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厉以宁从教六十周年庆祝活动 > 正文
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厉以宁教授从教六十周年活动于2015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出席并致辞。他表示,厉先生非常注重实践。30多年前,他就与同学跟着厉先生到处去调研。就在今年,85岁高龄的厉先生还在调研,所有研究问题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从调研当中发现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伟:尊敬的厉老师,林先生,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光华花了很长时间筹备厉老师从教60周年的活动。
之前邀请我作为北大分管文科的校长来这里做一个讲话,一方面表达我自己对厉老师和学院你的祝福,另一方面也是代表学校来参加这个活动。但前天,星期五,我被调任到中国人民大学担任校长。活动工作者给我打电话说,你怎么办呢?我说,我的社会身份可以变,但身为厉先生学生的身份变不了。所以我以厉先生学生的身份,来这儿与大家一同参加这样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聚会。
厉先生的贡献是丰碑式的,作为他的学生,我们非常了解这一点。今天,我在这里就讲三点:我对厉先生的教学、学术研究的体会,以及做经济学要有的创新精神。
第一,一个学者的学术经历和兴趣,应该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并随着国家需要和民族命运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知道,厉先生的学术造诣非常深,早年积累了非常雄厚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知识。北大经济系又是一个历来论剑的地方,但是厉先生把他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改革开放当中,这一“放”就放了将近30年。
最近几年,厉先生准备将早年积累的这些经济史著作出版,并且得到了第六届、第七届教育部高等院校的一等奖。这些早年积累的知识财富,直到现在才孵化出书面成果。作为一个学者,厉先生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和国家需要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学术兴趣放在了民族和国家需要的后面,这一点非常了不起。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第二,从厉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学者的基本宗旨和学术态度,应当是从问题出发,特别是从国家本身发展的问题出发。我们知道,厉先生在西方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方面的造诣有口皆碑。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厉先生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中国改革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方案、出路等,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从语言(所谓话语体系),到方法,到结构,都是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那么,如果只看厉先生的这些文章,我们看不到厉先生在西方经济学方面的系统训练和深厚滋养成果。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有很多学者在讨论设计中国问题的时候,几乎就只是沿用了西方正统经济学的语言、方法和逻辑,但却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厉先生的研究和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所差非常之大,但是每个研究、每个问题的提出,都是切中中国问题,并且极富建设性。
厉先生的图书非常丰富,有一年要评选“影响中国50年”的奖项,这是一个最有影响的著作奖项。厉先生推荐的是自己的译本《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薄薄的一本,主要是谈方法论。我当时就问厉先生,您出书那么多,为什么独独推荐这一本。他告诉我,这是在他所有的著作当中,最具有中国特色,分析中国问题最具方法论的一本书。所以,我认为,把从中国问题的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的问题作为学术研究的出发点,这方面厉先生给我们做了一个光辉的榜样。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
第三,做经济学要有创新的精神,而创新的源头不在于文献的检讨。文献检讨说到底是跟在别人后面,检讨得再系统、再深入,也不会跳出别人的框架,不能提出新的问题。
创新的源头在于实践。从刚才的短片中就可以看到,厉先生非常注重实践。30多年前,我们到处去调研。就在今年,85岁高龄的厉先生还在调研,所有研究问题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从调研当中发现的。
概括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厉先生才始终保持着创新、领先的学术地位。我觉得,这是急需创新、又缺乏创新能力的经济学研究特别需要树立的实践观念:深入社会、关注社会、贴近社会的观念。厉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在这三个方面,我们学习厉先生。祝贺厉先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永葆学术青春。厉老师喜迎钻石婚,我们要给两位老人家祝福,谢谢大家。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