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产经 > 正文

一线城市房价坚挺不倒 13个地王造就投资避风港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09月12日 11:44  中国新闻周刊网

  原题:一线楼市坚挺不倒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政华

  与三线城市房价的急起急落相比,一线城市房地产稳定上涨,几乎成为了投资的避风港。

  从去年底开始,开发商纷纷重返北上广深,掀起一股抢地潮。

  仅9月5日,上海、杭州、苏州三地一日出现三个“地王”地块集中入市,最终,三块土地总成交价超过400亿元。其中备受关注的上海徐家汇中心地块,由新鸿基、威万以217.7亿元的高价竞得,刷新了今年全国总价地王的纪录。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5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已经诞生了13个地王,这些地王被11家大型房企斥资747.27亿元夺得。

  一线城市充沛的就业机会和开放的经济环境,吸引着大量的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了37%,上海则增长了40%。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也从河南变成了广东。

  北京、上海,一北一南,作为两大中心城市的人口聚集力十分明显。截至2012年底,北京的常住人口为2069万,其中外地户籍占比37%。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2380万上海常住人口中,本地人仅为1420万人。

  北京市人口计生委统计显示,“十五”期间,北京市每年增加约35万人,进入“十一五”后,北京人口总量增长迅猛,每年增加52万人,如果现在不对人口加以控制的话,那么到“十二五”末期,北京市人口将达到2400万至2500万。而上海市仅在2012年,新增的常住人口就比2011年增加33万人,相当于把一个西部县城的城镇总人口都搬进来。

  需求不断新增的同时,土地资源则越来越紧张。

  自2010年以来,北京市住宅用地供地规模连续三年没有完成计划,其中,2012年的供地计划总面积比上一年减少了了近三分之一。现实的情况是,四环内几乎没有连片的土地可供开发。

  土地供给的巨大缺口,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紧张局面。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69个新盘入市,2011年则为91个新盘。新盘上市数量的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商品住宅增量的供应不足。一手房市场的供需矛盾自然也传导到了二手房市场。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何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今年以来,北京上市新盘数量明显偏少,预计全年将不会超过60个,目前北京可售住宅半年就能卖完,而库存少于10个月,一般认为将引发房价上涨。

  目前开发商也普遍看好一线城市房地产前景。

  自2010年以来,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部分,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已经停滞三年多时间。8月2日,新湖中宝披露了55亿元的定向增发预案后,上市房企再融资方案陆续出炉,整个8月共有12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宣布定向增发预案,预计融资306.7亿元。投中研究院分析师李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受惠于一线城市楼市高增长,房地产再融资或将开闸。  由于一线城市较高的人口密度,导致土地相对稀缺,人均占有土地居住面积在全国的排名普遍靠后,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打破。克尔瑞研究中心总监表示,考虑到一线城市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由人口密度过高引发的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土地资源稀缺等因素,也使得一线城市住宅房价虽在高位,但市场风险总体依然较小。

 

最近访问股

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