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正文

通胀压力出乎预料 和热钱共同夹击中国货币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03月22日 08:20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曾会生

  3月21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开展正回购480亿元,中标利率为2.75%。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净回笼资金470亿元,这也是央行连续第5周在公开市场上净回笼资金。

  而据媒体当天报道,四大行3月份前17天发放贷款1400亿元,相比1月和2月份,投放节奏放慢、力度变小,主要原因是受到央行的窗口指导。

  分析称,受国内通胀压力回升和短期资金流入的内外双重挤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更加谨慎,甚至出现了稳中趋紧的趋向,但需观察是否有收紧的必要。而央行近期也留意到了这两重政策压力,并在寻找对策。

  通胀压力出乎预料

  央行近期的操作显示,货币政策基调尽管仍以稳健为主,但收紧的趋向明显。

  2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开展28天期正回购480亿元,这是自2月19日重启正回购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操作。加上周二的正回购390亿元,本周公开市场上正回购达到870亿元。由于本周到期正回购为400亿元,没有央票和逆回购到期,所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净回笼资金470亿元。据统计,央行连续5周内在公开市场上净回笼资金超过1万亿元,回笼力度较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货币政策收紧的主要担心是通货膨胀。确实如此,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了3.2%,远远超出市场的预期。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对本报记者分析,为了保持流动性的基本稳定、防通胀和经济平稳增长,央行采取了正回购回收流动性。

  央行历来高度重视消费物价指数。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2月份CPI增长高于预期,表明通货膨胀需要高度警惕。“我们打算通过货币政策等措施,稳定物价和通胀预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M2增长13%的目标代表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周小川说,从数量上看,M2预期增长目标与前两年相比趋于更紧一点,更强调保持物价稳定。在范建军看来,13%的货币增速目标确实比较紧。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预计今年货币政策整体上比去年要紧,因为去年政策太宽松。他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胀压力回升确实是货币政策收紧的一个原因,未来政策紧还是松还要看通胀;但通胀在3月份就可能会下来,降到2.5%左右。

  资金流入不容小觑

  另一个左右中国货币政策不容小觑的因素是资金流入和外汇占款的陡增。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发布的《2012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指出,2013年,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反弹和双向变动的内外部因素依然存在,有效管理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银行机构全口径外汇占款高达6837亿元,创下有史以来月度最高纪录;而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也达到3515亿元,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鄂永健分析,1月份外汇占款暴增很可能是由于短期投机资本涌入。范建军对本报记者表示,央行公开市场正回购回笼资金主要是对冲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

  “对于一些大国尤其是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我们非常关注。”周小川在上述记者招待会上说。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则表示,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已基本达成共识:各国考虑货币政策时既要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也反对一切形式的其他保护主义。“希望各国恪守共识,避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和对全球金融市场以及资本流动的冲击。”他说,“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稳妥应对。”

  “外汇占款导致被动投放大量货币,央行需要主动回收流动性。”周景彤表示,外汇占款大增、FDI正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都导致资金流入国内,国内流动性宽松。

  “年初的信贷额度比较集中,当前流动性比较松,央行确实需要保持信贷平稳增长。”石磊认为,央行公开市场上的回笼是因为近期外汇占款持续快速增长,货币政策变得谨慎和回归中性,并不算收紧加码。

  上海银行间市场同业拆放利率方面,21日隔夜资金利率下跌了11.30个基点至1.9380;7天品种资金利率为3.0400。“这么低的同业拆放利率说明资金很宽松。”范建军说,货币政策目标收紧,但实际操作可能偏松。制造业投资和私人部门投资是在下降,显示经济在萎缩。

  石磊表示,从市场流动性上来看,资金并不紧张,没有再宽松的余地。从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来看,确实还有政策收紧的空间,但目前没有继续收紧的必要性。因为经济还没有完全起来。

  “近期调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的条件都不成熟。”周景彤也认为,未来货币政策是否收紧要看国内经济回升、通胀形势和流动性的状况。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