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外资理财擂台孰优孰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21:58 北京商报
随着4月1日首批4家外资法人银行——汇丰、渣打、东亚、花旗在上海正式开业,外资银行将可向内地居民提供包括人民币存贷、买卖基金和理财产品的全面银行服务。经有关部门验收后,大概在4月中旬便可从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项金融业务。而国内银行也在最近达成协议统一从20日开始撤销跨行查询相关费用,并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那么,未来中外资银行真枪实弹地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究竟孰优孰劣? 中资:整体销售量水涨船高 理财产品眼花缭乱 据记者了解,随着资本市场火爆行情的升温和投资者基金认购热情的高涨,国内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销量也随之水涨船高。光大银行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3月的本外币理财产品销售量首次突破了百亿元,达120亿元。据悉,此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单期规模从几十万到亿元以上不等,由于早期理财产品的门槛相对较低,筹建规模又都有限,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自从银监会对理财产品出台具体规定,将其投资门槛提高以后,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相应有所扩大。但由于最近一年多以来,资本市场回报率大幅提高,而银行理财的投资范围有限,收益又往往难以高于投资股市,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走出萧条困境。 而在外资大举进入的压力下,目前中资银行开始不断推陈出新,设计不同种类的理财型产品。比如中行最近推出的首只标准的人民币资产管理产品,以伞形的产品体系结构,为投资者的不同投资偏好提供对应的产品支持。建行则推出了产品的期限和收益都相对稳定的人民币保本浮动收益型信托类理财产品,民生则看好新加坡元,将产品与之挂钩。此外,光大、浦发等也都有不同种类的产品推出。 业内人士认为,中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虽然相较于人民币理财产品稍显逊色,但通过中资银行不断地研发和创新,并且站在外资行成熟产品的“肩膀”上,中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空间还将十分广阔。 外资:曲线进军人民币理财 外币业务如火如荼 国内很多投资者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有礼貌的介绍自己,“您好,我是××外资银行的理财经理,我们最近推出了一款理财产品,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详细介绍给您。”或者,当您走在繁华商业区的街头,西装笔挺的理财经理会和您打招呼,询问是否愿意尝试外资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随着外资银行网点铺开和业务的扩展,其理财业务也开始崭露头角。 据记者了解,中资银行理财产品特别是人民币理财在国内已经出现3年多的时间了。而外资银行这个“洋和尚”来华后念的第一本经也是在理财业务领域树立自己品牌和形象,比如汇丰的“卓越理财”,渣打的“优先理财”和“创智理财”以及荷兰银行的“梵高理财”。这些以往出国或者到我国香港才能看到、接触到的品牌已经渗入北京商务区域的各个角落。 为了实现让更多内地投资者可以参与外资银行的理财计划,很多外资银行都在宣传中打出了“接受人民币”的字眼。据记者了解,实际上,内地投资者还是需要先通过银行将人民币兑换成相应的币种,才可以购买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据悉,目前外资银行各种各样挂钩类的理财产品已经接踵推出。一位渣打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的所有理财产品是在全球同步推出的,在北京的投资者可以享受他们全球同等的产品和服务。
? 和平/文 王晓莹/图 田艺/制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