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宋林案:从举报到落马有多难
举报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2013年至今的几桩重量级举报之后,举报的威力越发为各级官员所忌惮。历经一年的实名举报,巨型国企华润集团的掌门人宋林终被挑落马下。4月17日晚,中纪委网站公布宋林被查的消息,此前一天,华润集团还发布宋的个人声明,高调回应新华社记者王文志的实名举报,称“举报内容纯属捏造和恶意中伤”。
相较于2013年那次极尽张扬的实名举报风波,此次新华社记者王文志的再次举报,起承转合间,节奏短促得令人吃惊。4月15日,王文志实名举报宋林包养情妇并涉嫌贪腐,16日宋林发声明回应,并表示“希望有关上级机构及相关部门尽快进行调查”。话音未落,中纪委的查处消息已经发布,也算遂了涉事人士“尽快调查”的心愿吧。尽管公众不难想到,华润集团作为国资委监管的53家副部级央企之一,对其负责人的调查有关部门不可能不慎重,内中详情也绝非此次“举报-回应-查处”三天的一波三折可以涵盖。
目前看,由多人频繁举报开始的宋林案,已经进入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的阶段,而回顾近一年的个案举报历程,于举报者以及公众而言,似乎都不轻松。尽管从一开始,举报人就以自己的实名来背书相关举报的可信度。2013年7月,王文志第一次向中纪委举报宋林,称宋林等华润集团高管在对山西金业的百亿并购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数十亿元国资流失。
面对实名举报的强势回应,华润宋林除了否认指控,还多次提到要采取法律手段。替自己辩护(甚至主动维护自身权益)无可厚非,但却迟迟见不到其对举报者所提起诉讼,现在看来所谓采取法律手段倒真成了虚晃一枪。真正支撑涉事官员两次高调回应的底气,或许不在于其自身有多清白。应当说,正是一些阻挠力量的存在,才让举报者的举报生涯充满艰危,既得利益者的抱团让人顿生黑云压城的威胁,比如宋林案的举报者群体,目前各异的遭遇仍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甄别,看是否存在报复的情况。官员落马后对包括此类阻挠力量在内的关联势力的查处,不仅是反腐的需要,也是畅通举报路径,保障举报人权利的需要。
对比近段时间陆续被查处的官员贪腐案件,中央高层强力推进的反腐风暴,有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趋势。当然,任何一个案件从发现线索到被查实,都少不了各方力量的合作,包括民间举报提供的线索,也包括有关部门对案件线索的及时介入查证,以及案件调查进展的及时公开。据人民网统计数据,从2012年至今,备受关注的实名举报导致官员落马事件就超过20起,举报人身份多为商人和媒体人。
不少民间举报个案的经历,过程异常艰辛,而举报者承担的压力,苦等进展的煎熬,以及不排除随时面临的报复可能,表明民间反腐行为需要得到更多体制内反腐力量的保障、回应与支持。织就对权力真正具备羁束和督促作用的制度之笼,包括基于不同视角的监督力量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在面对阻挠力量的顽抗时,民间与官方的反腐努力,同样需要顽强的合作。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