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正文

收入倍增计划提速背后存隐忧 存资产贬值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02月04日 00:59  北京商报微博

  按照十八大制定的目标,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但随着地方“两会”的落幕,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将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时间提前。虽然收入倍增确确实实能够给居民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并能拉动消费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但倍增计划需要经济发展做支撑,应警惕因盲目追求收入提高导致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同时带来产业链末端企业压力增大和既有资产贬值的可能。

  地方政府密集制定超前计划

  按照十八大制定的计划,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番,但是记者统计发现,随着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地方政府开始纷纷制定收入倍增计划,并且将计划实现目标提前。其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超前幅度较高。比如,新疆制定的目标提出,预计到2015年,实现比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即比2020年实现收入翻番的目标提前五年。

  同样位于西部地区的甘肃发布的《甘肃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年)》明确提出,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3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一些发达省份也提前了收入倍增计划实现期限。比如,湖南省统计局发布报告预测,如果以2000-2011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8.6%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7.7%来推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将在2019年实现翻一番目标,这比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计划提前一年。

  此外,云南省也将收入倍增目标提前。云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按照从2010年到2020年“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总体部署,到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贫困人口减少500万人以上。

  记者发现,上述地区制定的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的前提都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并且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基本和经济总量发展目标保持同步。

  比如,新疆提出2015年居民收入翻番的同时,也提出到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超万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云南在提出收入倍增计划的同时,也表示到2017年,经济总量比2012年翻一番,跨上2万亿元台阶。

  “各地纷纷提速收入倍增计划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是收入增长的基础,目前不少地方经济增长明显高于全国,感觉完成目标没有压力,因此把收入增长目标定得比较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表示,居民收入增速的增长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翻番目标相对保守,按照计划每年居民收入增长7%点多就可以完成,制定这个目标主要为了能够保证实现,预计未来国家整体也会提前完成收入倍增计划。

  倍增计划带来幸福感提升

  对普通居民而言,收入倍增计划可以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收入增长是居民从经济增长中获得的最直接收益,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幸福感,有利于社会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文跃然表示。

  另一方面,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将直接带动经济转型并将拉动消费增长,利于整体经济摆脱对投资和消费的过度依赖,从而利于经济转型。

  高辉清表示,虽然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措施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并且起到了不小作用,但从长远看,收入增长才是刺激消费的根本,收入倍增计划的出台利于带动消费增长。

  “目前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刚超过50%,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仍有不小差距,从这次经济放缓的影响来看,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受国际因素制约较大,投资可能又会带来新一轮产能过剩,只有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才能保持长久。”他表示。

  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高。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GDP增长7.8%,最终消费对GDP贡献是51.8%,资本形成贡献50.4%,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贡献-2.2%,从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动力结构来看,经济增长目前主要还是靠内需拉动。

  “居民收入上不去,消费跟不上,社会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居民收入提高将直接刺激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可以有效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外贸的过度依赖,加快我国经济的转型。”文跃然表示。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表示,目前我国消费一直维持在13%以上的较快增幅,变化幅度不大,且对经济的贡献一直比较稳定,而且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提高居民收入可以有效地刺激消费,加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倍增计划提速带来3大难题

  尽管提速的收入倍增计划利于拉动消费增长,但在经济增速趋缓、地方财政吃紧的背景下,要提前完成收入倍增计划或将面临重重阻力。

  缺乏增收具体措施

  “虽然各地都提出了收入倍增的目标,但是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就是收入增长的源头从哪里来。比如企业要涨一倍工资,它凭什么能够涨一倍工资。” 文跃然表示,很多地方都打出了收入倍增的口号,基本都没有出台相应的具体措施来保证实现这个目标,收入增长可能更多停留在口头,对实际影响不大。从目前来看,要实现收入倍增,还需要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保驾护航。

  如文跃然所述,虽然我国居民收入在不断增加,但相比于全国的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我国居民收入增速并不高,也即是说整体的国家收入存在“与民争利”问题,居民收入来源并未拓宽。

  统计数据显示,在24个发布了去年城镇居民收入数据的省(区、市)中,扣除物价因素后,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速度高于和低于当地GDP增速的各占一半。另一方面,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7%,而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2.8%,也就是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未超过财政收入增速。

  “西部地区收入倍增有空间,但一些地区经济外向度相对较高,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拉动作用明显降低,预计未来经济增速仍较低,居民收入增长也就不会很快。目前一些地区收入倍增实现起来肯定更加困难。”高辉清表示。

  文跃然则建议,要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就要进一步拓宽财源,通过增加社会保障、提高民生方面支出方式来为居民收入倍增提供基础。

  存在资产贬值风险

  有业内人士担心,如果居民收入增速真的达到了两位数,或仅仅强调加快居民收入增速,可能会引发新一轮货币贬值与物价上涨,这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比居民收入零增长更严重。

  “居民收入持续快速上涨,带来的另一隐忧是,货币滥发造成民众的实际购买力贬值。”文跃然表示,在某种程度上物价持续上涨不是物资供应减少,不是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而往往是购买同一件商品所需要花的钱更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收入的畸形增长让居民的实际资产贬值。

  另一方面,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收入增速的增加多是受高收入群体增速高影响,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依然偏低,因而如何在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时,均衡收入分配,不再进一步拉大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今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对外公布了经过最新计算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数——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4,较2011年下降0.003个基点,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很大。

  具体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7%,均高于全年7.8%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但不可否认,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还存在很大的收入差距,比如,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但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也即是说城镇居民的收入为农村居民的3倍。

  收入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城镇和农村居民之间,还体现在同类型收入之间。从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来看,数据显示,如果把城镇居民按收入水平划分为五等份,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5元,而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456元,差距近4倍;而农村居民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为2316元,高收入组为19009元,差距逾7倍。

  因此,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就指出,实现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十年之内翻一番目标的最大压力并不是来自于人均水平或总量指标,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积极推进分配体制改革,让那些处于中低收入的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增大劳动力成本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虽然收入倍增利于提高居民收入,但短期内快速提升会为劳动力成本上涨、通胀埋下隐忧。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可能将引发劳动力成本上涨,我国很多企业还处于产业链底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带来的低利润短期内很难改变,劳动力成本猛增导致部分外资选择离开而去成本更低的其他国家,这一问题从近年部分日企、港企及欧美企业把工厂转移至东南亚等地就可看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赵锡军表示。

  此外,赵锡军表示,居民收入快速上涨也可能加大通胀压力,一方面,收入提高会刺激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还会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在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好通胀水平关系到居民收入的实际增收。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收入增长离不开经济发展,在各地纷纷提速收入倍增计划的同时,更应该防止居民收入“大跃进”,避免收入增长走向狂热追求。制定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需要认真的论证、调研,决策者一定要头脑冷静。

  “因此,居民收入的增长要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企业要摆脱过去追求速度、规模的模式,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生产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大的产品,使产品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成本上涨,这样居民收入增长才有意义。”高辉清表示。

  与此同时,刘桓建议,我国现行统计指标核算的CPI指数的样本及各样本所占权重也与实际生活产生一定的差异,所以,按照统计指标公布的CPI指数与一般百姓所感受的物价上涨水平是很不一样的。建议在国家统一编报的CPI指数的基础上,另外编报并定期公布直接反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如粮食、蔬菜、肉蛋奶等食品价格指数,并以此为依据,在居民名义收入中予以相应的扣除,以避免居民实际收入水平“被增长”。商报记者 丁开艳 王晔君/文 韩玮/漫画

  部分省份收入倍增计划时间表

  省份实现倍增计划时间

  新疆2015年

  甘肃2016年

  云南2017年

  湖南2019年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