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缪建民:西方的经济衰退不会演变成箫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0日 16:19  新浪财经
缪建民:西方的经济衰退不会演变成箫条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建民(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新浪财经讯 1月10日,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会议。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建民在演讲中指出,由于各国从30年代的金融危机中吸取到了教训,采取很多政策组合来拯救经济,所以西方的经济衰退是不会演变成箫条的。

  以下是他演讲的部分实录。

  缪建民:我讲的题目是明斯基政策解决方案(新浪财经注:明斯基政策主张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问题需要系统性的解决办法。各国央行能采取很多行动,来保持金融系统流动性和资金充足),为什么货币主义在被捧上神台几十年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又搬师回巢?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是以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要政策工具的传统货币政策,在单独应对经济衰退及通缩风险时失去了以往的威力。

  上世纪三十年代,欧文-费雪对债务型通缩以及由此导致的货币政策失效进行了系统论述。欧文-费雪描述的有关债务清偿与目前美国金融危机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如出一辙,在经济衰退过程中,总需求显著小于总供给,最后产生通缩,而通缩形成后投资者、消费者、银行缺乏信心,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使货币供应量增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根据费雪方程式,MV等于PT,M为货币供应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总体物价水平,T为特定时期内交易的商品总量。

  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信心,凯恩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把影响消费投资及货币流通速度的信心变化称之为动物精神。

  在信心缺失面临通缩危险时,市场本身力量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此时必须由大规模的政府干预计划作为整合,才能增强投资者、消费者、银行的信心,有人称这是明斯基政策解决方案。由明斯基政策解决方案来刺激总需求。

  面对经济衰退,传统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选择是降息,甚至可以像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样将利率降至零,但那时对于货币的需求就接近无限弹性,这使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利率和产出就没有影响,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进入流动性陷阱。

  在2001年至2006年间,日本央行将利率降到0以后出现了流动性陷井,传统货币政策不足以应对通缩,于是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蔓延,欧美的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当经济衰退导致总需求下降,并已经带来通缩压力,为应对通缩,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央行已经大幅减息,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基准利率降至0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基准利率的下降并没有刺激消费。

  欧文-费雪阐述的观点以美国当前的情况看,好像历史在重演。由于信心丧失,消费者不敢花钱,私人部门不敢投资,银行不敢放款。政府必须通过财政政策充当投资者、消费者和放款者。

  尽管这种政策长远的负作用很大,包括巨额的财政赤字,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低效率,在短期这种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短期而言,由于私人部门需求不足,政府扩大开支的边际社会成本是很小的,它既不会挤出私人消费和投资,也不会与私人部门争夺资源,且可以尽快恢复信心推动就业,促进经济复苏。

  也正是这个原因,西方国家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直升机上撒钱的同时,还毫不犹豫的主张并热情拥抱凯恩斯主义,因为大家都吸取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的教训,需要用这种明斯基政策解决方案来救急。在这种政策组合下,西方的经济衰退是不会演变成箫条的,在这种政策组合背后,蕴藏着中长期通胀力量在未来是不可避免的。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