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康日新:核电技术最终目标是自主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 10:48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访谈·编者按 “央企CEO”系列报道之一 如果问:哪些企业是当前中国经济的脊梁? 相信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 目前,这样的企业有158家。 这些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流;它们的未来,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方向。而掌舵这些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们,无疑也是时代经济的弄潮儿。 从本期开始,第一访谈栏目将不定期推出“央企CEO”系列访谈,聚焦这些央企大船的掌舵人们。掌舵者的头衔有不同的称呼,这里的CEO只是个代称。 在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中央企业名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该系列就从这家“头号央企”开始。 本报记者 段晓燕 实习记者 邢莉云 由于核能的特殊性,它的每次惊鸿一现都会引起人们关注的眼光。 5月22日,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是一家专门立足于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的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核集团)是其股东之一。 在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名录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中核集团,这家“头号央企” 50年前成立,曾研制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是家负有特殊使命的公司。 “第三代核电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也是将中国核工业技术自主创新提升到国际水准的一个大好时机。”5月23日,中核集团总经理康日新说,“中核集团将充分抓住这个机会。” 康日新是在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国内主流媒体团采访时如此表示的。中核集团计划在2020年之前,投资500亿美元,用于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建设。 除了技术,在过去的三年中,“头号央企”还进行了一场体制上的深层变革。 尽管到今天,中核集团对外发布的每一个公开信息仍然需要层层“审查”,但其市场化、公司化的架构已经建成,财务数据也开始显示出持续的盈利,在2004年结束长达13年的亏损之后,中核集团连续两年被评为A级中央企业。 主导这场变革的,就是2003年上任的中核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康日新。而在康看来,中核集团目前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经济上的”。 第三代核技术:站在博士生水平 《21世纪》: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您在核电业中有28年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专家,能否给我们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第三代核电技术?最近,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已在三代招标中中标,能否讲一下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情况? 康日新:第三代核电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其特点是反应堆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了,而且效率更高。核安全是核工业发展中的头号问题,因此第三代核技术很有吸引力。 我非常赞同当前核电发展“三条腿”走路。第一,翻版加改进;第二,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以市场换技术,通过引进第三代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消化吸收,逐步掌握第三代技术,这样起步可以有较高的起点;第三,就是钻研我们的“二代加”技术。 《21世纪》: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努力实现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进展如何?和国际先进技术相比,我们还有多大的差距? 康日新:历届中央领导对核电产业的自主创新都比较关注。三年以来,中央常委给我们核工业发了42次指示、批示,都提到了中国核电发展要立足自主创新。中核也一直在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秦山一期、二期都是自我技术的创新,秦山三期虽然是中加合作项目,但我们的自主创新技术,已经创造了十余项同类型核电站建设的世界新纪录。 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标只是一个过程,最终的终点站是自主化。 核工业自主化,招标只是办法当中的一个方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自主化,这是我们在发展中的一个策略。 和国际水平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假如我们过去是本科生水平,那么我们现在是研究生水平,再去吸收、引进新技术,那么我们很容易就站在了博士生的水平。 中核也在有效利用资本市场 《21世纪》: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大概需要总投入500亿美元用于核电建设。配合这个规划,中核集团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康日新:经过了50年的发展,中核集团建立了中国独有的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我们是目前中国大陆所有投运和在建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最大的业主;是核电发展的技术开发主体、国内唯一的核设计供应商和核燃料供应商;是最重要的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承担着核电站运行和安全技术保障的重要任务。 我们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经济翻三番(较2000年),实现技术和管理两个跨越,成为国家战略核威慑力量和核能发展的中坚,建成军民结合、技术领先、管理规范、效益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特大型企业集团。 要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将有一些战略投入用于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并实现自主创新,以保证在未来核电发展中的竞争力。 《21世纪》:您刚才提到战略投入,这些资金怎么解决?主要是从银行贷款还是上市融资?是否会考虑更多地利用资本市场,比如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或整体上市? 康日新:正在计划的一些项目,资金主要都是我们自行解决,因为中核集团已经是一个企业了,企业的行为要按照企业的规则来进行。 最近几年来,我们也在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比如,我们在2005年曾经发行过20亿元的“05中核债”,这是中核集团公司成立以来,首次在交易所发行的上市交易的证券;我们的一些具体项目,比如,秦山第三期核电站的建设中,我们就发行过“秦山三核短期融资券”。 以前中核想上一个项目,上面不批就不干了;现在,只要是影响集团公司发展的重要项目,即使上面不给钱,我们也要自己干。用自己的钱发展自己,这就是企业的管理理念。 《21世纪》:那么,从近几年的规划来看,中核集团的主要项目集中在哪些方面?核燃料是核工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中核集团如何解决核燃料的问题? 康日新:我们的项目主要按照国务院通过的《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以及《十一五规划》。我们在建的一些项目,比如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在几天前已经投入商业运行了,还有一些项目的建设都在进行中;在资金上,后面投的项目,钱都是企业自己的。 中核公司的使命之一,是承担核燃料的供应。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第一是在技术上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第二,我们和国际上一些大公司进行合作,进行跨国采购;第三,我们和国际上的一些公司,共同开采国内的核燃料资源。 最大挑战是经济上的 《21世纪》:2003年你上任之前,中核集团是亏损的。您上任之后,进行了很多改革,并在2004年结束了长达13年的亏损。能否谈一下,您主要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 康日新:首先是理念上的变革,要把经济利益放在发展的第一位;然后进行管理体系的改革,实行垂直管理、分级授权,每个部门,包括我,都不会随意跨权审批签字。 2004年,我们首次实现补前盈利,合并利润总额8亿元;2005年,实现利润总额11亿元;2006上半年,集团公司的利润总额已达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0%。 今年初,我们通过了国务院国资委和国防科工委对集团公司第一个业绩考核期(2004-2006年)的考核,超额完成了三年任期考核目标,成为A级央企。主营业务收入由134亿元增长到203亿元,年均递增15.4%,高出考核指标5.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由2.4亿元增长到14亿元,年均递增80%;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4.9%。 《21世纪》:目前中核集团主要的利润来自哪里? 康日新:主要集中在核技术、核燃料、核电,其中核电利润增长是最快的。 《21世纪》:和四年前相比,现在中核集团面临的挑战有什么不同?现阶段主要的挑战来自哪里? 康日新: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管理理念上的,第二是自主发展方面的,第三是国际竞争方面的,第四是核技术的研发。最重要的挑战当然还是经济上的挑战。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