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  > 正文

自贸区改革推进 400外企入驻金融谷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12月06日 02:05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李雪峰

  上海自贸区自9月29日挂牌以来,相关细则陆续出台。在此背景下,上海嘉定区政府日前与深圳联合金融服务集团在香港举行了推介会,旨在吸引香港企业入驻嘉定金融谷。会上沪港两地官员及企业就上海自贸区、国际金融中心及深港一体化等进行了诸多探讨。

  深企选择落户上海

  据介绍,金融谷项目是在上海自贸区背景下,由嘉定区主导的金融服务项目,试图与陆家嘴金融区形成联动,共建自贸区前中后台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该项目的建设主体上海嘉定金融谷投资有限公司是深圳联合金融集团驻沪公司,而后者的主管单位是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

  被问及深圳企业为何弃前海而选择上海建金融谷,深圳联合金融服务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何红强对记者表示,此前该集团也曾在深圳前海、武汉光谷等相关区域进行了调查,最终确立嘉定区,其主要原因是上海作为内地金融中心的优势较为突出,对金融外包服务需求较大,选择离陆家嘴较近的嘉定区建设金融谷符合自贸区中后台的定位。

  嘉定区金融服务工作办公室主任谈兵也认为,前海是国家队金融改革的第一步尝试,而上海自贸区则是金融改革的第二步探索。

  “前海与自贸区都有其定位,自贸区也不仅仅限于目前的区域,整个上海实际上都是自贸区的潜在范围。”谈兵表示,尽管目前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落后于香港,但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已经辐射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上海与香港具备互为补充的条件。

  谈兵向记者透露,嘉定区金融谷项目此前在美国也曾做过类似的推介,目前累计有400余家金融性质的企业均有意向入驻金融谷。

  担忧政策不确定性

  记者注意到,尽管上述推介会的重点是吸引香港企业入驻金融谷,但有关前海与自贸区的综合比较却是与会者主要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前海与自贸区在某些方面一直存在竞争关系,而前海的最大优势便是毗邻香港,另外深圳历来具备创新环境,因此前海的发展前景亦备受关注。

  “自贸区与前海各有千秋,不过我个人认为前海定位为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后台较为合适,未来可为香港企业提供中后台服务,而香港企业入驻上海可以享受到内地更多金融改革的红利。”何红强表示。

  在前海与自贸区问题上,记者采访了香港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叶毅生,他告诉记者,港企落户前海或自贸区的标准取决于最终所能获取的利益,而最大的担忧则来自于内地政策的不确定性。

  “哪里有钱赚,我们就去哪里,自贸区及嘉定会有很多优惠配套政策,这些对于港企而言都有吸引力。”叶毅生认为,不管是前海还是自贸区,只要解决了港企对政策层面的担忧,都会吸引大量港企。

  专注于境外资产管理的香港天树集团执行董事欧阳子龙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天树集团从未涉足内地业务,但他在自贸区开放背景下曾赴金融谷实地考察。在欧阳子龙看来,自贸区值得港企尝试。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