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15三亚财经国际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主办、《财经》杂志承办的2015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于2015年12月11日-1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论坛主题为:新经济 新动能。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招商银行原董事长秦晓出席并参与对话。
以下为发言实录:
秦晓:各位早上好,我有限的时间里点一下题。平衡之道,首先要从再平衡说起,因为已经有失衡发生了,所以,我们才讨论平衡的问题。失衡,再平衡,最后走向平衡,首先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贸易项下的和经常项目下的平衡。这个指标的后面是经济结构,是发展模式,它可以带出来。
今天的平衡有流量和存量之分,流量是当年的盈余或者赤字,存量是累积的东西,第一个用现金流量表,第二个可以用资产负债表看。流量得以改善,存量继续恶化。
IMF曾经对平衡,特别是贸易项下的平衡做过一个定义,定量化的指标,如果顺差占GDP的6%以内,算平衡,逆差4%以内。这个在金融危机之前,很多国家都突破了,中国首当其冲。现在的情况,中国已经快速降到3%,完全是符合的。日本顺差几乎变成0。大宗商品国家还是有顺差的,但因为商品价格的降低,也降低了很多。现在大概只有德国超过6%,美国还保持比较高的逆差,但它占GDP的比重下降了2/3,总体来讲,我们有理由乐观一下,看到不平衡在改善。
再看看存量,因为流量的改善存量没有逆转,存量还有惯性,还在恶化。比如美国的对外净负债一直保持GDP比例的高位,美元将来加息之后,它的存量、流量的问题还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的出口会受到影响。简单说一个结论,流量的改善是看得见的,但是在相当程度上,是需求萎缩的结果,特别是逆差国家需求萎缩,而真正的结构调整,增长模式的改变,并不显著,所以,还不能过分乐观。存量依然存在。
真正的平衡之道,还要回归到结构调整,增长模式改变,高顺差的国家要去过剩产能,如果去研究一下过剩产能问题,我们进展很缓慢。由于顺差减少引起的不良资产恶化,企业债务问题变成新的问题。高逆差的国家要降低消费者和财政的债务,要增加储蓄率,这都是非一日之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一些新的问题:第一,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平衡,尽管全球化放缓了,但最近搞的比较热闹的是区域化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最典型的TPP。总体来说,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会另辟蹊径,中国和双边、多边都在做,但也有一个反面作用,它会改变贸易的流向和相关加工业的配置,会产生贸易流失,会使得进入这个区域组织和没进入区域组织的分化加大,在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会产生分化,这是我们比较担忧的。我想,全球的贸易平衡最终要回到全球的多边的合作协议,区域协议只是中间的一个过程。如果区域协议越走越远,这并不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第二,需求端和供给端的问题。需求端是凯恩斯的理论是短期的,凯恩斯自己也说它是长期理论,对结构调整、对增长模式的改变,他从来没有说过它有什么作用,是短期刺激有效需求的。供给端是个长期增长理论,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叠加,短期的问题有,长期的问题也有。既然是叠加的话,还是在两端之间要有一个均衡,一方面要应对这个连续衰退,四年多了,把经济起稳。另一方面,结构改革来开创新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均衡,不要倒过来倒过去。
谢谢大家!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