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国务院国资委[微博]新闻中心主办的首届国企改革发展前沿论坛于2014年12月27日-28日在广州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国有企业:新常态、新方向、新责任”。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洪功翔在发言时表示,根据研究表明,在竞争性领域,国企与民企面对的市场环境基本相同,无论从财务效率指标还是技术效率指标上看,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效率不存在差异。
以下是文字实录:
洪功翔:企业的效率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广州市国资委[微博]介绍了广州国有企业的发展,在改革中发展壮大。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国有企业绩效的改善来源于垄断,我们来看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认为国有企业包含两种效率损失,一种是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率损失,另一种是因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而拖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度,从而对整个经济体构成“增长拖累”。
除了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报告,就是《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认为,国有企业表现出来的绩效并非其真实绩效,如果扣除国有企业在土地、融资和资源等方面获得的各种财政补贴后,2001~2009年,国有企业并没有盈利,平均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
这篇文章提出,国有资本在营利性领域继续存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竞争的充分性与公平性——以及社会正义构成严重的威胁和损害,因此要修改《宪法》,删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内容,国企必须从营利性领域, 而不单是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大家看到了国有企业低效率,对基本经济制度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特别是,受新自由主义影响,有部分学者和民众对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以为然,对“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视而不见。任此种“话语”传播、扩散,无疑会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根基,我们不能不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和道路,“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实证研究来回答国有企业效率的高低。
要解决怎么国有企业效率衡量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国有企业效率测度指标的选择。国有企业也是企业,所以财务效率与技术效率同样适合。第二,是国有企业效率的纵向比较。即引入时间序列,考察国有企业效率的动态变化。第三,是国有企业效率的横向比较。即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其效率的高低。这个很重要。因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效率进行比较,要回答国有企业效率的高低,进行横向比较。
在讨论横向比较的时候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考虑,1、选取的样本应该是可比的。也就是要考虑到同处于相同的领域、相同的行业、相同的区域。如垄断的国企与竞争性的民企是不可比的,不同行业的国企与民企、不同地区的国企与民企,也无法比较。要解决合理性的问题。
2、考虑到影响企业利润水平的相关因素。(1)企业的工资水平。(2)保险福利水平。(3)劳动环境保护。 (4)就业水平。 (5)税负负担。 (6)利息支出。(7)政府补贴多少等。 应该考虑到相关的因素。3、考虑企业的宏观效率。
国有企业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一)样本选取,本文以同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所有的数据均来自沪、深两市公布的2002-2009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最终选取了传播与文化、电子、房地产、纺织服装皮毛、机械设备仪表、建筑业、木材家具、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制造业、社会服务业、食品饮料、信息技术、医药生物制品、造纸印刷和综合类等16个竞争性行业。
根据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属性,我们把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上市公司(简称国有企业)和民营上市公司(简称民营企业)两类。共收集了4144个样本。首先解决样本的需求问题。(二)指标选择,1、财务效率:我们以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数据为基础,从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上考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效率的高低 。(三)实证结果,无论是财务效率指标,还是技术效率指标,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效率不存在差异。
我们还要对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虽然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是财务效率,还是技术效率,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均不存在差异。但如果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则这个研究结论仍然不能说明问题。
所以,我们还需要对实证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看看国有企业是否存在软预算约束,即国有企业是否比民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财政补贴。我们在这里也采用了两个指标,我们分析发现,从竞争性领域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均不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是基本相同的。这时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效率比较是具有可比性的,也是真实的。这是我们对研究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国有企业效率改善的理论探索。改革效应,对国有企业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他是目前最新的企业制度,在公司企业制度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上,再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要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它需要一个适应期、过渡期。
退出效应,2003年—2011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由2003年的34280家,减少到2011年的17052家。竞争效应,市场竞争以外在压力机制作用于国有企业,迫使企业各方持续努力,不敢懈怠。
结论与建议,1、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效率无差异的实证分析是可信的。2、无论是“国有企业低效率论”、“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论,还是“国有企业利润为负论”,无非是在为“国退民进”提供理论依据。包括我们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也希望国有企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的公有资产管理部门,一定要有信心。
3、要在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与竞争力、控制力与影响力上多做文章。如果经营不善就要被淘汰,监管改革开放20世纪以来,并不能够保证他就能够保持比较好的效应。4、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与竞争力要建立对全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我们忽视了对群体的经济部署,我们在基层发现,所以我们强调对群体优势,包括国有企业。5、要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共同发展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对国有企业来说,解决竞争环境。遇到了很多民营企业违标等等,劳动保障等等。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