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市公司业绩虽增 十大隐忧犹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 20:43 北京商报

  据介绍,2006年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15%,达1.24万亿多元;实现主营业务利润增长23.61%,达2000多亿元;每股收益增长191.02%,达0.21元。

  深交所主板490家上市公司在2006年度虽然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但仍有非经常性损益比重上升等10项隐忧值得投资者关注。这是记者日前从深交所获悉的。

  但深交所公司管理部的专家对有关财务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后指出,在业绩高速增长的背后,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仍有10项隐忧:

  □ 主营业务对净利润影响减弱,非经常性损益比重上升,盈利质量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2006年度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62.49亿元,同比增长了333.88%,占净利润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9.77%提高到12.90%。

  □ 上市公司2006年度业绩行业分化加剧,盈利主要由个别公司提高,盈利行业与亏损行业之间的业绩差距非常明显

  数据显示,2006年度净利润金额前20的公司贡献利润301.10亿元,同比增长72.27%,占深市主板净利润合计数的62.15%。但在采掘业、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传播与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业却连续两年整体亏损,这两行业亏损对深市整体业绩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2006年度还有133家公司业绩较上年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合计下降金额达115.83亿元。

  □ 定向增发效应良好,但上市公司整体独立性堪忧

  2006年度深市主板63家公司实施或提出了定向增发预案,其平均每股收益高达0.407元,同比增长59.34%,表明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作用较为明显,是上市公司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实现做优做强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为数尚少,深市主板仍有270家上市公司存在关联销售,占公司总数的55.10%,销售金额高达1193.89亿元,接近主营业务收入的10%;266家上市公司存在关联采购,占公司总数的54.29%,关联采购总额高达1838.23亿元,接近主营业务成本的18%,上市公司独立性仍令人担忧。

  □ 上市公司亏损面缩小,但亏损大户亏损金额增大

  2006年度深市主板有76家公司亏损,亏损面减到15.51%,亏损总金额也下降41.79%,为166.77亿元。但亏损金额前20名的上市公司合计亏损124.95亿元,亏损额较上年增加40.15亿元。这显示了巨额亏损公司日趋集中的发展态势。

  □ 现金流量状况有所好转,上市公司整体资金压力仍大

  现金流量指标表明2006年度上市公司现金回收及存量状况有所改善,上市公司业绩有现金流的支撑。但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19.15%、23.61%的增幅相比,现金流量指标的增幅明显落后于主营业务的增长,上市公司仍存在较大的现金回收压力。

  □ 非标

审计意见比例高,上市公司风险水平仍不乐观

  2006年共有69家公司被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占深市主板公司的14.08%,主要集中于盈利能力差、资产质量差,财务、经营风险大,持续经营能力低的上市公司。这显示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风险仍处于高水平,资产质量尚无法令人乐观。

  □ 利润分配水平提高,但尚有六成公司未进行分配

  据统计,现已有198家公司在2006年年报中提出了股利分配或资本

公积金转增预案,占上市公司当年净利润总额的43.87%,另有45家公司单独或结合派现推出了送股、转增或数种分配方式组合的利润分配预案,利润分配政策比较积极,股东的股息收益率也有所提高。但仍有高达60%的上市公司未提出利润分配预案,其中有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强也不分红,反映出部分上市公司分配意识淡薄,回报股东的意愿不强。

  □ 清欠工作基本完成,但20家公司仍存在占用问题,所占用的金额高达80.43亿元

  □ 新会计准则影响初现,但对净资产的提升幅度甚微

  按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深市主板490家公司调整后的股东权益增加34.96亿元,增幅仅为0.60%。即使与深市主板公司净利润进行比较,也仅占净利润的7.22%。

  □ 年报补丁现象较严重,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质量尚待提高

  其中不少事项属于上市公司相关年报编制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导致的低级错误,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的质量。

 新华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