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管理 > 正文

赛迪顾问:联想需一次战略性并购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08月12日 10:56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赛迪经略总裁 孙会峰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  梁潇 | 文  黄俐 |编

  联想应该在补充和加强企业关键能力的方向进行战略性并购,实现战略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联想终于实现了PC市场全球第一的梦想,但如今的PC市场却大不如前了。对于目前全球PC市场出货量连续多个季度下滑的大环境,杨元庆自信地表示:“个人电脑市场仍是一个高达2000亿美元规模的巨大市场,厂商对领导地位的争夺战也会继续。我相信,赢利性增长和突破性创新空间将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长期存在,我们有充分的信心把握机会。”

  他还表示:“成为PC市场的领导者只是一个里程碑,联想的长远目标,是要成为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智能电视等智能设备在内的PC+市场的领导者。”

  全球并购、渠道为王、低价策略和对手的去PC化等成就了今天的联想。但对联想而言,如何走好未来的PC+之路,才是关键。

  目前,联想尚未完成由营销主导向科技主导型企业转型,PC虽然是高科技领域,但在分工明确的PC时代,终端厂商赖以成功的是其供应链及渠道的管理能力,而非对软硬件技术的掌控能力。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市场上的领先者无不拥有大量的专利,并在细分领域内具有技术优势,利用这些专利与技术组合参与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的常态。如苹果与三星在全球开展的专利大战、微软与Android手机厂商之间的竞合等。在芯片、存储、传感器、屏幕、外壳、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移动互联网终端各个领域的发明者名单中都鲜见联想,这将影响联想在PC+领域内的表现。一旦联想的市场份额足以威胁到市场主导者,面临的打压将不只出现在营销端。

  微软与英特尔在PC时代高速成长,并建立一整套PC世界垂直分工合作的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联想需要面对的仅是与其同处产业链终端层的惠普、戴尔,通过效率的提升来实现和扩大竞争优势。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再存在Wintel联盟,也不再存在明确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三星、苹果、谷歌等主导者不再安居产业链的单一环节,而是或多或少地向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拓展。例如三星既是在终端层面联想的重要竞争对手,又有在屏幕、处理芯片、存储芯片、电池等领域与联想存在合作的可能性;Google为联想提供操作系统层面支持的同时,也通过摩托罗拉推出自有的硬件产品。PC+领域的竞争更多是模式竞争,以往单纯依靠效率的情形将改变,联想能否适应仍有待观察。

  联想在PC领域拥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联想的广告在电视、互联网、户外、平媒、行业等渠道都十分密集,通过整合ThinkPad业务更是进一步塑造了联想可靠、性价比高的PC品牌形象。这是联想的优势,也是桎梏。在消费市场特征明显的移动互联网领域,联想作为后来者,除品牌知名度较低外,形象与三星、苹果等相比,在个性化、时尚感、科技感与高端性上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通过精准且有生命力的品牌定位、重量级产品、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等来实现联想品牌在PC+领域的发展壮大,将左右联想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市场的表现。

  联想转型的一个有利条件是它身处最具增长优势的亚太核心市场,不利因素则来自其未能掌握市场定价权,以及在核心技术和专利上的短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生命周期远小于PC,软硬件结合的开发难度对缺乏互联网基因的联想也是空前挑战。而未来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足够多的自主专利池保护,联想也很难与苹果、三星抗衡。因此,联想在品牌转型的同时,急需建立一整套PC+时代的市场响应体系。

  当前联想的主要竞争对手已从惠普和戴尔等传统PC厂商,变成苹果和三星等PC+厂商。联想集团已经被三星和苹果拉开了差距,在全球智能设备市场,二者的份额都在20%左右。联想应该在补充和加强企业关键能力的方向进行战略性并购,实现战略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