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最初的’95品牌价值研究报告,我们发现,有许多品牌如今已经有些陌生。每年能够出现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报告上的名字越来越少,规模却越来越大。
上面的行业品牌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市场影响比较大的品牌,基本都在其列,而且多 数是行业中的品牌龙头。
’95评价,我们收到110多家企业提交的资料,经筛选,发布80个品牌的价值。当年80个品牌涉及23个大小行业,平均每个行业有3.5个品牌。后来,面食制品、化妆品、玻璃制品、自行车、感光材料、运动鞋等行业品牌,由于企业自身原因,逐渐主动退出,形成空白。现在,32个品牌,分布在18个大小行业,平均每个行业1.8个品牌。
品牌越来越少,这正是市场竞争的一个规律。一个时期内的市场需求总是相对有限的,随着顶尖品牌的规模越来越大,众多品牌必将走向消亡。但这种现象更多的是出现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而在那些竞争尚不充分的行业,品牌的发展和集中则呈现着复杂的情况。目前我国的市场正处在这样的阶段,品牌竞争在不同的行业呈现着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在我国,家电(家用电器和电子)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行业。’95评价,家用电器和电子品牌各有13个,’2000评价,家用电器剩下6个,电子剩下4个,直观地反映出这些行业竞争激烈的程度。由于80年代的重复引进,家电产品生产能力早已全面过剩,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过剩比例高达40—50%。但恰恰是这个竞争最为残酷激烈的行业,形成了品牌集中态势,最先达到三、五个品牌控制80%以上的市场。企业由95年时的200多家,现在市场上只能看到20多个。80年代起家时,这些企业几乎是一穷二白,甚至资不抵债,现在已经与红塔集团和一汽集团形成同等重量级。
相反,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却是困难重重。从世界范围看,汽车行业是市场竞争充分而激烈的行业。90年代以来,经过进一步的兼并重组,全球有实力的大汽车公司现在只剩下12家,占据全球汽车产量的90%多。而我国的汽车行业目前则还是一个市场竞争相当不充分的行业。一方面,高额关税阻隔了汽车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过去长期摇摆不定的汽车产业政策,造成了汽车生产厂家散、乱、差的局面,而同时汽车销售市场又受到不恰当政策的压抑和地方保护主义的肢解。在引进政策方面,又出现了只重视零部件国产化,而没有很好发展自己品牌的问题。这些情况的集中结果,就是中国汽车品牌目前发展相当不理想的状况。
“一汽”作为我国工业的优秀代表,曾经激发中国一代人的豪情与自信。并且拥有自己的“红旗”品牌。但由于上述原因,虽然汽车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然处于低速增长的阶段。一汽集团1994年销售规模就已经达到174亿元,5年过去了,目前还只有220多亿。面对汽车市场的无序竞争,还有自身条件的限制,利润率和利润也大幅度下降。加入“WTO”后,我国汽车产业可能出现新的更为复杂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拥有中国自己品牌的厂家,将会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和竞争优势。
竞争最难以冲破地方保护的是卷烟。由于我国利税体制的关系,加之卷烟利税高,地方保护格外重,很难形成业内重组。红塔山至今仍是我国第一品牌,一类卷烟占全国产量的30%,每年上缴国家利税总额达150-200亿。但其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家电,卷烟总产量只占全国的7%。为摆脱烟草这种夕阳产业发展的尴尬,红塔集团现在每年投入在水利、电力、交通等领域的资金达二、三十亿。今后的红塔山品牌,将逐渐形成新的代表公司强大实力的投资者形象。
虽然我国目前多数行业品牌集中度还不高,地方保护还难以有效地消除,假冒现象还相当猖獗,但品牌的影响力仍然明显地表现出来。以白酒类产品为例,’95评价时有11个品牌,现在只有五粮液和古井还在其列。五粮液销售由94年的12.88亿元,发展到现在的52.64亿元,增长了3倍。啤酒的集中也比较可观。青岛啤酒[微博]、燕京啤酒已经突破年产百万吨规模,占据市场10%的份额。双汇品牌在食品行业是起步较晚的,1994年销售收入12亿元,现在达到40多亿元。这些品牌增长势头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行业龙头的实力和风范。
还有一些行业,从产业的层面看,不能说不发达,从市场竞争的层面看,也不能说不充分,但品牌的集中度仍然比较低,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现象。例如纺织品服装行业,目前我国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但品牌的集中度很低,更缺少可以到国际市场上一比高低的世界级品牌。这中间的原因还缺乏深层的探讨。
品牌竞争在不同行业中发展的不平衡,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速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得到改善。但我们不能等待,而应该积极探求其中的规律,更好地发挥品牌竞争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