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生产率提升的要诀

2014年07月31日 02:38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导读:MarketWatch首席经济学家凯尔纳(Irwin Kellner)认为,美国政府和议会必须充分合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够帮助生产率扭转近年来的整体颓势,改善经济增长前景。

  以下即凯尔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第一季度生产率数字出人意料的下滑让众多的经济学家们很是紧张,大家纷纷绞尽脑汁,想办法要重新推动这一关键性指标的增长。

  可是,这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因为生产率主要是由三组因素决定,而其中只有一组因素是真正可控的。具体说来,则是有短期因素、长期因素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因素的差异。

  在短期角度,生产率是由商业周期决定的。当经济增长减缓,企业一般都不愿意立即裁撤人手,因为训练劳动者并不是件轻松的工作,而将这些训练有素的人赶到竞争对手那里更不明智。结果就是,单位工时产出下滑了。这种局面一般会延续一年到两年的时间。

  反过来,当业务蒸蒸日上时,企业主动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员工创造出更多的产出,之后才会想到增加人手。于是,生产率就会上扬,而这种现象一般会延续三年到五年的时间。

  从更长期的角度,比如十年或者以上来着眼,生产率则是由人口情况决定的,比如出生率、人群工作的意愿,以及移民数字等等。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因素,这些显然都不是政策制定者们所能够控制的。商业周期自有其兴衰的轨迹,无论人们是否愿意面对它的变化和相应的结果,它都会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不为世人所动。

  不过,我们也不必就此彻底绝望,因为在长期和短期之间,确实有那么一组因素是我们人力可以控制的。具体的途径就是资本支出,即企业投资于新厂房和新设备——尤其是新技术。不必说,具体的支出情况是要取决于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情况。

  人们为什么突然对生产率数字有了重大的兴趣呢?简单说来,生产率决定了我们经济可能的增长速度。生产率增长越快,经济增长潜力就越大,企业将得到更高的利润,劳动者将得到更高的生活水准,投资者将得到更理想的股价和股息,政府将得到更多税收收入。

  考虑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情况,生产率第一季度的下滑可能在第二季度就将得到扭转。可是,在过去一年间,单位工时产出却可能是缩水了。事实上,在截至2007年的六十年间,生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

  对于我们这样一种服务型经济而言,生产率的度量是非常困难的。服务业不同于制造业或者建筑业,想要确定单位工时产出并不容易。

  同样,要推动生产率增长,方法也相应更加复杂。比如说,这至少需要民主党与共和党两方面抛弃党派成见,协同动作。

  首先,政府应该恢复投资税务优惠,加速折旧,以鼓励资本支出。此外,废除那些阻碍这些方面发展的相关法规也会提供帮助。

  联储继续确保货币的低成本也能够有所助益。

  这些工作动手越早,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改善就越快。(子衿)

文章关键词: 美国生产率提升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中央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 独家交互策划
  • 体育新援两球国安4-1 埃神郜林各两球恒大6-3
  • 娱乐袁立微博为演员讨要社保 呼吁弥补漏洞
  • 财经专家称我国税负率达44% 不降反升不应该
  • 科技出境游WiFi:不起眼的大生意
  • 博客马未都:京城头号“凶宅”里确有宝物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啃老7年被赶出门称父母有义务养
  • 林采宜:中国式量化宽松能维持多长?
  • 齐俊杰:算算兜里的钱毛了多少
  • 董少鹏:中国股市需要“200次求败”
  • 白腊:户籍制度改革终结贫富两极分化
  • 余丰慧:从奥巴马禁三一看美有色眼镜
  • 水皮:新常态为股市这轮行情背书
  • 慕容小散:仅凭限购退出救不了楼市
  • 朱大鸣:市场手段化解泡沫让楼市崩溃
  • 叶檀:住房银行发动中国城镇经济引擎
  • 玄铁令:有牛市味道 不是去牛市路上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