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日前,娃哈哈宣布启动员工收入倍增计划,确保2020年实现员工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
娃哈哈有底气这样做。2012年,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636.31亿元,实现利税139.34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蝉联中国饮料行业榜首。
这一切,都是在宗庆后的带领下取得的。68岁的宗庆后,依靠卖饮料坐拥800亿身家,成为中国内地首富。不过,年近古稀的他,早已不满足于他的帝国里只有饮料。
蹬三轮车的中年人
杭州城站火车站对面、车来车往的高架桥下,有一座不起眼的六层灰色小楼。如果不看招牌,你很难相信,这里便是中国内地首富宗庆后工作的地方。“娃哈哈是在这里诞生的,25年了,宗总舍不得搬家。”员工们说。“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记得那一天的情景:198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气闷热,杭州的小巷子里见不到人影。我骑车出了家门,去干一件有些冒险的事情——靠借来的14万元钱,去接手一家连年亏损的校办工厂。”宗庆后说的,是承包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那14万不敢全部用完,只简单地粉刷了一下墙壁,买了几张办公桌椅,就开张了。
由于手下仅有两名退休教师,此后,只要接到学校的电话,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42岁的宗庆后都得马上蹬上三轮车,把冰棍送到学校去。“一根冰棍4分钱,卖一根只赚几厘钱。”
不过,他也因此在上城区4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树立起很好的口碑,销售网络逐渐建成。
此后,利用学校渠道,宗庆后揽了不少代理经销的生意,其中就有一种名为“中国花粉口服液”的营养品。这种口服液对增强学生体质有一定效果,但价格偏贵,宗庆后主动找到厂家要求提供简装品。降价后,“中国花粉口服液”变得供不应求,厂家的生产能力告急。
宗庆后趁机说服杭州计委筹建起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并征得原厂家同意上了一条灌装生产线。1987年11月底,日产量达一万盒的灌装车间在上城区清泰街160号落成,当年实现销售总额436万元,上缴利润22.2万元。到1988年5月,原来小小一间校办企业经销部净资产已超800万元,员工壮大到了130多名。
三顾茅庐的“让房者”
此时宗庆后不再满足于代销,且消费者开始担心花粉液含有性激素,他决定尽快开发自己的产品。
当时国内光生产营养液的企业就有38家,但没有一个产品是针对儿童的。宗庆后调查了3006名小学生,发现有1336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症。这坚定了他开发儿童营养液的决心。他拿出5万元开发经费,找浙江医科大学营养系63岁的老教授朱寿民研制配方。为了请动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技师张宏辉主持制造原液,宗庆后三顾茅庐,还不惜把上城区教育局刚分给他的一套三室一厅让给张,而自己一家三口仍挤在10平方米的旧房里。
以桂圆、红枣、山楂、莲子等为原料的营养液制成后,1988年6月16日,宗庆后在《杭州日报》刊登广告有奖征集产品名。从“素”、“精”、“宝”等字眼中,宗庆后挑中了“娃哈哈”三个字。
他认为,“娃哈哈”与当时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儿歌同名,并且都是开口音,是每个孩子最早学会的发音音节,朗朗上口又好记忆,便于传播。
此后,面对杭州两家电视台21万广告费用的开价,只有10万元流动资金的宗庆后面不改色地签下广告合同。结果,“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尚未播完,订单剧增。到1991年,年销售额已达到4亿元,净利润7000多万元,宗庆后以惊人的速度掘到了第一桶金。
同年,因生产规模扩大,宗庆后以8000万元兼并了资不抵债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为了让兼并过来的2000多名员工有活干,宗庆后和手下商量,“发现牛奶是好东西,但光是牛奶,小孩不愿意吃,果奶比较好。”自此,相信直觉的宗庆后开始实施以儿童为目标的多品牌战略。
层出不穷的新饮料
1996年对于娃哈哈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娃哈哈纯净水诞生,娃哈哈开始从儿童产品领域向成人产品领域拓展,宗庆后将之视为娃哈哈成长史上仅有的几次冒险之一。
一个儿童品牌如何能打动成人的心,是宗庆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他选择用广告轰炸淡化娃哈哈原有的儿童概念,借用《我的眼里只有你》、《心中只有你》、《爱你就等于爱自己》等歌曲,走出一条与乐百氏完全不同的感性路线。
2004年,娃哈哈实施“全面创新”战略,此后,营养快线、爽歪歪等新产品不断推出,目前全线产品已超过48个。
创新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危险之处在于创新并非等同于高收益。以娃哈哈曾推出的啤酒碳酸茶饮料啤儿茶爽为例,其上市之初备受瞩目,但事后重复购买率却很低。
不过宗庆后对失败并不纠结,他很快调转船头,再寻新路。在都市生活节奏日益变快的当下,宗庆后顺势推出功能性饮料启力。虽然红牛在这一领域如执牛耳,但启力正借势迎头赶上:截至2012年11月底,其销量已突破1.4亿罐。
你或许要问宗庆后为什么侵入红牛的市场,而对王老吉的市场则视而不见?答案是渠道单一的红牛貌似很强,但事实上只是区域性品牌,并未统一全国市场,其市场覆盖深度远远不够,而王老吉则强大得多。
25年,娃哈哈的总资产增长了57万倍。在实体经济面临“空心化”、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双重影响下,宗庆后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宗庆后给出的答案是:一切源于“专注”。“认真做好一件事,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25年来,我们的信念从未动摇,快速积累财富的虚拟经济我们视而不见,一心一意做产品、搞实业。”
新冒险
进军商业零售
在饮料业大获成功之外,宗庆后期待新冒险。2011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2020年,中国或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
2012年11月末,娃哈哈第一家欧洲精品商场WAOW PLAZA在杭州钱江新城正式开业,主营服装、配饰、化妆品、家居等,宗庆后正式进军商业零售市场。他计划2013年开出5至10家商场,3至5年内在全国开设100家商场,为此将投入100亿元,因为中国市场消费模式正向西方发达国家靠近。
无副手
直接管控两百高层
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上,宗庆后至今没有副手,生产、销售等领域的管理由各部长负责,他以每月例会的形式直接管控着超过两百名核心管理层。
宗庆后强势的另一面,体现在对渠道的控制上。为管好遍布全国的近5万个经销商,宗庆后创立了“联销体”,即编织了一张遍布全国各地6000多个一级批发商以及三四万个二级、三级批发商的销售终端营销网,与经销商结成利益同盟体,变一家企业在市场上与人竞争为几千家企业合力一起与人竞争。
宗庆后几乎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25年来从未改变过,有“中国最勤奋的企业家”之称。生活中,他完全没有“首富”的范儿,总是穿一件普通的夹克衫,一双有点旧的布鞋,吃饭最爱咸菜腐乳。
“家文化”
“达娃”商战中立功
娃哈哈上演过一场经典的商战案例。1996年,娃哈哈与世界500强法国达能集团、香港百富勤公司等外方合资成立五家公司,生产纯净水、八宝粥等产品。但亚洲金融风暴袭来,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的股份便一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而娃哈哈自以为稳定的持股49%却成了个笑话。此后,达能欲以40亿元人民币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宗庆后自然不答应,著名的“达娃之争”开始。29场诉讼战役后,双方最终于2009年达成庭外和解,宗庆后笑到了最后。
这背后,隐藏着娃哈哈引以为傲的“家文化”:雇员3万人,其中半数拥有公司的股票。25年来,宗庆后从未辞退过一个员工,一年中甚至有一半时间和员工奋战在一线,连续20年与一线员工共度春节,日前还启动员工收入倍增计划。高高在上,又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宗庆后深谙“中国式领导”的精髓。
前半生
曾被命运遗忘
宗庆后的祖父曾是张作霖手下的财政部长,父亲在国民党政府当过职员。1945年10月12日,宗庆后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东大街,共有兄妹五人。虽然家族显赫一时,但1949年后,生活变得非常贫困,父亲失业,全家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的工资度日。17岁时,宗庆后随家人迁往杭州。
1963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初中毕业的宗庆后去了舟山一个农场,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几年后辗转于绍兴一个茶场,种茶、割稻、烧窑。在农村,他一待就是15年。
1978年,33岁的宗庆后返回杭州,到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十年里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依然郁郁不得志。到他开始创业时,已是42岁的中年人了。对多数人而言,42岁已是到了被生活磨得心疲力竭,转而把人生愿望寄托到下一代的岁数了,宗庆后却紧紧抓住了命运给予的一丝可能。
(据《理财周报》《中国经济周刊》《新营销》《今日早报》《中国企业家》报道)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