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兽首狙击手蔡铭超:中国最牛藏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4日 01:51  第一财经日报

  林海峰 黄立东 郑友贤

  

  有人说,蔡铭超的主业是服装,副业才是经营厦门心和拍卖。

  但每次让他“声名大噪”的,不是服装,也不是拍卖,都是令人咋舌的藏品。

  2006年,蔡铭超以1.16亿港元的价格,在香港苏富比拍下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创造了中国工艺品的成交世界纪录,成为年度焦点,蔡铭超也以“第一位将天价艺术品收入囊中的内地买家”同时登上香港各大媒体,成为新闻人物。

  现如今,他又以“天价”3149万欧元拍下圆明园兽首,并拒绝付款,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从服装生意到拍卖行“VIP”

  在圈内人的眼里,老蔡这人为人热情,个性爽朗。

  蔡铭超的家乡在离厦门不远的晋江,那里曾经是中国最发达的服装批发市场,也是一个盛产商人的地方。和当地走出的很多大商人——包括连年进入胡润和《福布斯》榜前5名的许荣茂一样,蔡铭超也是做服装起家的。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为了“以瓷会友”,蔡铭超开了厦门七月情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有实业提供的资金,蔡铭超借收藏广交圈内朋友,学到了许多门道。几年后,他挂靠作为国有企业的厦门国际商品拍卖公司,成为拍卖部的经理。

  2004年,国家实行艺术品拍卖许可证制度以后,蔡铭超主持了厦门市的首次艺术品拍卖———厦门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当时一只元代青花瓷器———玉壶春瓶以88万元的价格成交。“厦门市场古董的价格要比北京、上海等地低得多,升值空间巨大,历次拍卖,95%以上的收藏品都被外地人买走。”厦门也从此成了国内艺术品收藏家的“淘宝”之地。2005年,厦门国拍把执照收回去,蔡铭超马上自立门户,成立了心和艺术品拍卖公司。

  拥有自己的拍卖公司时,蔡铭超早已是苏富比、佳士得等大拍卖行眼中的“VIP”了。据接近蔡铭超的人士透露,近两年,苏富比、佳士得等大拍卖行也开始关注内地买家,常常把拍品送过来巡展。“开始的时候,他们不搭理我们,现在蔡铭超和他的好多朋友早已是贵宾了。”

  员工:蔡有魄力,追求完美

  “蔡总做事很有魄力,大事情的决断上向来很干脆、果断,不过,在一些小事情、小细节上,他却是非常挑剔。”林上钦,厦门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跟了蔡铭超整整10年,他这么评价蔡铭超。

  林上钦说,上世纪90年代,蔡总做过服装生意、工艺品出口、茶叶买卖,还开了一个航空售票点。2000年起,蔡铭超开始收藏艺术品,2001年涉足拍卖行业。

  “蔡总非常追求完美,涉足拍卖行业后,每天都在研究藏品,一有时间就把玩、研究。想不出他有什么别的兴趣爱好,似乎他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宝贝。”

  林上钦说,前几年,因为包装问题,我们的一件拍品在飞机上被震破,赔了委托方50万元,这件事情给蔡总的震动很大。后来,每次拍卖,只要蔡总有空,他都会从头到尾亲自严格把关。从宝贝的征集到打包回来,蔡总都要亲自过目。拍卖会前,要给宝贝拍照、出画册,该请什么样的摄影师,拍摄时,该从哪个角度、如何打灯光,他都要亲自盯着。

  “蔡总对信誉很重视,经常在很多场合听他说,做企业要讲信用。工作之外,蔡总对员工的生活很照顾,他租好公寓给员工做宿舍,洗衣机、空调等等家电都安排好了,环境也不错。公司10多名员工,流动性很小。”林上钦说。

  蔡铭超是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顾问。林上钦说,那是在2007年,蔡总拍下金佛后,受该基金会邀请而加入的。“他定期到北京开会,但我们并不知道他具体参与基金会里的什么工作。”

  对于此次参与兔、鼠首的拍卖,林上钦说,公司员工全都不知情,只知道蔡总1日晚上去北京出差,就如同2006年在香港拍得金佛时一样,事先我们也全不知情。“兔、鼠首的拍卖应该是他的个人行为,不是企业行为。”当问及蔡铭超的资金来源时,林上钦说:“都是他的自有资金吧。”

  蔡的办公室很隐蔽

  蔡铭超喜欢穿立领的中式服装,为人随和,这是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

  他的心和艺术拍卖行在白鹭洲,两层大门把守着,正常情况下,总是关着。摁了门铃,有人来开。入内,便看到一尊毛主席铜像,工作人员说,这也是个文物,蔡总从北京拍回来的。毛主席塑像下面有个方形木墩,正面刻着鲜红的“忠”字。

  一楼前台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毛主席画像,两边插着两面中国国旗。员工说,公司里的装修都是蔡总定的。

  蔡铭超办公室门口挂着一幅“铭心超我”的字,一位知名书法家题写的。工作人员说,这几个字的意思是不断超越自我,蔡总经常用这几个字共勉。

  曾花1.2亿拍得天价佛像

  蔡铭超的“壮举”中,除了此次圆明园兽首竞拍外,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06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佛像专场上,蔡铭超创造了一个拍卖世界纪录——明代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以1.166亿港元的成交价,成为世界上最贵的中国佛教艺术品。

  蔡铭超是在拍卖场上与众多国际大买家竞争,最终以创纪录的价格将流失海外的国宝购回中国的第一人。

  “这件事在当时就很轰动。要知道,那是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的圆明园大水法前的珍贵文物,当时属英国知名收藏家斯比尔曼(Speelman)。”蔡铭超说,投拍会上有很多认识他的藏家朋友,在竞拍最激烈的阶段都冲他大喊:“蔡总,13亿人民支持你。”现场的老外也冲着他竖大拇指说:“CHINA OK!”

  “以前国家比较落后,东西被人抢走了,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了,民间已经有能力去收藏国宝级的艺术品。”蔡铭超曾说道。

  (本文转载自《海峡都市报》,原文略有删节,标题为本报所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