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正文

银行理财将套紧箍咒 百姓钱包会否大缩水

http://www.sina.com.cn  2014年05月11日 09:24  中国广播网

  央广网财经北京5月11日消息(记者丁玲娜 王思远)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监管层透露,要给银行理财业务套上“紧箍咒”。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昨天在清华大学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说,必须下决心整顿银行理财业务,否则,会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带入极具赌博心态的泥潭中。可是,银行理财业务怎么管?一旦严管,百姓的钱包会不会跟着“大缩水”?业内人士观点有明显的分歧。

  监管VS自律

  6%、7%、8%,这些过去人们想都不敢想的银行理财收益,去年以来频频出现,很多人都从股市撤出,转战银行理财。理财产品究竟该不该被套上“紧箍咒”,尤其是对银行的行为严加监管?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和华夏银行行长樊大志,观点针锋相对。

  林义相说,必须要由外部力量监管,而且要找出原来银行体系中的弊端,对症下药。

  林义相:要有规范、要有监管,我们完全可以说原来银行体系不合理,老百姓存在银行3%的利息,不够啊。为什么不想想原来的金融体系要改革呢?

  华夏银行行行长樊大志,虽然也坦言要监管,但他更看重的是银行自律。

  樊大志:银行首先把自己的事做好,把自主研发的产品做好。第二,对代理代销的产品准入要把关,对客户负责任。

  事无巨细PK公开透明

  具体怎么管?林义相和樊大志的观点也不相同。林义相说,现在不止银行,信托、私募、基金公司等各种机构都参与理财业务中,如果要管,就要把各个环节、机构涉及的资金都管起来。

  林义相:重要的是监管思路内部逻辑要一致,把理财看做业务,可以以业务为主线,把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人、机构资金监管起来。

  樊大志则认为,银行这个主力机构应该是监管重点,监管层要设法为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创造公开、透明的环境。

  樊大志:信息要透明,买什么样的产品,要把风险揭示清楚。要把合适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不要过度推介不合适的产品给老百姓。

  百姓“钱袋子”何去何从?

  如果真的严管,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会不会从此绝迹?百姓的财富收益会不会大缩水?这两位业内人士的看法又不相同。

  林义相:就要看管理政策怎么制定了,是为了维护垄断的利润,还是为了保证老百姓得到的好处。在这个过程中更加规范和增加的安全性,就看最后的监管和改革取向是什么。

  樊大志:管理不会带来收益下降,关键看产品是不是合适。

  不过,不论怎么管,不论银行理财产品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老百姓希望看到的是,银行可以从高昂的利润中分一杯羹,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