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银行 > 正文

静待监管新规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将受限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11月21日 08:2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陈莹莹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银监会等部门起草的 《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已成形,有望近期获批并于明年初实施。对此,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出“重典”规范银行同业业务已成为业内共识,目前只是静待“靴子落地”,预计未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将进入“慢周期”。

  引导同业业务公开透明

  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办法》并非想将银行同业业务“一棍子打死”,而是希望引导其回归正途。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就同业业务监管的思路而言,一方面,监管层仍会对该业务持比较支持的态度,大力规范和引导该业务向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可能调整一些监管指标。例如,目前同业资产的风险在大部分情况下被划分为交易对手风险,未来对此种分类可能做出调整;资本金管理的风险权重、拨备等方面也可能做出调整。

  分析人士指出,媒体报道显示监管层的思路的确有所转变,将更倚重“疏导治本”。在整个制度框架设计中,监管层通过创设“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实现标准化金融产品的生产。随着商业银行“非标”业务摆脱各类“灰色”通道,隐性风险浮出水面,监管思路也从“消灭风险”转到“实现风险可见、可控”。

  银行资产扩张将受限

  多位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同业监管新规“靴子”落地后,仍会对目前占银行总资产12%的同业业务构成冲击,具体影响取决于《办法》的严厉程度。

  民族证券分析师陈伟指出,同业业务本质上是贷款“假入表”,商业银行通过买入返售,打通贷款和同业资产的路径,实现期限错配。2011年以来,同业信贷对社会融资拉动作用越发明显,体现为买入返售和社会融资规模的高度相关性。

  申银万国研究人士指出,市场普遍预期,同业监管新政策将设定同业资产投资于非标资产的比例,或者要求同业资产计提更高的风险权重或拨备比例。这将迫使银行收缩同业资产扩张速度,进而放慢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从而导致银行资产规模扩张放缓,资产质量风险加大。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疲弱的经济形势和流动性偏紧的大背景下,同业业务监管新规过于严格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同步出台其他政策予以对冲,如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对于监管层酝酿的新规,银行已有所准备,在资产扩张方面采取更审慎的态度。根据16家上市银行公布的半年报数据,与去年末相比,同业资产增幅已明显放缓。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