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2015年两会报道:值时艰  > 正文

孙荫环委员:地方投融资平台应向普通企业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15年03月05日 11:11  中华工商时报

  地方投融资平台应向普通企业转型 孙荫环委员建议将其作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重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周太友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为本次政协会带来了《关于推进地方投融资平台向普通企业转型的提案》。建议将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加快推进平台回归企业本质属性,提升其作为普通经营性企业的盈利能力,防范债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孙荫环认为,地方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筹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所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本质上是经营性企业,但由于长期承担政府投融资职能,充当政府建设基础设施和投资公益事业的工具,其市场主体属性弱化,财务风险巨大,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投融资平台资产过于庞大。资产占地方国资的比重总体过半,个别省市甚至达到80%以上。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口径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合计17.89万亿元。由于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由地方投融资平台承担,按财政部公布的2013年地方国资63.14%的平均负债率计算,地方投融资平台总资产约为28.33万亿元,占同期55.5万亿元地方国资总额的比重的51.0%。如果考虑投融资平台承担的非政府性债务,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实际资产还会更高;二是政企不分,平台不能独立决策、自主经营。企业经营决策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缺乏长期发展战略。地方政府直接介入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决策、投资和经营,导致平台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内部决策程序形同虚设。很多项目缺乏严格的项目论证,项目效益差、投入产出效率低。平台作为企业的市场主体属性弱化,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巨大。政企不分使得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控制和监督机制不严格,债务风险突出。一方面,地方投融资平台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业务比重高。个别地方的投融资平台总资产负债率高达70%,但总资产收益率却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每年亏损数十亿元。很多平台所投资的项目尚处于建设期,未来还需要投入数百甚至上千亿元资金,财务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地方投融资平台大多不具备独立还债能力,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和融资维持平衡,债务的最终偿还主体与投资失误的责任主体难以明确划分。

  孙荫环指出,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要求地方政府不得再通过平台进行举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基本职能将发生根本变化,应将其作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加快推进平台回归企业本质属性,提升其作为普通经营性企业的盈利能力,防范债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此,孙荫环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拓宽融资渠道。出台配套制度,建立以债券发行为主的融资新体系;建立政府违法违规融资的惩罚机制,督促地方政府尽快建立并公布资产负债表,接受群众监督;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明确政府对平台企业新增债务不承担担保责任,规范商业银行行为,强化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约束。二是,改革地方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发展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PPP模式为主,由政府指定和国资主导转变为市场竞争方式;采取招标与协商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更多地向民营资本开放;建立市场化的项目评价机制和定价机制。三是,实施平台企业资产重组,分离经营性业务。对平台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将竞争性业务进行归并,成为业务相对独立的子公司,并逐步发展成为产业集团。对少数以融资为主业、较少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平台企业,可改组为政府债务的专业服务类企业,发挥专业化优势,降低政府融资成本,提高政府债务管理效率。四是,合理配置资源,保障平台企业具备基本偿债能力。地方政府对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应承担偿债义务,要按照《担保法》《预算法》有关规定妥善处置,避免债务风险集中爆发。地方政府应通过赋予特许经营权、给予财政补贴等方式,帮助平台企业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增强偿债能力。五是,推动平台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引入战略投资者,设定合理的股权结构,支持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使公司董事会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强化企业审计和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约束地方政府对平台企业的不当干预,推进平台企业像普通企业一样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营。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