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贝多广:中国投行业不能因噎废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5日 10:51  华夏时报

  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贝多广

  本报记者 唐 玮 北京报道

  华尔街风暴,吹倒多少投行?10月21日,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贝多广在为自己亲自审校的新书《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做推广时表示,投资银行业已经终结,但投资银行业务并未消亡,未来美国的格局将是大型金融超市、小型精品投资银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三分天下。而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投行业,在失去学习榜样之后任重道远,应该及早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更不能因噎废食而停滞不前。贝多广还回答了记者一些其他的问题。

  《华夏时报》:华尔街著名的投行,或破产,或投入商业银行,投行真的已经终结了吗?

  贝多广:我作为多年的业内人士,可以肯定地说,就整个行业来说,投资银行业确实已经终结了,但投资银行业务还存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全球的投资银行业,始于危机也终于危机。从1929年的大萧条开始,却在2007年-2008年这轮金融危机中消失,这是一段非常值得回味的历史。实际上在1929年大萧条之前,投资银行并没有成为独立的行业,1933年产生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才创造出了投资银行业。

  由于对投行的监管一直比较松散,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投资银行的势头已经超过商业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呼风唤雨。于是商业银行也要求进入投资银行领域,但没想到商业银行一做投行业务,凭借着雄厚的资本金,对投资银行产生了巨大压力。

  投行怎么应对?上世纪90年代,投行纷纷创新,资本上处于下风,就致力于产品取胜。在这种环境下,投资家的行为越来越短期,这也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投资银行走向了极端,被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所谓的高杠杆、新产品所消灭了。

  《华夏时报》:有人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形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关系,你认为未来的格局会是怎样?

  贝多广:投资银行业作为独立的行业消亡了,但是投资银行业务还存在。我认为无论是高盛、摩根还是花旗,都会做原来的业务,也可能会变成金融超级市场模式,即在银行的控股公司底下,分为投资业务或资产管理的业务。但可能有资本金要求,会对杠杆倍数有制约,产品不能无限制地创新。预计一年之内,美国国会会制定新的法案,限制新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尤其是衍生产品。未来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是分是合,还得视具体发展而定。

  《华夏时报》:中国的投行业发展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贝多广:美国创新过度,我们创新不够。中国的创新并不是创新,一直只是在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中国投行没有形成自身的文化,而当我们开始全力学习美国榜样时,它们已经成为了“堕落”的一代,只注重短期行为。

  中国的投行到底应该怎么走,现在还没有一个好的思路。基本上仍是产品创新,以此来增加利润空间,但还没有完整的规划。远景还是美国投行的经验。

  我翻译了乔纳森·尼先生的《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一边在翻译,一边在反思,人性要么贪婪,要么恐惧,而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华尔街人身上,做投行的人,他们是贪婪的时候最贪婪,恐惧的时候也最恐惧的。我们也应该想想,怎样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中国投行。

  《华夏时报》:中国有充裕的外汇储备,你怎么看待现在热议的“抄底”说?

  贝多广:我个人认为让政府抄底的话,并不明智。但这个时候,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可以放开,让市场去做。包括中国的企业,甚至个人。如果能抓住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应该放到议事日程上。我所指的抄底,是看好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认为美国房价不会再大幅下跌,可以进行适当的投资,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投资。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