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债券 > 货币市场闹钱荒  > 正文

一位银行同业资金掮客的故事:钱荒冲击商业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06月28日 13:38  《环球企业家》杂志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沈旭文

  6月22日,一场突降的风雨扫去了京城多日的闷热,但似乎未能让焦虑的童明(化名)感到凉爽。在冷气颇足的咖啡馆里,这位人们通常所称的“资金掮客”,一面用极快的语速接着电话,一面习惯性地用汗巾擦拭额头,尽管他似乎根本没有出汗。

  在“术业有专攻”的金融界,童明更准确的身份定位,应该是一位“主要从银行同业部门弄钱出来”的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人。透过与信托、券商等机构的合作,童明弄到的银行资金便能注入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尽管这些地产项目的开发时间或长达两三年,而那些出自银行同业部门的资金理论上的借期都在一年以内。

  “不要把‘短债长投’看成坏东西。要让石头在水上浮起来,就要让它有足够速度,拿同业资金投长期资产,就是用融资速度弥补融资期限。”童明表示,上述对张瑞敏名言的“巧妙使用”,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部副总的原创”,他对此“深为佩服”。

  可现在,童明却无心阐述他撬动银行同业资金的“精妙”理论。一场席卷自银行间资金市场的流动性风暴,不仅令他的“商业模式”骤然陷入困境,甚至就连他提及的那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压力。

  进入今年6月以来,伴随着央行全面缩减在银行间市场投放资金的规模,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大为收紧,机构对资金的饥渴程度持续加重。作为国内银行间同业拆借基准利率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下称“SHIBOR”)数度出现飙高,SHIBOR中的隔夜拆借品种甚至一度升至13.44%的罕见高点。此时此境之下,多数银行为确保流动性万无一失,尚且大举融入资金,童明要借出同业资金则成了“无稽之谈”。

  但业务的暂时停滞,显然不足以让童明这类混迹金融圈多年的“老油条”感到焦虑。他真正的恐慌却在于,央行此番强硬出手,矛头似乎直指过去数年间风头正劲且利润颇丰的买入返售、票据转贴现等“另类同业业务”。这些涉嫌规避信贷规模限制乃至银行体系内资金空转的同业业务,却恰恰是童明们搬运资金、赖以生存的基石。

  可是,更有理由恐慌的却是央行以及中国经济当局。按照央行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从2006年至2012年,中国银行业同业资产平均增速高达32.31%,较同期银行业总资产平均增速搞出了12个百分点;同业负债平均增速则为31.05%,较同期银行业总负债平均增速高出10.98%。

  不过,支撑银行业同业业务“超常规增长”的动力,既非银行业为保障流动性而新增的同业业务需求,亦不是券商、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银行体系内存放资金数量的正常增长,而是严格信贷规模控制下,银行业借道“另类同业业务”,开展大量表外融资,或以存款自我派生套取利差收入。

  而这样的增长,无一不是在挑战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和有效性,也无一不是在为经济当局掌握真实宏观经济数据平添阻碍,由此积累的同业资产负债风险乃至部分区域性金融机构不断放大的流动性风险,足以引发货币政策当局的密切关注。

  或许更令央行警觉的是,伴随着兴业银行2012年依靠同业业务创新所取得的亮眼业绩,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乃至部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银行,也从2012年年底开始竞相在同业业务领域发力,这也让“另类同业业务”从部分金融机构的特色尝试,转而迅速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扩散繁殖”。作为同业业务“异形”扩散的直观表现,在今年一季度,同业资产负债的增速,尤其是买入返售资产的增速更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于是,出手绞杀同业“异形”,几乎成为央行必然的选择。而选择在传统上流动性最为紧张的六月即半年末考核时点,在银行间市场对同业资金“釜底抽薪”,央行的做法在被市场机构称为“铁血”的同时,却也因导致市场激变和恐慌情绪蔓延,引发广泛争议。

  “异形”真身

  毫无疑问,童明以及他在多家银行同业部门的“业务伙伴”,无疑是央行此次“铁血绞杀”最激烈的反对者。但仅仅在一年多以前,童明却“连银行同业业务是啥都搞不清楚”。而他从一名“缺乏技术含量”的“贷款掮客”,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同业资金掮客”,则和信托受益权成为同业资金投资标的有着直接的关联。而信托受益权,也正是同业业务走向“畸形崛起”的关键。

  2011年11月,在一次饭局上,童明再次抱怨起日益严苛的信贷规模限制以及银行风控的严厉,让他为各色项目争取贷款的生意越发艰难。闻听此言,当时在座的一位券商人士接过话茬表示,贷款固然不好拿,“但老兄可以在同业资金上动动脑子”。童明也立即借着推杯换盏的机会,向这位券商人士了解了所谓腾挪出同业资金的要诀。

  随后,通过一位相熟的农村商业银行行长,童明便开始了首次尝试。在借助一家信托公司,为一个待融资的地产项目设立信托计划后,童明通过一家自己控制的皮包公司,认购了这一信托计划。随后,在信托公司的帮助下,一家充当过桥角色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理财资金,从皮包公司手中受让了地产信托计划的受益权。到此时,童明预先疏通好的农商行终于登场,以自营资金从过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手中,以认购理财计划等形式获得了上述信托的受益权,并列在同业业务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下。

  对童明而言,这么一个看似复杂的融资结构,其实质就是农商行以同业资金满足了地产项目的融资需求,但由于农商行名义上是增加同业资产,并不会触及信贷规模限制,同时也可大幅减低风险控制上的资本占用,因此只要搞定了最终同业资金的出资方,这类融资要远比传统的贷款更容易获得。过桥银行则充当了将信托受益权转化为同业资产的作用。至于信托受益权,则是为了规避银行理财资金及同业资金的投向限制,而刻意设置的灰色法律概念。

  尤其令童明感到兴奋的是,透过初期的实践,他发现,在资金运用的权限上,不少银行的同业部门具体业务人员,要远大于一般的信贷业务人员。于是,从2012年年初起,这个精于算计的掮客便开始利用各种资源,试图结交各家银行的同业业务人员。

  “试了一圈下来,还是城商行、农商行的同业部门好打交道。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的同业部门,位高权重,能搞定一个就不得了了,但不容建立资源。国有大行、各分行做同业这块的多数胆小,不敢冒险。”童明总结道,“而且有好几家城商行、农商行,都是我教他们怎么玩这个业务的。他们学会后,有的还自己当起过桥银行,一年同业业务量比过去几年加起来还多。”

  随着腾挪银行同业资金的“中介技术”日益娴熟,童明也开始逐渐尝试一些更为复杂的业务结构,以更大程度上规避各类监管要求,或是满足部分银行在同业业务上更为审慎的风控流程。券商资管、更多的过桥机构,相继在童明及其银行系统内合作者的筹谋下,被引入到灰色的“同业资金融资”过程中。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则是银行同业部门实际出资人的角色以及信托受益权的基本结构安排。

  尽管干得热火朝天,但童明们的“银行同业生意”说到底还是小打小闹的手工作坊,其所能驱动的同业业务规模扩增,也相对有限。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将此种业务模式纳入同业业务基本战略的做法,则是导致上述同业业务“异形”达致今天惊人规模的直接动因。

  “说实话,他们吃肉的,我们只是喝点汤。人家业务网络是全国性的,无论找项目还是拿资金,都太方便。更重要的是,他们卖的不单单是信托受益权,还用银行信誉给这个信托受益权增信,这个就很吸引中小区域性银行了。”作为同道,童明对兴业等股份制商业银行2012年时开拓同业业务的战略优势,有着清晰的体认。

  在2012年的同业业务扩张中,以兴业银行为代表的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正是将所谓“抽屉协议”与信托受益权加以捆绑,变相将银行信用担保注入到同业资产之中,从而极大地开拓了此类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市场。具体而言,“抽屉协议”即是指股份制商业银行与购买信托受益权同业资产的中小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签订回购协议、即期买断加远期回购协议(即俗称的“双买断”)或做出其他兜底承诺的方式,由股份制银行对相关同业资产进行非公开的担保,由于这种担保并不公开,因此被比喻为“置于抽屉中的协议”,也同样因此不会形成风险资本占用而创造了“额外的货币供给”。

  在这种业务模式中,一些股份制银行的角色既可以是单纯作为通道的过桥银行,也可以是项目的提供方和整个交易的协调者。

  除去以信托受益权为代表的“买入返售”同业业务,构成同业业务“异形”的,还有一度规模达致数千亿元但被监管机构加以整肃的“同业代付”业务,银行与农信社间一度兴盛的票据转贴现回购业务,以及部分意图获取城商行、农信社高利率而借同业存款之名进行的同业拆借业务。而这些业务的整体规模及风头,虽不及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业务,却同样是大量资金借助同业管道自我循环乃至进行制度套利的重要“病征”。

  谁在裸泳?

  曾有信托业内人士评估,从2013年年初至5月底,在信托业新增的近两万亿管理资产中,至少有半壁江山来自于同业资金购买信托受益权的业务模式。尽管这一说法,在银行及信托行业内部均引发争议,但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同业业务与信托间出现愈加紧密的媾和,而这种媾和到2013年一季度达至更深程度却是不争的事实。

  也正因为如此,随着同业资金市场流动性大潮的骤然退去,部分同业业务尤其是“另类同业业务”的激进者,其忽视风险、追逐短期利润不惜期限错配的“裸泳姿态”暴露出来,几乎无可避免。然而,“谁在裸泳”的答案,却有可能与市场传统的揣测,有所差异。

  兴业银行自2011年起,便因其在同业业务领域的强烈进取姿态,而被视为股份制银行差异化竞争中,力求在同业业务细分领域确立独特优势的典型。而在该行2012年启动条线改革之后,大力发展资金业务及同业业务,也被正式纳入该行的特色发展战略之中。

  在数据层面,兴业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位居全部A股上市银行的首位。至于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领域,截至2012年年底,其买入返售信托及其他受益权的资产总额为3947.15亿元;而同期,民生与之类似的指标,即买入返售其他金融资产(包含信托受益权及定向资管计划受益权)的总额为967.71亿元,招商银行买入返售其他类金融资产总额为136亿元。有意思的是,光大银行在处理信托受益权时,却并未至于同业业务买入返售项下,而是颇为老实地至于“应收款项”项下,2012年年报中,这一数字则为1636.94亿元。

  显然,凭借2007年即开始深耕同业业务市场的先发优势,以及2011年以来在信托受益权等同业业务创新上的大胆尝试,兴业银行在2012年确实成为了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另类同业业务”的翘楚。而在这一年,大量的买入返售资产以及兴业银行作为过桥银行的收益,也确实令兴业同业板块为整体业绩贡献颇多。

  正是基于兴业银行在“另类同业业务”领域的历史地位,在整肃同业业务的风暴来临之初,市场也普遍认为,兴业银行会首当其冲。尔后,有关光大银行因流动性问题未能按期偿付同业资金的传闻中,兴业被圈入其中,也再一次加深了市场对兴业同业乃至流动性管理的疑虑。

  可是,兴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以及同业业务运转情况,或将令持有上述预期的市场人士大跌眼镜。“坦率地说,我们流动性很不错。我们不存在没有按期偿付同业资金的问题。即便是个别交易对手没有及时向我们偿还资金,也不会引发连锁危机。”一位兴业银行同业业务人士证实。

  在兴业银行内部看来,其坦然应对此次同业业务风波的底气,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其一,虽然兴业同业业务从2011年开始保持着连续两年的高歌猛进之势,但从2012年起,兴业银行高层已经决心对同业业务进行规模收缩和结构调整。今年四月,兴业银行同业业务负责人在一个私下场合也证实,基于风险考虑和其他因素,兴业银行对同业资产规模的收缩已经全面开始。因此从2013年年初起,兴业银行在同业资产尤其是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领域的增量资产几近为零。这种对业务风险的前瞻预判,也令兴业在此次危机中得以保持主动。

  前述兴业银行同业业务人士还指出,由于长期以来同业资产都处于快速增长期,因此兴业对流动性管理的安排也格外审慎。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李健26日还披露,今年6月、7月兴业还各有1700亿同业资产到期。由此获得的现金流将进一步增强其流动性储备。

  当然,尽管兴业在流动性上较为超然。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巨量的以信托收益权为代表的非标同业资产,如何尽快进行处置,仍旧是一个棘手难题。

  同时,由于兴业以自身信用参与"暗保"大量信托受益权同业资产。在目前尚不明朗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这些资产可能出现的兑付风险,绝非兴业以过桥银行身份所能逃避的。

  兴业银行2013年以来在同业领域的“见好就收”,似乎并未让其他大中型银行对同业业务扩张有更审慎的思考。在2012年年末,至少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在内部会议上,提出复制和赶超兴业同业业务模式,甚至到今年5月中旬,在浦发银行提出的“五大战略”中,同业业务同样“忝列其中”。

  经过2013年前5个月的此消彼长,多家股份制银行的同业资产增速和增量均已超过兴业银行,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大量配置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在同业资产规模上也已经超越兴业银行。然而由于在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资产期限配置上的过度激进,这家银行的流动性却在6月的风波中陷入苦苦支撑的窘境。该行的一位同业业务人员则表示:“这完全是央行人造的黑天鹅事件,在之前的风险评估中,我们确实对此缺乏准备,现在的处境十分被动。”

  不过,复制兴业2012年战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骤然陷于被动,却仍有丰沛资源,应对流动性的挑战。

  而在这场同业盛宴戛然而止后,最可能立即出现“不良反应”的,却是那些与童明之类资金掮客关系密切的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农信社。这些机构不仅自身承受流动性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而且在内部人员与资金掮客紧密的利益勾连之下,对同业资金投入长期项目的期限错配风险控制上,也更为松懈。

  “我现在反过来帮他们(即童明在几家农商行的合作伙伴),帮他们去找资金,把头寸平掉。”童明苦笑称,“不管是煤老板,或者大国企,还是别的,只要能弄出资金就行。”

  以暴制暴

  虽然央行在流动性管理问题上的态度最近已有软化的迹象,可无论是李克强总理于6月19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发言,还是近段时间以来的央行表态,阻止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自循环”的政策目标不仅趋于明确,而且在短期内似乎并无松动的可能。而作为资金空转的最大标靶之一,对“另类同业业务”的绞杀,也势必在未来一段时期持续。在此情形下,银行同业业务主流发展模式的调整,也将成为国内银行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同业资金买信托受益权这种业务模式,即便没有央行这次的流动性收紧,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监管风险。”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部门负责人表示,“大家现在是利用信托受益权在法律上的模糊定位。其实监管部门出个规定,这条路就堵死了。”

  在他看来,未来银行同业业务,首先需要回归传统的功能定位,即配合计财部门做好流动性管理,同时做好同业间的结算清算,而非过去强调同业业务的盈利属性,在传统的功能定位之上,同业业务部门则应把业务重心至于同业渠道的合作上,借助同业合作扩大银行间的渠道网点共享。此外,银行同业部门还应加强对标准化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运作和管理能力,尤其把握目前资本市场深度调整中出现的机会,与券商、基金、保险公司展开广泛业务合作。

  也有股份制银行同业银行部人士认为,与其一刀切叫停买入返售领域的业务创新,不如加强同业部门风控力量的配置,强化对同业资产期限错配风险的管控能力。

  而对兴业银行来说,自去年年底做出收缩同业资产的决策后,在处理存量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等资产的同时,推进其银银平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将会是其同业领域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方向。

  与此同时,针对同业资产计提拨备、限制过度的同业拆借业务等监管传言,在本次风波发生,也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也将进一步改变同业业务的发展生态。事实上,兴业银行在目前的同业业务运作中,已在内部自行要求计提拨备。这一做法也可能在业内被进一步推广。

  可是,也有银行同业业务人士认为,央行试图以流动性规制同业业务的做法,“属于莽撞的以暴制暴”,不仅不能真正解决资金难以注入实体经济的困局,反而会导致新的风险积压。

  一位招商银行内部人士就指,绞杀同业“异形”,“可以戳破泡沫,但不一定能挤出泡沫”。“把钱给到实体企业又怎样,过去两年,大量的实体企业拿贷款买金融机构股权,买理财产品,这个也是金融机构逼迫的?”

  对此,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业务负责人就认为,央行对“另类同业业务”的整肃却是必要,其中累积的风险确实无法容忍。但在消除期限错配的风险之外,要真正扭转资金在金融体系中的“自循环”,“这不是货币政策,不是一个央行,所能够完成的任务”。

  或者用另一位国有银行的人士的话,“管总量的货币政策用来调整结构问题,会顾此失彼。”

> 相关专题: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