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靳羽西:人生因爱而美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 19:51 《新华商》杂志

  记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企业家、联合国儿童大使靳羽西

  文/钱剑鸣

  如今,在美国、在中国内地、在台港澳地区、在东南亚,以及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无疑,她都是最具知名度的美籍华裔人士之一。她,就是独具魅力的靳羽西——童花头、红嘴唇、皮肤保养得极好,且妆浓而雅、美目盼兮、衣饰华贵的华裔名媛。

  靳羽西作为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独立制片人、成功的企业家、畅销书作家和慈善活动家,二十余年来,美誉如潮。美国《国会记录》称她为“真正的平民大使”;《财富》杂志形容她是“当代的马可·波罗”;《纽约时报》称赞其为“中国化妆品王国的皇后”;《福布斯》杂志则认为她是“中国新形象的典范,她用一支又一支口红改变了中国人的形象。”在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上,大会主持人介绍靳羽西时,不无风趣地特别指出,她是“中国最有名的美国人”。

  二十余年来,靳羽西的名字在中国大陆早已家喻户晓,而她的名字更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交流及经济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她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走过怎样多姿多彩的人生轨迹呢?

  “水仙花公主”的美国梦由虚幻而清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祖籍广东的靳羽西出生于风光旖旎的广西桂林,父亲靳永年是中国岭南画派一位著名画家。当她还在襁褓时,全家迁往香港,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香港度过的。羽西的艺术才华在她孩提时便有了自然的显现,为此,望女成凤的父母从靳羽西四岁便让她进入了芭蕾与钢琴的艺术世界。小小年纪的她在近乎残酷的训练中,始终乐观而自信,每天从早到晚苦练8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笔者相信,在这若干年里,美丽而痛苦着的磨砺,对靳羽西坚韧不拔的个性、追求完美的人生理念、自立自强的人格,以及全面素质的养成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不久,16岁的羽西带着她的钢琴梦远赴美国夏威夷一所著名的教会学校——杨伯翰大学攻读。在校期间,她的刻苦和聪明好学是出名的,而且令她记忆犹深的是,她勇敢的参加了当地华人华侨举办的选美比赛。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段青春往事,靳羽西不时爽朗地笑起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夏威夷教会大学读书,参加当地华侨主办的夏威夷水仙皇后比赛。那时,不光要评选容貌、口才、表演,还要进行货真价实的才艺展示,我记得当时我弹的是钢琴。”她说:“选手们都有家长或朋友陪伴,而我的父母那时候都在香港,我刚到夏威夷不久,一个人孤零零很难受。我那时候没钱,衣服都是父母在香港买好给我寄过来的。当时本来可以得冠军——水仙花皇后,可按惯例必须颁给当地华侨子女,我是一个异乡人,所以就是亚军——水仙花公主。”羽西的语气中不无遗憾,但她坦承:参加选美比赛或多或少改变了她的人生,为她走上更大的人间舞台提供了可贵的契机。

  勤学苦练和过人的音乐天赋使羽西在杨伯翰大学顺利获得含金量颇高的音乐硕士学位,然而。此刻的她却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我认为我决不可能成为鲁宾斯坦第二,既然我无法成为最好的,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她记得父亲当年对她说过:“你要做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人,而不是第二个。”要做就做得最好,否则,宁肯不做,这几乎成了她人生最重要的理念,追求完美似乎注定是她毕生的理想与终极目标,于是,羽西毅然放弃了音乐返回香港。在酒店做过短暂的公关工作后,1973年,她放弃了酒店工作,和妹妹羽屏一起远赴美国纽约定居。一个未来的美国梦,在她心中逐渐由虚幻而变得清晰

  到纽约后,羽西姐妹创办了一家小小的贸易进出口公司,从事亚洲和中国的进出口生意。显然,这一传统行业并非羽西所长,几年下来,竟鲜有进展,于是,她又将关注的目光转向正蓬勃兴起的电视传播行业。电视作为极富竞争力的强势媒体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已见凸显,而在未来的世界传媒业中也必将占尽风光,为此,她接受邀请来到纽约曼哈顿一家华人有线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她永远不会忘记,第一个节目是用广东话播报新闻,接下来是一个小小的访谈。那天刚好下雨,录音棚很简陋,边录制节目,边漏雨,这真是很难忘记的一段人生经历。后来,随着节目越做越多,录音棚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在东西方之间架起美丽的彩虹之桥

  不久,对电视制作情有独钟的靳羽西创办了自己的电视制作公司,她要用自己的视角、观点和方式来制作电视片。创业伊始,境遇委实艰辛,美国当时是世界电视传播业最发达的国家,不仅电视台星罗棋布,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电视制作公司更是难以数计,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摆在她面前最现实,也是最关键的难题。她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路:把中国带给世界,把世界带给中国,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一座美丽的彩虹之桥。

  1978年是靳羽西人生命运的转折之年,正是在这一年,她投入了个人全部积蓄,自己全程策划、且自编自导自拍《看东方》大型系列电视节目,边录制,边播出。起步是艰难的,最困难的是没有人指导,一切全靠自己,连她母亲都多次劝她,不要硬撑下去了,但她硬是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其坚韧与自信,连同丰富的想象力,显然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她终于成功了,节目一期期顺利播出,并从纽约地区扩展到全美国,向越来越多对东方感兴趣的美国公众介绍东方,尤其是中国的文化、民族风情与传统习俗,并在北美大地掀起一阵持久不衰的“东方热”。她的独特魅力与鲜明个性给这个内容翔实、异彩纷呈的节目注入了诸多活力,以至《纽约时报》如此评价她:“很少有人能在东西方之间架起桥梁,但靳羽西却能够做到,而且做得优美、聪明、优雅。”《看东方》电视节目持续受到北美观众的追捧,在美国连续播出了12年。

  忆起当年回国拍摄《看东方》的往事,靳羽西侃侃而谈:“我来中国拍外景时,还是改革之初,很多地方没有人拍过,而且是不让拍,但国人对我是蛮好的,让我顺利拿到许可证。”在中国最北端的黑河市拍摄中俄边境风光,给她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当时我特别兴奋,因为我听说,还没有一个外国记者在那里拍过节目。那时,黑河市只有一条马路,我住的饭店里连热水都没有。两个东北大汉把盛满热水的两只大桶提到房间,让我洗澡。”谈及黑河冬天的严寒,羽西至今心有余悸:“在户外拍片,没说上两三句话,嘴唇就冻僵了,鼻涕流出来了都不知道。”之后,她到哈尔滨又拍了著名的冰雕,那也是西方记者从未拍过的。令靳羽西深为感动的是,她是第一个经中央高层特别批准进入中南海拍摄毛泽东故居的西方记者,那时连中央电视台还没有拍过呢!拍摄时的情景也令她记忆犹深:“毛泽东的书房、卧室、会客厅,以及吃饭的地方,我都看到了,很朴素。我只是感觉非常朴素,非常简单,有很多很多书。”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