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亿邦观点:危机时代中国制造的外贸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 18:54  亿邦动力网

  在全球经济危机之下传统外贸业务正在持续下滑,俨然是已进入严冬,为此,第四届中国网上零售年会组委会专家指出,在未来,我国的整体外贸出口可能不会出现大幅增长,但基于互联网的外贸小额批发及零售业务却逆势上涨,一部分有创新意识的企业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运用,在砍掉整个贸易链条中冗余的中间商后,企业的利润却有望大幅提高。

  传统外贸出口业务面临严峻困境

  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统计情况显示我国外贸出口仍面临巨大压力。

  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首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418亿美元,同比下降29%。其中出口904.5亿美元,下降17.5%;进口513.4亿美元,下降43.1%。1月份当月实现贸易顺差391亿美元,增长102%。众多分析师认为,仍处于金融危机中的世界经济将对我国外贸的演变构成直接影响。

  考虑到加工贸易在外贸中占有较高比重,同时,不少即使未被列入加工贸易的出口品上游原材料和燃料也多需要进口,因此,“进口的超预期下滑,预示着未来出口将继续疲软。”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进出口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即出口快速增长带动进口,进口快速增长推动出口。

  5月,被视为我国外贸“风向标”的广交会上,到会境外采购商比上届减少9126人,下降5.2%。。进出口成交额为262.3亿美元,比上届减少53.2亿美元,减幅为16.9%。

  8月初,海关总署发布的数字显示,7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002.1亿美元,同比下降19。4%。同期,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25.9%,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23.3%。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贸易流程不断缩短

  对于国际贸易形势,第四届中国网上零售年会组委会专家认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贸易流程将不断缩短,如图所示:

亿邦观点:危机时代中国制造的外贸出路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如图所示,在贸易流程中,流程较长,每增加一个中介,产品的价格都会提高一些,当产品最终达到国外消费者手中时,其价格往往比出厂价高出很多。

  案例分析:一个钥匙扣的价值路径

  这是亿邦动力记者采访到的一个义乌企业里发生的真实案例。经营小商品的陈先生有超过10年的外贸从业经验。

  一个钥匙扣在国内售价1元人民币,出口到澳大利亚售价是1澳元,约合5元人民币。假设它的销售终端是社区商场的精品店,那通常毛利率达到35%,其中分销商毛利率20%,进口商毛利率15%。一般情况下,如果目标价格是1澳元,那么该零售终端的进货价就是0.65澳元,分销商进货价为0.45澳元,进口商进货价为0.35澳元(到岸价格含物流费用),这样按照国际正常商务渠道利润分配,厂家应得的价格应该是0.35澳元,合1.75元人民币(到岸价格),减去所有的中间费用,这个钥匙扣的出厂价格应约为1.65元人民币/个。

  而国内义乌小商品市场中,在销售这个钥匙扣的陈先生这里,出厂价为0.60元人民币,因为是有品牌的产品,厂家会按照零售价的8折报价,客人还价在7折成交,也就是每个钥匙扣出厂价格0.70元人民币/个,国内物流商检加0.10元,离岸价格0.80元,加上退税,加0.09元,厂家实际出厂价格人民币约0.89元/个。

  撇开出口退税的因素,本来厂家的出厂价格可以最低是1.65元,可实际上他的实际出厂价格还不到0.90元,中间相差0.95,几乎是厂家出厂价格的1倍。

  这个钥匙扣的价值实现过程中,流通中介获得了最大份额的价值,原因有几点:1)国内的供应商必须通过这些国外进口商、代理商进入国外市场;2)国内供应商是通过国外进口商、代理商在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3)国内供应商不完全具备向终端消费者营销自己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经营钥匙扣的陈先生发现,如果自己能直接和国外的分销商合作,即使让对方的毛利率达到零售价的35%,那自己的出厂价也能提升到1.2元以上,这样双方的利润都能高出20%以上。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由于流通环节较多,实际上,我们的工厂在其中只赚取了很小一部分利润,大部分的利润实际上是被国外的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赚取了,我们的企业辛辛苦苦的进行生产,获得的利润去少得可怜,这正如郎咸平的“产业链6+1”理论所述的情形。

  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有一个“6+1”的产业链理论。他把整个产业链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七个部分。

  他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价值最低且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中国,而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6”是“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

  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中国就沦落在了价值的最低端。他以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近10美元,在这个产业链里,中国只能得到1美元的价值,而且还给自身带来了难以避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但美国人通过“6”,获得了9倍的价值,而且这9倍的价值没有污染、没有浪费。

  因此,郎咸平建议中国的企业在“6+1”中的“6”上作文章,使产业升级。

  传统来料加工类型外贸订单的急剧下滑使得中国企业由逐步由产业链“6+1”中的“制造环节”向“零售”等其它环节进军,并且加速了其转型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外贸定单减少,但是利润反而可逐步上升。

  外贸B2C的机会:经济危机加速传统外贸商业壁垒的瓦解

  金融危机来袭,使得境外银行纷纷捏紧钱袋子,境外银行缩减了对国外采购商的授信额度。使得这些进口商、贸易商的融资成本更高、条件更苛刻,他们对与中国供应商的结算原本采用银行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贸易,现在则要求改为赊销(O/A)或远期付款交单(D/P)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下出口商需占押资金并承担进口商的信用风险。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国外采购商的采购行为,以及国内供应商的销售行为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大宗外贸虽然开始衰退,小宗外贸却快速崛起。经济危机加速了的个趋势的变化。

  根据美国海关及边境巡逻署发布的数据,2008年,美国最大的3000家进口商所占的市场份额正在从往年稳定的73%下降到66%,而2008年,单次购买的进口商数量占到了45%。这意味着买家出于资金链和控制资金风险的考虑,将大额采购转变为中小额采购,从集中采购转变为零散采购的趋势在出现,少数进口商统治进口市场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与此对应的是,国内外贸出口商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在这场外贸危机中,外贸批发及零售业务却逆势上涨,成为外贸出口寒冬中的一股暖流。比如由谷歌中国原首席战略官郭去疾等人创办的外贸B2C网站兰亭集势(lightinthebox.com)过去两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于近期获得风险投资,为业界一致看好。而一些生产型企业也自建外贸B2C网站,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在这个经济寒冬中保持逆势增长。

  正是在以上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传统商业壁垒的瓦解给了我们的企业一个直接面对终端市场的机会。这些变化就包括但不限于:1)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这使得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大大降低,使得我们拥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进入市场并参与国际竞争;2)物流的飞速发展,这就比如现在从中国寄往美国的国际快件的价格很低, 一个小东西的寄送费也就100元甚至不到100元, 速度非常快,只要2-3天,比美国当地的Local快件还要快!3)网上支付的高度发达,PayPal等网上支付工具使得现有的国际支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方便、安全,等等。

  这些变化使我们的企业有机会突破单纯的OEM加工模式,掌握销售渠道,获得终端客户,获取所有中间击节的高额利润!第四届中国网上零售年会组委会专家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制造未来的外贸出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仅仅是作贴牌加工,在这次危机中,这类的企业死伤最多,中国广大的中小制造企业需要由单纯的制造走向中国品牌,随着,消费者与制造商距离的缩短,品牌就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也是最大的利润来源。希望,有一天,在美国消费者中可以朗朗上口中国的制造品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