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双宁
【编者按】本文改编自作者六年前在某次论坛上的演讲《60年:中国的借鉴、机遇与选择》,今天重读此文,仍受教于文章严谨而宏大的前瞻性思辨。文章对近500年来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五例“教训”、六句“名言”、七条“经验”、八个“无不”,穿越狭长悠远的时光隧道,更穿越层层叠叠的现象表层,借助比较、分析、提炼和综合的研究方法,直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由弱而强的深层逻辑和本质规律;是每一个当代渴望走向辉煌的民族和国家应当认真学习借鉴的思想瑰宝,更是值得每一位正在引领所在团队、机构乃至国家为梦想而奋斗的领袖认真阅读的好文章。再度崛起,是中国人民近两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奋力追求的目标。崛起和复兴的路径何在?真谛何在?唯一的法宝就是求教于历史。
一、这就是历史
历史经常赐予人类以机遇,历史经常见证有的人能够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历史也经常见证有的人与机遇痛失交臂。这就是历史。
二、历史的经验
前些年一部热播的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介绍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成为世界大国的经历。这九个国家既有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也有巴掌大的蕞尔小国,却于500年间在综合国力上交替成为世界性大国,值得深思。这九个国家的共同点是:无不以国家强盛为目标;无不以改革体制为前提;无不以对外开放为先导;无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无不以国民教育为基础;无不以精神文化为支撑;无不以精英人物为骨干(如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科学家牛顿;发明家瓦特、爱迪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凯恩斯;探险家哥伦布、达?伽马;文学家莎士比亚、雨果;政治家俾斯麦、大久保利通;企业家涩泽荣一等等);无不以有为领袖为表率(彼得的“下士”经历,华盛顿拒当国王,伊莎贝拉资助哥伦布,叶卡捷琳娜学习俄语,威廉二世出资兴教,伊丽莎白一世的终身不嫁,罗斯福的新政演说,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抵抗运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等等)。这九个国家的不同点是:政体上既有君主立宪,也有共和制;经济体制上既有自由市场经济,也有计划经济;对外开放上既有基本照搬他人(如彼得一世)也有立足自身;推行手段上既有温和妥协方式也有强硬方式;对外扩张上既有武力扩张为主也有经济扩张为主(又同时表现为文化扩张);国家统一上既有经济手段为主的统一(如德意志的取消关税)也有武力手段为主的统一(如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九个国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记住的名言,如记者评价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时所讲的“跪下的是德国总理,站起来的是德意志精神”;如罗斯福所讲的“惟一的恐惧是恐惧本身”;如俾斯麦所讲的“没有不变的原则,没有任何国家不可以结盟,也没有任何国家不会成为敌人”;如威廉二世所讲的“靠精神的力量弥补身体的缺陷”;如涩泽荣一所讲的“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论语”;如邱吉尔所讲的“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再比如“一个热爱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思想,一个拥有思想的民族才能前进”等等。这九个国家的成功经验是:抓住历史机遇;立足本国国情;学习他人之长;培育人才为本;精神物质并举;坚持变革创新;政策刚柔有度。总之,上述九国之所以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就是:抓住机遇!
三、历史的教训
历史也从来不缺少与机遇失之交臂的例证。上述九国中,如葡萄牙、西班牙的昙花一现,来去匆匆;如彼得一世、路易十四的一味恃强,激化矛盾;如前苏联的体制僵化,不思改革;如拿破仑、希特勒的诉诸武力,对外扩张等等,都是后人应予引以为戒的教训。除此之外,我想说说《大国崛起》未涉及的阿根廷。阿根廷二战期间曾是世界上少有的农牧业现代化大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一度成为经济自由化的“榜样”,可是在机遇转折期,阿根廷放弃根本,乱了方寸,不仅没有跃升为强国,反而被打回了原形。上述种种例证说明,机遇是市场的一方,人是市场的另一方。在机遇来临时如果眼界不宽,胆识不足,缺乏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思维,发展的“前奏”就会转瞬变成陨落的“悲剧”。
四、历史的新机遇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或将使世界格局出现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今天,“东西问题”已然明显弱化,“南北问题”愈加错综复杂(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曾将当时的世界格局概括为“东西问题”即两大阵营问题和“南北问题”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问题)。未来若干年,很可能一部分“南”升级为“北”,一部分“北”降格为“南”。这是历史赐给人类的新机遇。这个新机遇当然是一个由硬实力变化到软实力变化的渐进过程,但“变”是必然的,人们可以拭目以待。
五、中国的机遇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将给中国带来六大机遇。
一是和平发展的机遇。尽管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旧的均势被打破,但一超(美国)多强(欧俄日中等)的新均势已然形成(尽管多强之间会不断地分化组合)。由于“一超”的世界警察职能已经力不从心(一个阿富汗已使其疲惫不堪,一个伊拉克又让其焦头烂额,一个金融危机更让其雪上加霜,再加上一个朝鲜,再加上一个伊朗,再加上拉美后院......),这个“新均势”将在未来几十年为中国提供和平发展的新机遇(当然不排除可能有“变”,但“均势”是主流)。
二是发展道路选择的机遇。历史已经证明了计划经济的弊端,历史正在证明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也并非万能。前车之鉴给中国在发展道路选择上以新的机遇:借鉴别人成功的道路,不走别人失误的老路,走出符合自己国情的特色之路(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把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奉为圭臬)。
三是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他国让位机遇。金融危机后至少先在硬实力上世界各国将重排座次,以后在软实力上也将如此这般。一些国家对此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这将是必须面对的事实。我们固然需要韬光养晦,我们同时需要有所作为。毋庸讳言,全球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提供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机遇。
四是文化认同机遇。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和生命力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认同。政治是暂时的,经济是长远的,文化是永恒的。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必将走向世界。
五是金融危机中的“市场腾空”机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能源、资源类资产价格回落,为我国开发海外市场、拓展能源渠道、强化资源储备及增进科技实力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六是外需减少的“倒逼”机遇。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部需求大量减少。但有压力才能有动力,这种“外需减少”同时又为我国带来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倒逼”机遇,即所谓“逼上梁山”。
六、机遇中的挑战
在世界格局变化之时、中国机遇来临之际,没有哪个国家甘心让位,因此“错肩矛盾”必然产生,这种“错肩矛盾”甚至不排除发生一定程度的政治、经济、局部军事、文化上的摩擦和冲突。消解该矛盾的方法是登高望远,大局为重,韬光养晦,大进小退,关键是有理、有利、有节。
七、中国的选择之一
世界棋盘上的纵横捭阖。在新机遇和新挑战并存的世界棋盘上,大体呈现出三大板块和十二个支撑点的布局。美国为一个支撑点和第一板块,欧俄日中呈四个支撑点并为第二板块(澳、加可列为欧洲点);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非洲、拉美呈七个支撑点并为第三板块(当然上述支撑点的支撑力度各不相同)。上述板块与支撑点的形成,首先是经济利益。十二个支撑点可视为十二个大市场,各自在资本、技术、商品、资源、劳动力等方面进行交换,各取所需,保持平衡。其次是地域安全、地缘利益需要,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最后是文化、民族、宗教、意识形态、国家制度、历史恩怨的需要,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上述各板块、支撑点之间既相互需要,又相互排斥,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戒备,但总体上需要、利用是主流,否则几败俱伤;排斥、戒备将永远存在,正可为我所用。在处理各板块、各支撑点的关系时,我们既要考虑同相关板块、支撑点的关系,又要考虑同其他板块、支撑点的关系;既要考虑同部分板块、部分支撑点的关系,又要考虑同世界整体的关系;既要考虑某一板块、某一支撑点的关系,又要考虑板块内部、支撑点内部各组成国家的关系;既要考虑当前的关系,又要考虑长远的关系。总体上宜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着眼全局,把握火候,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战略,利用各板块、各支撑点的矛盾与制衡发展自己,争取尽可能长的战略机遇期。对其中每个板块、每个支撑点的发展,我均乐观其成,视为各自矛盾转化为我所用的因素;对其中的摩擦和碰撞,我或避而不谈,或避重就轻,或就事论事,或义正辞严,具体视我长远利益需要决定。
八、中国的选择之二
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能否在世界格局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之际抓住机遇,首先是要继续深化改革,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当前应切实解决好十大不平衡,即城乡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发展中的“三驾马车”不平衡(主要是出口和投资拉动,消费不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平衡、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不平衡、发展总量与质量效益不平衡、当前发展与持续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物质的发展与精神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及政治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平衡。
九、中国的选择之三
金融的机遇与选择。此次的机遇系全球金融危机所给予。一方面职责所在,一方面解铃系铃,从金融方面考虑,亦需解决十大不平衡,即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不平衡,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直接金融、间接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创新水平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平衡(这同美国过度创新的情况相反),金融监管水平(尽管有相当大的改善)与防范风险要求不平衡,金融业发展速度与人才供应、人才储备不平衡,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与金融企业的管理水平、体制机制、金融文化建设不平衡,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与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及其他参与权上的不平衡,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经济地位的不平衡。
十、中国的未来
机遇正在眷顾我们,机遇也将转瞬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倘如斯,六十一甲子,六十新起步。60年之后再起步的中国,将变为少年之中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者为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