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困局(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06:57  《小康·财智》

  能力质疑

  能力是职业经理人能够游走企业江湖的最大资本。不过,在现实中,职业经理人却被所服务的企业冠以能力不足或者没有能力的评价的事件并不罕见。

  “至少我们公司的那些职业经理人虽然拿着很高的薪水,但是能力却不怎么着。”神威药业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层经理直接对《小康?财智》记者阐述了其对职业经理人的看法。

  该人士对《小康?财智》记者爆料说,目前他所在公司拿着50万以上年薪的职业经理人至少不下50人。不过,“与国际化的薪酬相比,他们的成绩显然对不住那份薪水。”

  对于该人士的质疑,张瑞显然不赞同。在张瑞看来,职业经理人遭受能力的质疑显然与企业老板对待职业经理人的态度息息相关。

  “很多职业经理人根本就没有展示能力的机会。”张瑞对《小康?财智》记者感叹说。

  “以我为例,虽然贵为营销总监,但干的却是一个销售经理的活儿,发挥的空间太小。”张瑞说。

  在张瑞看来,一方面由于老板不信任职业经理人,给职业经理人的空间本来就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的江山大多是由老板自己一手打下来的,正因如此,“老板一直很自信,甚至是自负,总觉得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基本上不会采纳别人的观点。”如此一来,张瑞的观点就没有办法表达,所谓“能力”也就无从展示了。

  为此,张瑞也苦恼了一阵子,最后,对于老板的建议,他选择了顺从,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阐述己见。“我说了其实也是白说。”张瑞一度如此自我安慰。

  结果,张瑞很快发现,老板开始对自己越来越有成见,“后来甚至还遭到了老板的训斥。”自此,“没能力”,“没有帮上我忙”也就成了老板对他的主要评价。

  最后,发展到了张瑞的老板直接插手了张瑞的具体事务,直接给张瑞的下属分配工作。由此,张瑞在下属面前的威信和权威一直都没能建立起来。

  “张瑞的遭遇,显然与民营企业老板的事必躬亲的实干风格密不可分。”朱晓宇对《小康?财智》记者评价说。在朱晓宇看来,正是该老板的事必躬亲,尤其对于非直接下属工作的直接干预,使得老板个人成为整个企业的核心。

  “如此一来,就容易养成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只直接听命于老板一人的习惯。”朱晓宇认为,这样的局面会让下属直接感觉到,整个企业,老板才是真正说了算。但凡老板的拍板,都必须毫无保留地执行,其他人的决策则可以打折扣。“现在我所在的企业就是这样的局面。什么事情只要老板没签字,下属们总是想尽办法拖延,要么执行打折扣。”张瑞抱怨说,这样的局面显然非常不利于企业开展工作,这也是目前中国不少民营企业最终无法做大做强的原因。

  “目前在我们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话基本可以不听,并不是不愿意听,而是因为如果没有老板拍板,那么很有可能因为老板的一句话让之前的活儿全部白干。”上述神威的中层也倒出了自己的苦衷。该人士还透露,要是一旦老板追究起来,之前的积极执行很有可能变成老板眼里的“盲动”,而这个责任,他“显然承担不起,也不愿意去承担”。

  “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如果长期如此,很有可能引发职业经理人的消极怠工情绪。”朱晓宇称。

  “目前的我既没有可以发挥空间的平台,而且还要受到来自全公司上上下下的压力。有时候想想,真的很累。我真的想一走了之,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平台。”张瑞对《小康?财智》记者叹息说。

  “但是,职业经理人的乐土究竟在哪儿呢?”张瑞喃喃自语,“也许根本就不可能有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