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经济转型期的战略机遇与政策选择  > 正文

张曙光:董辅礽的理论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4日 15:35  新浪财经微博

  由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战略机遇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纪念董辅礽先生诞辰85周年”定于2012年8月4日下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泰康人寿报告厅举行。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本次会议。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演讲。

  张曙光:大家下午好!我讲的题目就是思想史的题目了,我讲董老师的理论转型。讲一下董老师理论转型框架、第二是讲一下主要内容,第三是讲一下特色,第四是讲一下不足是什么。

  我看了董老师的著作,看了一部分我觉得董老师理论转型框架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个是对传统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的批判。这个批判是转型的起点。如果对过去的问题提不出来,我看来起步都不可能。所以批判在董老师的理论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董老师的批判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相当彻底的。

  第二,董老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这是我们要前进的目标,有了批判、有了目标,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其实董老师的理论内容一个是董老师所有制和产权理论。一个是董老师的经济运行机制理论。这两个方面的改革构成了董老师的转型理论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我想这个框架是这样的,主要的内容也是从这四个方面来说。我是把它能够具体化。

  比如说批判,咱们过去很多人都说好像我们建立计划经济有点超前,晚搞几年就好了。董老师一个很明确的说法就是建立计划经济不是什么超前的问题。而是这样一个计划经济错误理论指导之下的一个错误决策。计划经济不是迟早的问题,而是根本不要建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恐怕这个说法,我们现在的距离恐怕距这个还很大。

  再一个比如董老师全民国有制企业的批判。他的一个很重要的看法就是国有企业是指令性计划经济的微观基础。只要是国有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政企分离,也不可能搞所谓自主的独立经营,也不可能自负盈亏。

  第三个,对于人民公社体制的批判。董老师在80年代初接待一个外国的记者的时候,别人问,人民公社是个什么样的制度?董老师说是农奴制。我在最近的一篇文章第四章讲的公共食堂我就引了董老师的话。事实上人民公社生产资料都充公了,搞起来了公共食堂,连个人生活决策都要管起来,还有什么自由?到了三年困难时期,宁可饿死不可以出去讨饭,这不是农奴制是什么?当时80年代初翻译都不敢翻,问董老师要不要这么翻,董老师说照直翻。这是一个批判的事情。还有,比如说公有制和私有制,咱们现在讲都是生产力水平等等,董老师讲根本不是这个问题。没有所谓的先进、落后、层次性。它的根本问题是都有它的优势劣势。恐怕正因为董老师对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批判是彻底的,所以他的很多理论观点确实也是比较透彻比较彻底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董老师有一个公式,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加市场经济。也就是等于社会公平加市场效率。而且很明确的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因为咱们现在仍然很多人都在这儿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想看看谁能够讲清楚这里边到底它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如果讲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结合。我觉得恐怕这个说法可能更切合于我们现在的要改革实现的东西。我们现在说实在的,恐怕市场效率取得了一些,但是社会公平大家也都很清楚。现在社会不公可能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而且是对中国社会的动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就是市场经济。咱们中国的市场经济之所以到了现在发生了严重的扭曲,我觉得恐怕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所接受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市场经济工具论的东西。现在不要说别的,你去把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几种说法摆在这个地方就非常清楚。我们的中央接受的是这样的东西,那就是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市场都是一个工具,就是一个手段、一个方法。这是邓小平87年的讲话,91年春节在上海、92年南巡都在讲话这样个问题。事实上我们只要市场的效率不要市场其他的东西。其实市场既是资源配置的工具,也是一套规则和秩序,也是一套理念。所以市场恐怕首先是要保护权利,其次才是配置资源。没有这个前提怎么配置资源?但是我们现在接受的是这个东西。但是在董老师的理论里大家可以看到,他强调市场的道德基础,强调对市场的法律约束。董老师专门有文章讨论这个问题,而且是相当早的。他在后期参与了一系列法规的制订和建设。我觉得从他的行动也说明了他对市场的认识,而且董老师还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当时我们很多秩序是有问题的。所以这是从目标来说,我觉得董老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可能是比较到位的。

  董老师很重要的理论就是他的产权和所有制改革的理论。这个理论,确实董老师很明确的讲了,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多种公有制主导,多种成分的经济。也就是多种公有制主导的混合经济。到今天可能混合经济的概念在我们很人多仍然是没有接受的。要建立产权理论是这样的,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公有制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国有制经济不等于公有制经济。我们改革国有企业就是要改革国有制来用其他的所有制,其他的公有制形式来代替它。所以理论上来说,董老师区别了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他认为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而且进一步把公有制分作两类,一类是共同所有制,一类是公众所有制。这个分别确实使得我们对公有制的理解就扩展了。

  而且以公有制为主导确实不是现在文件里讲的以国有制为主导了。如果按照这样改革的话,我想咱们恐怕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董老师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也是从他的宏观战略布局和微观的运行机制两个方面来考虑的。而且讲到了改革的比如说退出、保留、发展,标准是什么?退出的秩序是什么?比如退出的秩序,破产的那些干脆破产退出就完了。而且好的企业该退出的,你也可以量你的身价。但是退出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按它的经济和社会的功能进行区分。而不是现在这样的区分办法。有些企业要退出,但是暂时退出不了,你保留它,发展它,条件成熟了再退出。而且董老师讲到了资本市场是国有企业退出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过去也有一个争论,股市大讨论的时候也在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和我们过去的提法,所谓要以股市里给国有企业解困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但是作为国有企业退出的渠道,资本市场是有作用的,不能完全借助那个东西否定后一个东西。我觉得董老师在这点上也是非常清楚的。董老师所有制产权理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非国有制经济。董老师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他不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而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它的生产力水平低,也不是生产关系落后,不是初级阶段才要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说要吸引民间资本来进入垄断领域。大家看一看现在的各个部门公布出来的细则,哪一个能够落实?哪一个能够实施?不用说民间资本金不去,现在让地方国有资本进去了,资本进去了,我老家西安铁路民间资本进去了,修完了以后西安铁路局经营,过去一年盈利3个亿,现在一年亏损5个亿,这就是国有企业。所以董老师改革的国有企业的思想是很重要的。

  董老师另外一个体制就是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理论。这个理论从80年代初,80年董老师就反对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认为只有一个条件,不是两个条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两个条件,只能是计划指导下的市场条件。大家知道1981年讨论历史问题决议,董老师提出来市场调节不是有利的补充,而是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结果提议完了以后就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而且董老实说运行机制的改革就是要把那些指令性的计划配置方式改成市场配置的方式。指令性的计划不可能有效配置资源,只有市场才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所以这些理论来看,董老师的理论确实对我们改革的推进、指导意义很大。现在我们很多问题上并没有达到董老师所提出来的。

  我觉得董老师的理论有几个特点:一个就是他的超前和创新的性质。很多事情,比如说两个分离董老师最先提出来。公有制的实现方式董老师最先提出来。有机组成部分董老师最先提出来。他提出很多这样的东西,可以说确实是超前的,而且创新的性质很大。

  而且董老师的创新理论是彻底的,逻辑是一贯的。这点从国有制改革理论的前进上可以看出来,确实是一贯的,而且坚持到底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按照我自己的理论逻辑讨论我的问题。时间关系我也简单说一句,也许董老师85岁诞辰,咱们不应该说毛病,我觉得也没关系,其实我们纪念董老师,讨论董老师的理论是为了进一步前进。进一步前进认识他的一些不周的地方,可能我觉得也是对董老师最好的纪念。如果说中国以后在这样的一些讨论会上都能够也进一些问题的话,我看可能对我们学术的转变也会有好处。所以我讲两句:

  一个,我觉得董老师的理论他的所有制理论是相对丰富,而运行机制的理论相对不如所有制的理论。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全能,但是这确实可以看到董老师理论发展里有不平衡的地方。

  第二点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董老师前期的理论创造比较多。后期的理论创造相对要少。也许后期做了很多人大的工作,有所影响。但是也可以表现出来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在中国这一代经济学家里,能够在理论上做出贡献的,唯董辅礽。但是也是可能各种条件、各种环境的关系,使得他的力量分散了没有做出来我想的,我对董老师根据他的状况,我觉得他应该做出更大的贡献来。所以我才讲这么一句。提出这么两点供大家思考也可以说提出来我们大家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就讲这些,谢谢!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