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优化供应链激活整个公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02:48 第一财经日报
王立伟 袁立和闵和诚会面之前,他并没有想到,自己要引进一家外国的咨询公司,对原本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硬伤的采购供应链进行优化。 袁立所创立的富大集团那时候已经进入第14个年头的发展,比起那些短命的、动辄3~5年消失的民营企业,这个时间已经算是企业进入了青壮年。 进入青壮年时期的富大集团,曾经尝试过不少变革,比如引入ERP系统,不过以失败告终;后来又陆续引进6~7个职业经理人,也以“空降兵”出走而结束。 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并不习惯于变化。 “中国民营企业的先天缺陷,使得管理现状落后20年。”富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袁立早就意识到这一点。 不过,到底该怎么进行变革,他也在一点一点摸索。 成本节约的诱惑 2006年,在一个聚会上,袁立与德国凯阔福咨询的董事总经理闵和诚偶遇。 后者曾主持过多个供应链优化的咨询项目,“供应链优化,不是通过更换供应商来达到省钱的目的,而是通过流程的优化来节省成本。”闵和诚一语触动袁立。 而闵和诚接下来拿出的数字更是让袁立心动不已,其在德国实施的多个项目,平均节省采购成本达10%。 袁立心里暗暗估算了一下,以2006年的3亿多元人民币的采购额来看,如果能有10%的成本节约,那可就是3000万元! 富大的业务是胶带的生产和销售,传统制造业本来利润就不高,能省出3000万元,效益一下子就上去了。短暂的谈话尚未结束,袁立已经有意要引入咨询公司,帮助公司进行供应链优化了。 一家民营企业与一家跨国的咨询公司能不能因为一个项目走到一起? 愈单纯愈省钱 “我们已经习惯的东西,比如人情、关系,到他们那里反而没了市场。”袁立知道,引入外资的咨询公司实施项目,会降低风险,让企业产生免疫力。 实施项目因此变得单纯起来。与此同时,袁立虽然没有参与到项目组中去,但他下达了死命令,必须要进行供应链优化,一定要执行,否则对任何人不会客气心软。每一个参与项目的人都感觉到形势的严峻。 不过私下里,仍有员工不服气,增加利润,不就是增加销售吗?多做两个项目,几百万元就有了,何必非要做供应链的优化? 很快,咨询公司进驻富大集团,开始进行潜能分析。 潜能分析的目的在于计算出可节约的成本,数据的搜集成了重要的一环。不过人们发现,采购部门一直以纸件的方式进行记录,且没有进行归类整理,数据严重缺失。 “同样的产品,其价格是不是有变化,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没有进行过汇总、分类、分析。”凯阔福资深咨询顾问余春平说。 需要改善的问题还包括,对采购市场不了解,价格制订缺乏同行业数据对比;组织分工不合理,战略层次到执行层次没有明确分开;质监部门质量控制滞后,忙于救火疏于防火。 经过衡量,富大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其情况在民营企业中已经位于上游,对比凯阔福曾实施过的项目,其水平也处于平均之上。 没有冗长的理论,供应链优化项目的重点在于针对具体的问题,量身定做解决方案,同时深入到公司内部,推进整个项目的实施。 优化一条链改变一个公司 潜能分析的“诊断”完成后,凯阔福决定将变革的重点放在采购部门的组织结构调整上。 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被调动起来,新的职能架构明确了公司的采购流程,采购的价格体系也被重新制订出来。 一整套新的采购体系最终成型。“采购部门的组织结构理顺后,很多工作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改善。”余春平认为,这是一个“学会捕鱼”的过程。 在具体的执行上,采购部门逐步加强了自己的战略管理,建立了中长期的业务目标,进行了人员的提升和培训,利用ERP系统建立了表单功能完善了数据管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将质量控制移至采购的前段,管理供应商时采取分级制度等。 项目实施将近1年时间,富大渐渐发现,自己的采购部门的确开始帮助公司省钱了。 “减少1%的采购成本,就等于增加7.4%的销售额。”闵和诚说。 后来的测算显示,富大的采购成本节约并没有达到凯阔福此前实施的项目的平均值,即10%,但其效果也相当明显,已经达到4%~5%。 “不仅仅是成本的节约,前边流程改变,也推导到后边流程的改变。”袁立说。 今年5月,富大启动上市程序,袁立这时更加深刻地感到,一个供应链优化的项目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供应链优化,最终改变的是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