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正文

养老金空账是一个被夸大的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6日 16:55  信息时报

  人社部发言人尹成基明确表示,我国养老保险的积累资金到今年上半年已超过2万亿,总体上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大于支出,不存在基金缺口问题。尹成基的这一回答,澄清了最近一段时间围绕着养老金出现的种种说法,是一种及时而有积极作用的表态。

  养老金是老年人口的“养命钱”,当前,我国一些大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政府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养老任务。因此,养老金一旦出现空账缺口,也就意味着国家不能按期向老龄人口支付养老金,势必酿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人社保表示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让整个社会安定下来。

  但是,今天没有空账,不等于未来不会出现空账,而一旦出现这个问题,政府该如何应对?事实上,由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的比例将出现倒挂,也就是说,老龄人口将超过在职职工。因此,将养老问题全部寄托于在职职工交纳的养老金,很可能入不敷出。另外,由于通货膨胀的客观存在,货币贬值的问题也会对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产生很大压力,从而在未来形成实际上的资金缺口。人社部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尹成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即使出现这种问题,也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途径来解决。相比于有关部门以前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的暧昧态度,这个表态廓清了长期以来在养老金缺口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

  从去年底开始,我们不断听到有关养老金缺口的说法,最严重的是最近有关养老保险空账2.2万亿的一份报告。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则是让养老金展开投资。在这方面,证监会表现得尤为积极。我国资本市场由于过度利用了其融资功能,竭泽而渔的股票发行使市场不堪承受。而在证监会领导人看来,将养老金投入股市便可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出于部门本位考虑的主张提出以后,不仅在资本市场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对养老金的妥善管理产生了干扰,连社保基金的管理机构都热衷于将养老金投入股市。但是,即使不考虑股市的巨大风险,养老金的权利属于民众,擅自改变其用途,是政府的一种越权行为。

  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增值保值”理论蛊惑下,养老金空账成了一个被过度夸大的问题,而国家在这方面应该承担的职能反而模糊了。我国社会化的养老制度建立之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大都由原单位支付,在社会化养老制度建立以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由养老机构统一支付,但由于这部分职工在工作期间并没有像现在的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因此他们的养老金来源有相当部分是由职工支付,但这部分资金显然是不够的,国家有义务承担其缺额。

  因此,由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养老金缺口,并不是政府的恩赐,而是它应尽的义务。这个问题厘清之后,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养老金即使出现空账,也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