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一个又一个食品安全事件接踵而来,从“温饱”步入“小康”,老百姓的餐桌却令人难以放心。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对公众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形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一次次敲响的食品安全警钟,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又应如何调整和完善我们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呢?
3月4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做客贵州卫视《论道》,长期致力于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方面研究的他将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共同探讨食品安全相关话题。
龙永图:食品安全 没有妥协的余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龙永图认为,食品安全要强调科学两个字,如果要满足一个最基本的科学标准的话,宁可严一点,不能够在任何环节放松。
他说,“不能说是我们好像是在外国人的压力之下,一定要设立我们的食品标准,像我们当年讨论环保问题一样的,不能说国际上提出这个环保的问题,是为了放缓甚至是阻挡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这样看。因为我们的食品安全比任何的一个质量安全,还有其他方面的安全更重要,因为每天老百姓都要吃东西。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龙永图:媒体的陈述和消费者的理智都很重要
食品安全隐患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今社会中,买方与卖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对此,龙永图强调加强信息披露,要非常快、准确而且科学。“我觉得要避免两个倾向:一个是把它掩盖。就是出于各种不同的利益,比如所地方保护主义也好,企业利益的问题也好,拼命的把它掩盖,或者缩小,或者拿出不实的数据出来。另外一个就是炒作,把本来就那么大的问题炒得天翻地覆,这样的话搞得人心惶惶,搞得整个消费者失去信心”,龙永图说,“我就觉得咱们的媒体的陈述和整个消费者的理智,对于食品安全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食品安全的问题如果炒作得太厉害,如果搞得大家都不敢吃东西了,那是个大的问题了,所以我觉得媒体的报道一定要客观、要准确、要科学、要理智。”
罗云波:以源头治理预防为主
“三聚氰氨”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反思,对于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层出不穷。其中,加强消费终端的快速检测也是人们热议的一项,今年两会代表中也不乏这样的提案。
在《论道》节目现场谈到相关问题时,罗云波表示,食品安全监管应当以源头预防为主。“刚才谈到快速检测等等这些,我觉得我们好像把每个消费者都弄成一个很警惕的士兵,大家就像个老太太拿着一个弹簧称看看她的斤两够不够,以后我们拿着试剂盒去看看这个有没有农残,我觉得那不是一个根本的方法。这个应以源头治理预防为主,我觉得这是我们食品安全监管今后的一个大的思路。要使这个食品安全的事件尽可能少发生,或者是不发生。因为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它绝对不是检测出来的,”罗云波说,“但是我们又要有科技的手段来监测它,来控制它,我觉得这些都不能偏废。”
更多精彩观点敬请关注贵州卫视3月4日晚21:40,《论道》——《民以食为天》。重播3月7日中午12:40。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