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长风首槌业绩不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05:55 第一财经日报

  吴湄

  2007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春季大型拍卖活动的序幕已然拉开。3月18日,北京长风拍卖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饭店圆满结束首拍即大型春拍。“上善草堂:收藏成扇专场”、“中国当代篆刻专场”和“八面来风:中国书画专场”三个专场以9278万元的不菲成交额收场,成交率达七成,“中国当代篆刻专场”的142件(套)作品更创下成交率百分之百的纪录。

  范曾《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夺得中国书画专场头把交椅,以720万元成交。作品上款识为竹林七贤,描画的是魏晋之际嵇康、刘伶、阮籍、阮咸、王戎、向秀和山涛隐遁竹林的故事,他们饮酒行散,追思往事。

  著名书画大家范曾虽然也写得一手好辞章,但终究以画名世,他以24个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可见画家对于绘画的痴顽之态,早已浸入骨髓。范曾的画题材广泛,由早期的线描人物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插图,到上世纪80年代陆续推出的高士佳人、仙翁童子、柏荫读骚、有事西畴,乃至笔酣墨畅的鸿篇巨制诸如《丽人行》、《饮中八仙》以及此次拍卖的《竹林七贤》等大制作。范曾早年崇尚清简的人物线描,到随后繁复的设色敷染,由平淡追索绚烂,绚烂之极复归于平淡,正暗合了他创作的心路历程。

  齐白石《庚午山水册》

  此次春拍的重头戏之一当属齐白石《庚午山水册》,以660万元成交。此册八开,纸本,水墨淡设色,是齐白石作于1930年的作品,当时画家正是66岁时,属庚午年。此册的收藏、流传途径十分清楚,有姚石倩、刘芦隐、谢无量和齐白石的三篇跋文为证。三跋都写于庚寅年(1950)春。姚石倩的跋与齐白石画上的落款相符。

  齐白石以卖画为生,通常总是求画人提出要求,他根据或参酌这些要求作画。在当时,求画花鸟的多,求画山水的少,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他也不愿为人画山水。但上世纪30年代初,他应友人或弟子之请,画了一些重要的山水画,都是流传至今的佳作。如藏于重庆博物馆的《山水十二屏》、曾创下齐白石画拍卖纪录的《辛未山水册》、《壬申山水册》以及《莲池书院图》、《江山万里楼图》等。此册是弟子姚石倩代求的,也是齐白石的重要山水作品之一。

  齐白石很重视自己的创作,每有满意之作,都要勾留底本,以备再用。虽然他卖画,同一稿反复画是常有的事,但他很少一模一样地重复,而是有所变化和修正。《庚午山水册》比他其他的山水作品略早,某些作品就成了后者的母式。如《顺风归帆》是辛未册中《苍海烟帆》的母式,《山月归鸦》是山水十二屏中《月圆石寿》的母式,也是壬申册中《两岩含月》的母式,《杨柳春风》则是壬申册中《重柳帆影》的母式等。《庚午山水册》以水墨为主,施淡色,这与辛未册和壬申册强调用色的特点不同。它更突出用笔用墨,风格素朴淡雅,在白石山水画中别具风韵,可以更好地解读到齐白石山水画笔墨特点。

  傅抱石《清阁著书图》

  傅抱石的《清阁著书图》一路备受藏家关注,最终以418万成交。该立轴由作者创作于1945年。

  该画充满清新的气象,不同于傅抱石所画的其他仕女图,也和其他名家笔下的仕女有所不同,画中仕女有着独特的神韵和风格。画面的背景是小楼房的一隅,窗台上的圆形花瓶里插着一枝红梅。阁楼没有家具摆设,显得有些空空荡荡。一位古装的侍女席地而坐,边上搁着几卷书,还有一方砚台一锭墨,书香墨香似乎弥漫在房间里。她左手将手绢搭在膝盖上,右手则握着笔,似乎在沉思什么。仕女不施粉黛,画着清丽的淡妆,灰衣白裙显得格外雅致。傅抱石笔下的仕女大多都以清逸优美的造型出现,但画家一般偏爱用大红朱唇来点缀仕女全身的色彩,像《湘君》、《琵琶行》等都是此类作品。而《清阁著书图》却更凸现出画中仕女有些清冷的性格和气质,想来画家是想塑造一个有着丰富内涵而颇有些内敛的女子。

  国内首个当代篆刻专场

  长风拍卖在春拍中推出的三个专场里,成交率最好的当属首次在国内拍场举行的“中国当代篆刻专场”,许云书和王丹等篆刻大师的印章成交价都超过4万元,鞠稚儒的印章更拍出13.2万的高价。该专场旨在推动当代篆刻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新门类。篆刻作为始于秦汉时期的工艺门类,近百年来一直名家辈出。在未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中,这很有可能成为

艺术收藏新贵。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认为,长风春拍中的篆刻热,很有可能引起中国艺术品市场对篆刻业的关注,“篆刻已经作为国礼在许多重要国际交往中亮相,大大提升了篆刻艺术的形象。篆刻集文学、书法、绘画、雕刻、材质的综合优势逐渐被大家公认,不同群体、不同需要、不同角度都会对它动心绝不是偶然的。它的‘玩’性非书画所能及。”

  在中国当代篆刻专场中拔得头筹的鞠稚儒字在庠,号绳斋,又号印虫或铁篆头陀。1972年出生于吉林,师承刘乃中先生。他的书法以篆隶入手,而后改为楷行。他的篆刻风格宗秦法汉,旁参明清以降诸流派,有得于王福庵、陈巨来二家家法。他的小印、细金文印尤为突出,常以别出心裁的设计,精到的刀法为印坛所称许。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