有一波行情,既然想明白了,就开始干了。”一位在千亿资产管理规模保险公司任职的投资经理陈宁(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7月28日这天,有很多机构在追涨金融地产股。

  蓝筹启动带动沪市成交额放大至1804亿元。相比一周前的757亿元增长了1.38倍。

  在机构看来,天量成交的爆发,并不突然。因为早在5个交易日前,国内外一批机构就开始大举买入蓝筹股。交易数据显示,自7月22日至28日这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了123点,涨幅达6.01%。

  多位机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到,沪港通提速和外资资金涌入是促使其加仓蓝筹股的因素。

  “6月以来到现在,南方基金旗下的RQFII增加了100多亿的规模,这都是外资在申购。”中投证券一位投资经理表示,外资流入打响了A股第一枪,而沪港通、定向放松和经济企稳等多因素共振催生了国内机构的做多热情,纷纷大举加仓。

  “有一波行情”

  这一波蓝筹股的行情,始于7月22日。这一天开始,机构投资者将目光由成长股转向金融、地产、有色等周期股。

  “我在上周二(7月22日)就加了周期股,加的是券商、地产和有色,其中,券商占比较重的仓位。”陈宁透露,7月22日这天,其管理的保险产品股票仓位由50%提升至70%。

  事后看,陈宁总结自己在当时大幅加仓的投资逻辑是基于经济企稳、沪港通进展加速以及市场流动性宽松等综合因素的判断。

  不过,陈宁坦承,促使其动手的关键因素是盘面感觉。

  “7月23日和24日是新股申购缴款,我原本以为市场会向下调整,但没想到,7月22日蓝筹股会突然向上突破。”陈宁说,22日早盘,他注意到银行和地产向上突破,成交大幅放量,盘中明显有增量资金入场。彼时,港股亦强势向上突破。

  基于其持仓中并没有这些品种,担心错失一轮行情的陈宁,当即果断加仓券商和地产。

  深圳一位券商资管投资经理是在7月23日将其管理的资管产品加到满仓,他选的品种亦是金融地产和有色,理由是这些都是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品种,股价弹性较大。

  随后两天,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关注周期股的机会。

  “7月23日和24日这两天,上海有几家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员连夜召开会议,讨论这轮周期股的行情能走多高,可以买什么品种。”上海一位基金经理透露,讨论完的第二天,基金即开始加仓周期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7月22日至24日加仓的机构,都是动手较早的一类投资者。他们敢于拿出20%以上甚至是半仓的仓位加仓周期股,均源于他们判断市场“会有一波行情来临”。

  而这轮行情的逻辑基础,既有经济数据复苏超预期、央行的定向宽松,还包括外资流入A股和沪港通的进展加速等一系列因素。

  “7月22日,国开行获央行3年期1万亿抵押补充贷款(PSL)、四大行上海按揭全面9.5折,这些消息向市场传递了地产、信贷政策继续放松的预期。”陈宁说,这促使场外资金流入地产股,点了这轮行情的第一把火。

  7月23日,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了意在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十大措施。“长端的融资利率向下,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打消了大家对经济增长复苏的担忧。”深圳一位券商资管投资经理说,只要经济好转,跌幅较大的资源股,尤其是小金属,也就迎来向上的空间。

  争议行情空间

  7月22日至23日期间,一批机构做多周期股的行为,营造了周期强价值弱的市场走势。市场的翘翘板效应,迫使一批重仓成长股的机构,减持创业板股票,转而追涨周期股。

  “最近3个交易日,我减持了20个点的小股票,配了券商、消费和地产股。”一位成长型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他加仓周期股并不是看好其有一轮中期行情,而是避免基金净值增长与上证指数的偏离度太大。

  自7月22日以来,创业板小股票大幅下跌,但银行地产为代表的蓝筹股强势上涨,这一下拉开了基金净值增长率与上证指数的偏离度。

  基于追上指数的想法,很多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在7月28日卖了一部分成长股,转而追涨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股。

  “一是金融股的流动性好,一旦市场调整,掉头出来方便;二是沪港通进展提速,AH股的金融股中,A股有比较大的折价,有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深圳一位混合型基金经理透露。

  相比乐观判断市场有一波行情的机构,这批追涨的机构们对经济和流动性的判断并不乐观,他们随时做好撤退的准备。

  “市场一调整,很多人又会稀里哗啦地卖出来。”前述深圳混合型基金经理认为,这轮行情“点燃”的重要因素,在于增量资金入场。这既包括海外资金借RQFII、QFII等渠道流入A股,也包含国内客户保证金的明显上升。

  但关键在于,当7月28日爆出1800亿元的成交量时,后续还有多少增量资金入场。他认为,如果没有场外资金持续流入,1800亿也许就是行情即将结束而点燃的焰火。

  不过,还是有很多机构认为这轮行情能延续一段时间。其中,乐观的判断是能持续一个季度,偏谨慎者则认为只能持续两周。

  “大股票起来了,营造了比较好的赚钱效应,后续市场热点会轮换。”深圳一位从公募离开的私募老总认为,沪港通是中期的热点主题,加上宽松的流动性背景,足以催生一个季度的行情。

  深圳一家中型券商资管内部讨论的结果是,周期股的上涨是一波脉冲式行情,谈持续多久时间并不靠谱。为此,他们的策略是结合盘面变化来寻找卖点。

  市场情绪是反映机构做多行为的一个量化指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最乐观机构的判断是,经济为期三年的调整周期已结束,未来将进入持续一两年的整体复苏节奏。基于这个判断,A股将有一波中期行情。

> 相关专题: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